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圣张仲景的寒食散可以治伤寒病,却无法治人们想要成仙的心病

 雪山飞狐之独狼 2019-11-28

提起张仲景,大家都会想到的都是他“医圣”的名号。在中国古代,凡是能称“圣”自然是非常了不得的人物了,在唐朝时期的皇帝,都喜欢以圣人自居。

张仲景在医学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成就,还写出了传世巨作《伤寒杂病论》。坊间也流传着许多关于他治病救人的奇人异事。然而却有人说张仲景的一剂寒食散毒死了无数人,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张仲景为何可以被称为“医宗之圣”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是东汉时期伟大的医学家,出生于东汉末年乱世的张仲景,他的父亲张宗汉曾是一位官员,张仲景受他父亲的言传身教,从小就读过很多典籍。

医圣张仲景的寒食散可以治伤寒病,却无法治人们想要成仙的心病

当时的社会是一个极为混乱的时代,军阀混战,经济凋敝,老百姓颠沛流离,瘟疫也是经常有的事情,正因为目睹了这样的社会惨状,使得张仲景对对医术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最崇拜的人就是名医扁鹊,对于扁鹊的医术十分钦佩,也想成为一代名医。

在张仲景十岁左右,就拜了一位很有名的医生张伯祖为师,跟随他学习医学知识。张伯祖也十分喜爱这个刻苦认真的徒弟,将自己一身医术,都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了张仲景。

张仲景为了自己的理想,勤学苦读,还广泛的收集民间业内流传的各种药方,加以甄别研究,最后形成最佳的治疗手段。很快他青出于蓝,超过了自己的老师。

虽然,张仲景无心官场,但由于汉朝时期独特官员选拔制度“察举制”,张仲景还是由于名声成为了一位官员,任长沙太守。

都说官民有别,但张仲景还是希望自己能为百姓们治病消灾,于是他就特意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定为“问诊日”,张仲景就坐在堂上免费为百姓诊病。

百姓们十分高兴,有人甚至不惜远途跋涉而来,只是为了能让张仲景替他治病。张仲景看见百姓们对他如此爱戴,更是坚定了要精研医术的信心。

医圣张仲景的寒食散可以治伤寒病,却无法治人们想要成仙的心病

在《伤寒杂病论》序中有这样一段话:“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生长全,以养其身”,极大的表现出张仲景为老百姓救治的愿景,在元朝的时候,人们就以 “医宗之圣”来称呼他了。

我个人感觉现在的医疗从业者不应该只以利作为从医的目的,应该更多的服务社会,这样才能够赢得更广泛的尊重,人活一世,并非只为钱,尤其是尊重这种东西,不一定是用钱就能够买得到的!

张仲景写的《伤寒杂病论》具有怎样的意义

张仲景除了给老百姓看病,也写出了《伤寒杂病论》这样的医学著作,这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

中国有句老话,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意思就是老师在教学生的时候,总会有所保留,只有对自己的儿子才能够倾囊相授。在中国古代,医生是祖传的职业,往往是父死子继,代代相传,很多医术在传承中出现遗失。

在汉朝时期张仲景就有这样的觉悟,是相当难得的事情。

医圣张仲景的寒食散可以治伤寒病,却无法治人们想要成仙的心病

而从《伤寒杂病论》的功效来说,那就更厉害了,东汉末年正处于乱世,社会动荡、战争频发,打仗就会有人受伤,有人死亡,而且死尸一多就容易引起瘟疫,百姓们也因此饱受折磨。在当时伤寒病也是造成百姓大规模死亡的元凶之一,就连张仲景的本家也因为伤寒病死了三分之二左右的人口。

张仲景看见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贫民百姓和亲人,更是心中不忍,于是便专门针对伤寒病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攻克这一难题。

所谓的伤寒病,应该就是以拉稀为主要症状,人在着凉之后就容易腹泻,腹泻不愈容易引发病变,最终导致瘟疫,正因为如此,伤寒病在汉朝之前才是对人威胁最大的疾病。

他从古方中寻求治疗的理论,不断借鉴融合其他医者的治疗方法,又根据自己经手的病人的病情来寻找最有效的药方,在这段不断探索的旅程中,张仲景创造了《伤寒杂病论》这部医学著作。

医圣张仲景的药“寒食散”为何会成为毒药?

