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伊川抗日史上著名的五分钟之战——郭绍绪设宴歼倭寇

 杨关桥 2019-11-28


《亮剑》这一抗日神剧播出后,长期受到人们的喜爱,剧中有一个情节让观众拍案叫好,赞不绝口:李云龙和楚云飞联手,去河源县县城参加日军头目平田一郎的宴会,在宴会之上一举消灭了县城内大部分的日军头目。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有一段真实的历史,和《亮剑》剧中的情况非常接近,甚至更加精彩。他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最有骨气的汉奸”——郭绍绪。

郭绍绪,伊川县葛寨乡黄兑村人,生于1903年,7岁丧母9岁丧父。19岁那年,他加入镇嵩军,他早于上世纪20年代中期就与参加革命工作。1944年国民党第二军军长王凌云接到老母亲的一封急电,电报主题思想只有一个,豫西被日本人占领了,要他派人来接她们去重庆。王凌云此时正在整顿后方,听闻此讯,就安排副官郭绍绪带着后勤军需科长赵子和副官蒋保林带着几个人潜伏回到豫西,接自己的父母妻儿。

郭绍绪一行人回到河南伊阳时,当地已经被日军占领。当郭绍绪见到王军长的母亲,听她讲述了日军在豫西的罪行后,非常气愤,当场答应老人家,好好打击一下鬼子,挫一挫鬼子的锐气,为同胞报仇,为豫西的乡亲们报仇。豪言壮语说完了,接下来要考虑实际问题,由于此次没准备与日军发生正面冲突,所以他带来的人都是后勤人员,跟日军正面战斗肯定是以卵击石,得不偿失。所以,他当前的第一步计划,就是广邀人手。

很快,郭绍绪等就与伊阳县蔡店乡冷铺村的马三俊和社康扒(今杜康村)的袁好文等有民族气节的志士接上了头,众人商议铲除日军,为民除害。人是有了,但不能硬拼,郭绍绪等商量后决定利用日本人“以华制华”的策略,成立“人民自卫团”,表面向日军靠拢,为他们卖命,暗中进行秘密活动,伺机消灭鬼子,他甘愿背负“汉奸”的骂名,只为等待时机一举消灭鬼子。王绍绪这支队伍虽然没经过正式训练,但与日军之前接触的伪军相比,强了很多倍,于是日军欣然接纳了这支队伍,并很快就建立了对他们的信任。

郭绍绪在正式成立自卫团后,借祝贺之名邀请日本军官参加宴会,未果。第二次,他借筑碉堡庆宴,邀请日军赴宴,但鬼子只派出了一个中队长和曹长前往,郭绍绪等人未动手。1944年8月25日下午(农历七月初七),郭绍绪又借农家传统节日为由,在自卫团团部设宴,邀请日军头目参加。郭绍绪怕日军不上当,愣是将七夕节说成了中国一个特别重要的节日,日军的大小头目信以为真,当天下午两点钟左右,日军第11中队长榊亲志中尉机枪中队长甲雯治郎中尉、大队副官村濑三少尉,以及军医和久嘉夫、翻译金泽等7名日军头目到场。

酒宴正式开始后,郭绍绪将日军安排到一个房间里共同用餐,鬼子最初不同意,要求在外面开阔场地用餐。郭绍绪担忧打起来后日军会乱窜,在院子里无法将其全歼,于是对日军大队长大内义弘说“进屋吃饭是中国人的传统,这样才能体现出对贵客的尊重。而且,在屋内好分尊卑,更能体现自己的待客之道”。日本人本来就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再加上他们蛮讲“礼貌”,平时见面都点头哈腰的,这个时候自然也不愿意坏了礼数,最终答应了郭绍绪的请求,全部移到了屋里。

郭绍绪一边在席间应酬日军头目,一边进行内外部署,但他频繁外出让大内义弘产生了警惕,直接质问郭绍绪为什么总是出去。郭绍绪假装咳嗽了一下,说:“昨晚感冒,席间咳嗽、吐痰很不礼貌。”大内义弘听完,还赞赏郭绍绪懂礼貌。

菜上数道,酒过数巡,日军头目渐渐放松了警惕,除了大队长大内义弘带着一支手枪外,其他几个日军头目都将东洋刀靠在屋内的墙上。见此,郭绍绪觉得歼灭鬼子的时机已到,就站起来说:“下一道菜是司令官最爱吃的爆炒王八,我要去厨房亲自为司令官端来。”郭绍绪紧随端菜人而来,到桌子前他趁机从口袋里抽出手枪,对准日军大队长大内义弘开枪。端菜的把爆炒王八摔在日本军官头上,倒酒的把酒壶砸在鬼子军官脸上,同时掏出手枪向鬼子军官开火,一阵密集的枪响之后,屋内的日军军官都已经躺在了血泊之中。

郭绍绪布下鸿门宴杀敌,全歼日军8名指挥官,击毙日本兵40多人,这就是伊川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寨子街郭绍绪设宴歼倭寇”,震动了整个豫西,日军还在战后将这次惨痛教训写入了《战时丛书》之中。郭绍绪智勇杀敌的故事,彰显了中国人不屈的战斗精神,彰显了先烈抗日时智勇双全的英勇形象。

⊙来源于:解读抽象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