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奇怪,中国人最智慧的时期,竟然是2000多年前的先秦时期,尤其是春秋时期。很多影响至今的思想,都产生于那个时期。
《易经》就不必说了,这堪称一本神书。现代人不用说写这么一本书,连看懂都难。那些所谓解读《易经》的专家,有几人真的懂了《易经》?
不用说《易经》,更易懂一点的老子《道德经》,现代有几人能全篇读懂?
晚清名臣曾国藩,曾经是个怼天怼地的刺头,做京官时几乎得罪了满城权贵。后来他觉得这样不行,便读起了《道德经》。就像阳明先生龙场悟道一样,读了《道德经》的曾国藩,也开悟了。从此,他的性情大变,而《道德经》成了他的枕边书。他创建湘军后,遇到困苦,每每彻夜研习《道德经》,从中悟道。每读一次,都有更大的收获。
即便这样,曾国藩也不敢说自己读懂了《道德经》。
还有《孙子兵法》。两千多年过去了,这本兵书依然光彩夺目。现在,他不但被全世界的军事学校列为必读书,也被众多的大企业家学以致用,用到了商业领域。
这两千年间,无数军事家写了无数兵书,但仍然逃不出《孙子兵法》的套路。
“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这不就是集中优势兵力吗?
另外还有孔子的《论语》,穿越千年,直到今天仍大有可观之处。宋朝宰相赵普,竟然宣称“半部《论语》治天下”。
读透半部《论语》就能治天下,那么读透整部《论语》岂不是天下无敌了?
法家的韩非,以一部《韩非子》行走江湖。在外儒内法的古代社会,《韩非子》几乎是所有皇帝秘而不宣的教科书。
“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这赏罚二柄,恩威并用的帝王术,哪个明君不会使用?
更别提《鬼谷子》这种权谋鼻祖之书了,直到今天也没人完全参透。
我怀疑,春秋时之所以一下子涌现了那么多牛人,后世再无法超越,可能是外星文明干预的结果。
那些牛人,可能本身就是外星人。不然,老子怎么骑着青牛就凭空消失了?
一家之言,脑洞大开,谬误之处,还望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