张仲景最伟大的地方就在于发明了寒食散,专门应对伤寒病的,提起寒食散,可能很多人会感觉到陌生,其实“寒食散”有个更为通俗的称呼“五石散”,在很多关于古代皇帝寻求长生不老的故事当中,都有这个名称,之所以叫五石散是因为它的成分中包括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钟乳石、硫磺这五种原材料。

医圣张仲景的寒食散可以治伤寒病,却无法治人们想要成仙的心病

寒食散原本是用于治疗伤寒病的, 也就是腹泻,用这几种粉面的成分,应该能够有效止泻,从而恢复人的体力。即使是现在,很多治疗腹泻的药物中,都叫什么散。

服用少量寒食散的话,就可以治疗腹泻一类的疾病,一旦吃多了必然引发其他的副作用。

正是这些副作用,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带走了无数人的性命。

张仲景研发寒食散的初衷是好的,然而据《全晋书》等史料记载,寒食散在魏晋时期却变成了一种害人不浅的毒药,不少名士都曾沉迷于此,例如大书法家王羲之、竹林七贤、让梨的孔融、大才子谢安等等。

甚至有不少人因为服食导致残疾、甚至死亡,那他们为何会疯狂服用寒食散呢?

寒食散的副作用之一:美容功效

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古人自然也不例外,尤其是在魏晋时期,更是宁愿死,也要死的飘逸。

服用寒食散之后,由于药效是散热,所以人的脸色就会特别的红润有光泽,双目也会炯炯有神,这种样貌体态在当时非常受人们的欢迎,所以有不少人就为了让自己更美而选择服用寒食散。

医圣张仲景的寒食散可以治伤寒病,却无法治人们想要成仙的心病

魏晋风流是指当时的名士们都身着宽袍,衣袖飘然,自有魏晋时期不一样风流态度。

但是这种风流却是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他们服食寒食散。长时间服食寒食散,体型会变得瘦弱,再加上服药之后,身体发热,皮肤就很容易造成擦伤,因此魏晋时期的人都会选择柔软的宽大衣服,风一吹,衣衫凛凛,所以就会显得非常有气势。但是这都是靠透支自己的健康换来的,怕是有些不值当。

寒食散的副作用之二:壮阳奇效

苏轼曾在自己的《东坡志林》中提到过:“世有食钟乳乌喙而纵酒色所以求长年者,盖始于何晏。晏少而富贵,故服寒食散以济其欲。”

何晏此人是曹操的养子,后来娶了曹操的女儿金乡公主,成了驸马爷。他就特别喜欢吃寒食散。

何晏吃寒食散并非是为了治病,而是把寒食散当作春药来嗑,具体效果就不得而知了,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啊!

寒食散的最大副作用——追求长生不老

当然,寒食散能够成为全民性的“毒药”,并非美容和壮阳,这些东西毕竟不是刚需,在古代真正的刚需是人追求长生不老的愿景,其实这是一种病,得治,只不过寒食散并非对症的药。

医圣张仲景的寒食散可以治伤寒病,却无法治人们想要成仙的心病

因为寒食散的药性猛烈,服用量大一点的话,就会使人全身发热,使人产生一种短期内的迷幻的感觉,甚至精神极度亢奋,就像现在影视剧中的“瘾君子”的样子。

在古代人们认为这是快要成仙的前奏,在魏晋时期,追求长生不老一直是社会热门话题,炼丹造药的也都是热门专业,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服食寒食散成为上流社会流行的习俗,至于效果怎么样,就看吸食的多少了,吸食猛一点的话,估计走的就早一点,吸食少一点的话,估计走的就慢一些。

当然,不要因此而嘲笑古代的老百姓,在中国古代,至少有三位帝王的死跟寒食散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总结

张仲景研发寒食散的时候,想的都是治病救人,又哪里会料到,人们却没有将寒食散当作药物来用。

寒食散其实只是治疗腹泻有奇效,并不能满足人们成仙的欲望,说张仲景因此害死很多人,纯粹是扯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