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寨 是川西北高原巍巍层峦中 一道道绚丽多彩的风景 令人心驰神往 一项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引起人们对羌族文化的重视 也让我们更加了解 属于羌族的故事 羌族 对中国历史发展 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川西的这片区域 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 羌族人民聚族而居 少则几户多则上百户即可组成一寨 俗称“羌寨” 在群山中找到羌寨并不难 如“灯塔”般伫立在山腰的便是碉楼 而碉楼,就是羌寨的标志之一 碉楼用石头与黄泥韭菜取材而建 可兼顾瞭望、防御、居住等功能 拍摄地点:四川理县蒲溪寨 摄影/徐献 羌族碉楼营造技艺 2011年入选第三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拍摄地点:四川茂县三龙羌寨 摄影 / 陈锦 在沧桑、古朴、精致的羌寨中 羌族人民如同深山中的精灵 编织和书写着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不断充盈着中华人民智慧的宝库 羌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渗透于羌族人民衣食住行之中 羌/ 族 / 刺 / 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羌寨 随处可以见到身穿传统羌服的妇女 羌绣是羌族服饰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妇女们喜欢把这些图案和花纹 装饰在她们的头帕、衣襟、 领口和袖口、围腰 及腰带、鞋袜等地方 摄影 / 徐献 每个羌族女孩从小就有属于自己的羌服 但在她们出落成亭亭少女之前 通常是不会每天都穿羌服的 只有在过节或参加重大的活动时 才会正式地装扮上 在嫁为人妻后 羌服就成了她们日常的服饰 摄影 / 徐献 羌族的刺绣工艺 有挑花、纤花、拼花等十几种绣法 女人们用棉线或丝锦线 按布料的经纬纹路 绣出等距离、等长度的十字形图案 衣袂上盛开的牡丹、杜鹃、梅花等花卉 象征着富贵与幸福 摄影 / 喻磊 羌/ 族 / 羊 / 皮 / 鼓 / 舞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羊皮鼓舞 原是羌族宗教领袖 “释比” 做法事时跳的一种宗教舞蹈 后逐渐演变为民间舞蹈 每逢春耕之际的“祭山” 和农历十月初一的“羌年” 舞队便会在释比引带下击鼓而舞 以祀万物 摄影 / 喻磊 羊皮鼓和金丝猴帽是释比的两大法器 传说羌人的经书被羊偷吃 先祖在金丝猴的提醒下 绷制羊皮做成单面鼓 这样敲鼓时眼前就能浮现出经文 为了感恩引路的金丝猴 释比以猴皮做帽 上部有“山” 字形的三个凸峰 皮帽下端悬垂三条猴皮带 摄影 / 李春林 羊皮鼓舞舞姿粗犷、稳健 多为逆时针方向围圈而跳 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理念 至今仍在羌族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摄影 / 陈锦 羌/ 族 / 瓦 / 尔 / 俄 / 足 / 节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农历五月初五 是羌族传统瓦尔俄足节 又被称为“歌仙节”或“领歌节” 或是“羌族妇女节” 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瓦尔俄足节前夜 寨中妇女制作祭祀女神时用的 太阳馍馍、月亮馍馍和山形馍馍 象征着温暖、光明、美好、富有 下图中羌族妇女正在制作山形馍馍 摄影 / 李春林 瓦尔俄足节当天 要在舅舅的带领下 前往女神梁子进行祭拜 举行敬献、祭杀山羊仪式 舅舅唱经、酬神、祈神 整个节日活动持续3天时间 妇女们忘情跳舞,尽显其能 寨中有威望的老妈妈 讲述歌舞女神莎朗姐的故事 ![]() 摄影 / 朱世民 咂酒是羌族人民十分喜欢的自酿酒 是“年节”时必不可少的佳酿 这种粮食酒须加水稀释后方可饮用 边喝边掺开水 使谷物颗粒内的酒精成分充分浸出 倒进去的水浮在上面 经过浸泡后的酒沉在坛底 而酒竿是直插坛底 味美香醇、富含营养 比白酒温和,微酸 有解渴止饥、除乏驱寒等功效 ![]() 摄影 / 余德军 羌/ 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羌历年 