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忆中的老行当一杆秤匠

 双五小叟 2019-11-28

杆秤是一种古老的衡器。它由秤杆、秤钩、秤砣三部分构成。秤杆上有秤星,利用杠杆原理可以较为准确地称重。而秤杆的高低则代表着商贩的良心,若是秤杆打得高高的,则表示商家给的货物分量足,没有缺斤少量。在上世纪,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杆秤的身影,伴随着小贩的吆喝声度过一个又一个春秋。

杆秤是人类发明的各种衡器中历史最悠久的一种。自古以来,杆秤就是我国度量衡“三大件(尺斗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衡重的基本量具。

木杆秤有大有小,大到能秤重200kg(长约200厘米多),小到中药房抓中草药的克数称长约30厘米)。

木杆秤由金属秤钩,前毫系(用于手提)秤大量,后毫系秤小量,毫星秤杆和木杆称锤(称砣)组成,有的有秤盘。称物时,用称钩钩住所要称的物件,一手提号系,一手前后移动称砣系绳,直到左右平衡,称砣所在星号数就是所称物件之重量。

在电子台秤出现之前,街头的大商小贩大多使用的是杆秤。杆秤迎合了流动商贩的需要既实用又方便。

相传古时杆秤是根据杠杆原理发明的。原为十三两制,分别代表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将象征永恒的星辰作为杆秤上的刻度,叫做秤星,可见古人对公平正义的尊崇与敬畏。而且秤星必须为白色或黄色,不得用黑色,意为不能做黑心生意,不可昧良心。后来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又加入福、禄、寿三星,成为十六两制,意为“天下太平”(这四个字正好16划),诏告天下,做生意不得缺斤短两。这种称重计算方式一代代流传下来,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家统一使用市秤,规定每斤为10两。

杆秤第一颗星又叫做“定盘星”,其位置是秤锤与秤钩成平衡时秤锤的悬点。确定好“定盘星”,就是一把好秤了。宋朝朱熹在《水调歌头。雪月雨相映》这首词中写“记取渊冰语,莫错定盘星”。可见“定盘星”的重要。“秤星”的颜色必须为白色或是黄色,不可用黑色,表示用秤做生意的人,心地要善良,不要昧良心,不要做黑心的生意人。20世纪50年代末,杆秤是以带有星点和锥度的木杆或金属杆为主体,并配有砣(法码)、砣绳和秤盘(或秤钩)的小型衡器。按使用范围和秤量的大小分为戥子、盘称和钩秤三种。

杆秤由一杠杆组成,其重心在支点外端,称重时根据被称物的轻重,使砣与砣绳在秤杆上移动以保持平衡,根据平衡时砣绳所对应的秤杆上的星点,即可读出被称物的质量示值。

制作杆秤的匠人在古时称为戥(děng)秤匠。戥称是一门精细活,从选材、刨杆、定叨口、安叨子、包铜皮到定星、钉称花、打磨清洗,一步也不能马虎,否则钉出来的称缺斤少两,行规有种说法:做缺斤少两的戥称人会被折寿。在旧时,戥称匠是一种受尊重的职业,他们心中有一杆秤,制作的的杆秤必定分毫不差、尺度精良。因此,戥称人又被尊称为“戥称官”, 民间把钉秤作为吉利而慎重的事情,需要置办杆秤的主人家包吃包住制作杆秤的匠人。他们制作的产品叫杆秤,也有根据形状和用途叫手提秤,大称,等盘称,小等子。不管怎么叫什么秤,称是商品交易中衡量重量的必要工具,应用甚广。

“不识秤花,难以当家”,杆秤曾经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衡器。从生意场上的买进卖出到居家过日子,都离不开一把秤。巨型的杆秤,一次能称几百斤;称金银珠宝或贵重中药材的戥子,则是微型的杆秤。

旧时以农耕为主的时代社会分工少,所以一般制作杆秤的匠人都能掌握三种匠人的技能:①制秤杆是木工活;⑵打秤刀、秤钩是铁工活;秤杆一般选用楠木,红木硬质材料。下料,刨圆后用圆石进行初步的打光。杆秤匠制作杆秤技术是口口相传流传下来的。⑶做秤是一门精细的手艺,从选材,刨圆,到用碱水浸泡,打磨,钉秤花等多道程序,道道容不得半点马虎,稍有不慎,秤就会有偏差。制作杆秤匠人对职业极为神圣虔诚,从不因操作失误而让秤短斤少两。而如今,懂这行与做这行的人已越来越少,这是令人惋惜的现实。

