分享

为什么有人认为,《老子》其实是一部兵书?

 传统文化管窥 2019-11-27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

关于《老子》一书的性质,人们通常认为是一部哲学著作,几千年来似乎没有太大争议。不过,从古至今,也都有人认为,《老子》其实是一部兵书!

比如,唐代政治思想家王真在其《道德经论兵要义述》中就说,《道德经》五千言,八十一章,“原夫深衷微旨,未尝有一章不属意于兵也”;现代学者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中也写到:“《老子》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又是一部兵书”;中国台湾学者封思毅在《老子述义》中则认为,老子是“世界游击战术之祖”据说,伟大领袖毛主席也曾说过,《老子》是一部兵书。


更有研究者认为,《老子》一书主要是讲军事斗争的,其次才是哲学著作。“下篇《德经》是直接论述军事战略战术,并通过总结战争规律而引申出社会历史观和人生观”;而“上篇《道经》则是对其兵略兵法思想给予理论上的概括,并提高到宇宙观和世界观上给予论证。

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认为《老子》是兵书呢?


首先,《老子》一书中确实有多章直接谈到兵,比如,第31章说:“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主张不轻易用兵。
又如,第69章说:“用兵有言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主张以退为进,后发制人。

还有很多地方,读起来就像是《孙子兵法》中的话:“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第68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第36章)等等,充满了谋略。

其次,有的学者认为,包括《孙子兵法》在内的很多兵书,都受到了《老子》思想的影响;也有的学者认为,《老子》思想的来源应该与兵家有关,是由兵家的现实经验加上对历史的观察、领悟,概括而为政治及哲学理论的。总之,《老子》与兵家思想可谓一脉相承。


例如,《孙子兵法》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老子》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这是把军事辩证法提升为政治治国方略(或者反过来说)。

又如,《孙子兵法》中提出了一系列军事活动中的矛盾概念,如强弱、胜败、虚实、利害、众寡、得失、安危、赏罚、劳逸等等;而《老子》中则进一步扩展到了自然和社会现象:明昧、高下、长短、先后、曲直、成缺、损益、巧拙……(或者反过来说)。


最突出的,莫过于《老子》“守柔曰强”的思想,强调人们应注意柔弱可以胜刚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道理。在具体应用上,则不要过分暴露自己的才能、力量和优势,要善于隐藏优势或强大,最好不要去竞争那种强大。要“守雌”、“贵柔”,这样才能保持住自己,才能持久而有韧性,直至最终战胜敌人而不被敌人战胜。在军事史上有很多这方面的案例。

当然,也有很多学者反对“《老子》是一部兵书”之说。他们认为,在春秋战国那样群雄割据、战争频发的时代,诸子各家所述基本都会涉及军事,不单《老子》因此不能因《老子》讲到兵,就认为它是兵书。


另外,把《老子》当作什么书来读,与《老子》是一部什么性质的书,完全是两个问题。作为一部宏大的哲学著作,做任何事情的读者都能从中得到启发,包括军事家。因此不能说兵家受到了《老子》启发或《老子》思想的指导,就认为《老子》是兵书。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留言发表高见!

/完.

~如果您觉得还不错,

别忘了点赞、转发和关注哦!

~您的举手之劳,

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与鼓励!

古今神秘文化

小传统,大视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