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光眼的成像原理

 华民 2019-11-28

散光眼成像的原理,就在于散光眼在互相垂直的两条子午线上对光的屈折力是不同的。因此,也就无法形成焦点,只能在各自屈光力的作用下分别形成两条焦线。每一条子午线上的屈光力都将汇聚为一条焦线。两条屈光力不同的子午线方向上对光的屈折力不同,这就必然会成为两条焦线。屈光力较大的子午线上所形成的焦线在前,因此叫做前焦线;屈光力较小的子午线上所形成的焦线在后,因此叫做后焦线。在正交形式的散光眼的两条焦线必然相互垂直。每一条焦线的方向一定与其屈折力子午线的屈折方向相互垂直,焦线方向代表着该屈光力的屈光轴的方向。

西安达人视界视光科技

1、焦线

焦线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大于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在屈光成像上必然表现为:前焦线为水平方向,后焦线为垂直方向,这两条焦线又可以分别称为水平焦线和垂直焦线。

①水平焦线:垂直方向的屈折力,将光线汇聚在主光轴上的焦线必然呈现水平方向。焦线所指示的方向是180°,这就是垂直方向的屈折力的轴所在的方向。

②垂直焦线:水平方向上的屈折力使光线汇聚在主光轴上的焦线必然呈垂直方向。焦线所指示的90°方向,这就是被测眼水平方向屈折力的轴所在的方向。

2、焦线间距

两条焦线之间的距离叫做焦线间距,简称间距。焦间距与散光的程度成正比。即焦间距越大,散光程度越高;焦间距越小,散光程度越低。

①弥散空间:两体焦线间则是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就叫做弥散空间。这一空间中的某一点,距离水平焦线越近,垂直方向上间距越狭窄,在垂直方向上分辨能力也就会越差。距离垂直焦线越近,水平方向上间距也会越狭窄,在水平方向上分辨能力也就会越差。

②最小弥散圆

倘若将两条焦线间的弥散空间沿垂直于主光轴方向进行切割,就会得到一个切面,这个切面就叫做弥散圆。切割方向距离水平焦线越近,其弥散圆越趋向于横椭圆;距离垂直方向越近,其弥散圆越趋向于纵椭圆。两条焦线距离的中点则是最小弥散圆。此弥散圆是真正意义上的圆。这个圆对散光眼视像分辨方面也是相对失真程度最小的弥散像。

根据目标的图形线条方向,散光眼者的眼会自动进行调节,使焦线选择性地落在视网膜的不同方向上。这种选择是被测眼必须进行更频繁的调节,这就是散光眼更易发生视觉疲劳的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