制秤要经历30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要求精工细作,一个小小的失误便会影响到杆秤的准确性,公平是钉秤匠必须严格遵守的职业操守。

有了道义诚信以及人伦品德的约束,钉秤这一行当就显得非常神圣,极少有人马虎和作假,进而从源头上堵住了欺诈和隐瞒——简单说,钉秤就是个良心活。同时,钉秤更是个精细活,从选材、刨圆、钻眼、造纽、定准星、钉秤花、打磨、上油,都是手工制作,少说也要十几道工序,单工具就要用到剪刀、榔头、老虎钳、打孔钻、秤花钻、锉刀、手锯、计量器、双脚规,等等。这当中任何一道工序都容不得半点粗心大意。稍有不慎,造出来的秤就会不精准,只得作废。因此钉秤被誉为“百工之首”,必须是具有高度责任心和良知的匠人,才能制作出精准的杆秤,为社会打造一份公平。

在民间,杆秤更是公正、严明与廉洁的象征,如一首《清官谣》里所唱的:“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秤杆子挑江山,你就是定盘的星……”何为定盘星?就是杆秤上第一颗秤星,有了它,其它秤星就有了参照。钉好一根精确杆秤,关键就是找准定盘星。在百姓心中,清官廉吏可不就像那正直、磊落的定盘星吗?如诸葛亮所言,“我心如秤,不能随人低昂”。不止是经商,做人、为官,更当如此。

制作杆秤一般要经过选料、制坯、刨圆、套铜套、配砣、装钩等等工序,才能做成一杆完美的秤。

制作杆秤的工艺流程:⒈下料:将购置的木料下成长条状方料,木头选料要求硬度高、木质细腻、不易弯曲,一般以进口铜超木(坤甸木)为主,有时也用红木或其他特殊材料; ⒉刨圆:将下好的木料刨圆,头粗尾细,基本完成秤杆的毛坯。秤杆的长度没有特别要求,全根据原料来制作⒊;磨光:用磨石或砂纸将秤杆的毛坯磨圆砂光,直至秤杆表面光滑无毛刺;浸泡: ⒋将秤杆浸在石灰水中,一段时间过后,材质不好的秤杆会出现弯曲或裂痕。这个过程也是筛选秤杆的过程; ⒌加工:在秤杆两头手工敲上铜皮,⒍然后装上秤钮,秤钮的安装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步骤,全靠几十年的制作经验,一定要保证安装位置水平不倾斜。⒎装好秤钮后再用专门的砝码标刻度,先刻好几个大刻度,再用圆规平均标好分刻度; ⒏钉秤星:用手工钻在标好的刻度上钻眼,用刀将铜、铝或银丝割嵌到每个钻眼里,⒐秤杆上的每个刻度都是金属丝镶嵌进去的;磨光:在秤杆上擦油用砂皮磨光,⒑磨平秤星装上托盘即可。

制作杆秤的工具:⒈工具:刨子(将冲好的小料刨圆); ⒉磨石、⒊砂纸(将秤杆的毛坯磨平砂光); ⒋锉刀(用刀将铜、铝或银丝割嵌到每个钻眼里); ⒌手工钻(在标好的刻度上钻眼); ⒍砝码(标刻度)。锉刀(用刀将铜、铝或银丝割嵌到每个钻眼里);手工钻(在标好的刻度上钻眼);砝码(标刻度)。

制作杆秤的材料:普通铜皮、木头(主要是坤甸木)、秤钮、绳子。

做秤是个精细活儿。在这“斤斤计较”之间,钉秤匠付出了他的青春与汗水:精工细作,毫厘必究,只为了手艺人的那份承诺。年复一年,青丝变白发,不变的是那份公道,在秤杆子上,也在人心上。

现在电子秤普及,用木杆秤的人已经很少了,会这门手艺的人也不多了。智慧常常蕴涵在民间,杆秤流传至今,凝聚着不计其数的能工巧匠的聪明和智慧,但是现在杆秤正在逐步被台秤、托盘秤、电子秤所取代,钉秤的生意出现了日落西山的现象。钉秤也成为了岁月深处的一种老行当。木杆秤终将退出历史舞台。但凭良心做手艺的钉秤匠,对诚信的执著,对初心的坚守,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始终为人所称道,永不过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