羌语称“日麦节”、“日美吉” 意为“羌历新年 '、“过小年” 等 是羌族一年中庆丰收、 送祝福、祈平安的最为隆重的节日 时间为每年农历十月初一 一般为三至五天 有的村寨要过到十月初十 ![]() 摄影 / 徐献 在节日中 羌族人首先要上山祭祀祈福 唢呐吹起来、羊皮鼓敲起来 乡亲们吟唱着祝福的曲调 走过村寨、爬上山腰 还愿敬神 ![]() 摄影 / 徐献 下图为被誉为“西羌第一村”的 汶川县羌锋村 它是完好保存羌语和家神崇拜的民俗村寨 也是藏羌文化走廊的一处重要节点 每当羌年来临 村民们杀年猪、宰山羊 到神树林中烧香颂经 举行“还天愿”活动 十月初一当天 全寨群众围坐一团听释比诵经 喝咂酒,吃“坝坝宴” 在篝火旁狂欢直到天明 ![]() 摄影/袁蓉荪 羌/ 族 / 沙 / 朗 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羌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男女老少大都会唱本民族的民歌 不论是在劳动生产、婚丧嫁娶 都要唱歌跳舞 而节日则是唱跳的最好时机 因此, 逢年过节羌民都要尽情歌舞 沙朗 就是最具羌族特色的圆圈群舞 ![]() 摄影 / 李春林 沙朗舞是典型的 歌舞一体的少数民族艺术形式 在羌族及其周边地区和涉羌地区广为流传 无论是喜事、忧事 无论是田间地头、院坝堂屋 沙朗之于羌族犹盐巴之于腊肉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 羌族沙朗除了继续承载民族的传统 更发展成为现代人强身健体、 愉悦身心、促进交流的重要手段和形式 ![]() 摄影 / 喻磊 羌/ 族 / 推 / 杆 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羌族推杆 羌语称“无勒泽泽” 是两人或者多人之间进行的角力运动 通常在节日、婚礼等喜庆场合举行 是羌族地区最为普遍的一项体育活动 ![]() 摄影 / 李春林 推杆已列入我国少数民族运动会 比赛的传统表演项目 推杆活动的裁判员 由寨中的长者或有威望的人担任 2008年8月8日 羌族推杆作为我国民族风情的展示节目之一 进入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的垫场演出 ![]() 摄影 / 徐献 羌/ 族 / 婚 / 俗 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羌族传统结婚仪式复杂隆重 大致分为订婚和结婚两个阶段 婚礼前后要操办5天 包括女花夜、正宴、谢客三个仪程 下图为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理县西山寨婚礼花夜 ![]() 摄影 / 徐献 羌族青年男女通过接触 互生爱幕之情 但他们彼此不会直接表达 往往通过红爷去女家提亲 下图为通过跨马鞍的羌族婚礼形式 喜结良缘 ![]() 摄影 / 李军 羌族多声部民歌 口弦音乐 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 禹的传说 …… 还很多羌族非遗等待你去了解 它们体现了羌族族群的民族特征 承载着羌族族群从古到今 在诞生、发展、延续过程中的集体记忆 是探究羌族历史文化的重要依据 也是理清中华民族发展脉络 所不可缺少的重要佐证 ![]() 口弦音乐 摄影/袁蓉荪 羌族多声部民歌 摄影/王行 ![]() ![]() 禹的传说 摄影/李春林 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 摄影/喻磊 ![]() 中华传统文化 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 丰富而独特的内含 在世界文明史上写下绚烂的一页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于中国乃至人类的文明 都具有不可磨灭的 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 「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无疑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画卷上 浓墨重彩的一笔 知其然 也要知其所以然 四川风光绝佳 而羌族人民在自然美景中 闪耀着人类文明的光芒 这是川西北一道最迷人的风景 封面图摄影/高屯子 别错过 |
|
来自: 昵称37581541 > 《地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