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光影之中 进击的男色时代

 youxianlaozhe 2019-11-28

原标题:屏幕上男色的影史,就是全球经济的发展史

电影理论家劳拉·穆尔维有一个脍炙人口的理论:电影就是一个男人看,女人被看的装置 —— 男性总是占据主体位置,窥淫作为客体的女性。

尽管这个理论流传甚广,但电影史的事实却不支持这个结论。男人作为被窥淫的客体出现在银幕上的例子,多至无法枚举。不过20世纪以来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一旦 “男色” 在屏幕(包括银幕、网络、以及媒体)上大量出现,往往标志着这个时期的社会经济进入了繁荣期,消费主义盛行,甚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20世纪第一个男色流行期,出现在1920年代的美国和西欧。一战结束以后,美国由于大发战争财,跟着英法等战胜国一起迎来经济繁荣;由于一战的惨烈,基督教信仰遭到动摇,消费主义迎来第一个高潮 —— 爵士乐时代。

此时好莱坞推出了一批男色型的明星,最著名的是鲁道夫·瓦伦蒂诺,雷蒙·诺瓦若,以及30年代改变形象后继续走红的加里·格兰特,贾里·古柏,艾洛尔·弗林,罗伯特·泰勒……。英国这时的首席男星艾沃尔·诺维罗,也属于男色型明星。

美英 “顶级流量”:鲁道夫·瓦伦蒂诺(左);艾沃尔·诺维罗(右)

“有些男演员可以被当做男色观看”,这并不是我们追溯得来的后见之明,当时的媒体已经对这样的问题进行了讨论。1926年派拉蒙公司拍摄影片《它》(It),主演克拉拉·宝由此被称为 “它女郎”(It Girl)。

《它》中的克拉拉·宝(左)

“它” 被定义为 “一种内在的魔力,一种对异性的吸引力”,而当时媒体上把一部分演员划定为 “有它”,一部分演员划归 “无它”。“有它” 的演员男女均有,包括男明星瓦伦蒂诺、诺瓦若等人,而被认定为 “无它” 的代表,有最早的动作片巨星道格拉斯·费尔班克斯(早期中国观众熟悉的 “老范朋克”)。

请对比:雷蒙·诺瓦若(左)和道格拉斯·费尔班克斯(右)

这很有趣,动作片明星也很性感,为什么却没有 “它”?这是因为 “它” 不简单等同于性感,而是强调了物化、客体化、被窥淫的特征。

同时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当时 “异域风情” 的 “他者” 更容易被划归为 “有它” 的明星。特别是男明星中,大部分当选的都是新移民,来自欧洲或者拉美;而像范朋克这样的 “无它“ 明星,是典型的美国男人,在当时的美国大众文化想象中是绝对的主体。

妆容和姿态均复制女明星的鲁道夫·瓦伦蒂诺(左)和艾沃尔·诺维罗(右)

这个时代的男色型演员,可以用当时媒体上对瓦伦蒂诺 “带有人身攻击性质的描述” 来标识:“粉嫩小粉扑”。我们必须牢记,明星是被生产出来的,是一套工业技术加工而成的。此时,好莱坞和西欧的电影/娱乐产业,在如何用男性作为原材料,生产出窥淫客体这件事上还没有足够的经验,所以大量调用生产女性窥淫客体的技术手段。如果我们看看当时的男色型明星留下的影相,直观感觉是女性化,这种感受来源于化妆、服装、布光以及他们的眼神、姿势。而要特别注意的是,眼神、姿势在电影中,不是演员自身可以掌控的,都是导演、摄影以及制片人的要求下的一种表达。

但我们为何能有把握地说,这种屏幕形象是工业加工的效果,而不是个人的内在素质呢?看看30年代后的男星就知道了。

30年代后的艾洛尔·弗林、加里·格兰特、罗伯特·泰勒(左至右)

30年代,格兰特、古柏、弗林、泰勒等人继续走红。而相较他们在20年代初登影坛时的形象,这时他们的化妆、姿态、表情,以及眼神都变了 ——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拍摄他们的布光变了。

摄影艺术,不论是平面摄影,还是影视摄影,都是用光写作的艺术。30年代的男星脸上,光在勾勒皱纹,突出轮廓,强调阴影,以此塑造角色坚强的行动力。而反观20年代,对这些男星的布光方式其实和对葛丽泰·嘉宝、玛琳·黛德丽的几乎一样,通过高调布光,抹去演员脸上的瑕疵,制造一种光洁、细腻的感觉。而其对于观众的作用,就是产生窥淫的快感。

20年代的玛琳·黛德丽(左)和葛丽泰·嘉宝(右)

那么,是什么使20年代的 “粉嫩小粉扑” 变成了30年代的硬汉呢?

1929年10月29日股市崩盘,大萧条到来,新政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紧随其后。欧美乃至全世界,都迎来了大危机。这种时局下,大众文化开始全面将男性生产为承担责任、艰苦奋斗、英勇无畏的行动主体,从而完成意识形态询唤的功能 —— 让男人们去战斗、生产、创造、冒险。这时的好莱坞银幕上,除了前面几位腌制成腊肉的鲜肉以外,出现了约翰·维恩、克拉克·盖博、亨弗莱·鲍嘉、斯宾塞·区塞、詹姆斯·斯图尔特……即所谓 “名垂影史的巨人祠” —— 劳拉·穆尔维那篇里程碑式的论文中所讨论的影片,几乎都生产在这个时期。

“行动主体” 们:约翰·维恩、克拉克·盖博、詹姆斯·斯图尔特(左至右)

男色文化的第二个高潮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随着二战胜利,美国在经济上拥有了无可撼动的全球霸主地位,也正是在这个时候,美国人才普遍过上了 “有房有车,有儿有女,有猫有狗” 的中产阶级生活。

这时好莱坞推出以方法派三杰 —— 马龙·白兰度、詹姆斯·迪恩、蒙哥马利·克里夫特 —— 为代表的一大批男色型明星,其他还有洛克·赫德森、塔布·亨特、艾伦·拉德,以及稍晚的猫王……而此时的好莱坞,已经完善了用所谓 “男性化” 的符号生产男色明星的技术。一组直到今天还被当做男性性感特征的符号,正是这个时候 “发明” 出来的:牛仔裤、T 恤衫、格子衬衣、皮衣、皮裤、摩托车、忧郁的眼神、丰满的嘴唇、饱胀的肌肉……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这些符号很多来自工人阶级 —— 此时 “拥有” 窥淫客体特质的男性,从20年代种族意义上的民族 “他者”,变成了阶级意义上的底层。

姿态凹得也很到位:马龙·白兰度、詹姆斯·迪恩、蒙哥马利·克里夫特(左至右)

第二梯队:洛克·赫德森、艾伦·拉德、塔布·亨特、以及猫王(左至右)

西欧的这一波男色文化则来得晚半拍。50年代末,随着马歇尔计划的实施,西欧重建完成,迎来了战后经济腾飞,而以阿兰·德龙为代表的男星出现了 —— “愁眉苦脸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终于成为过去,对俊男美女的消费不再是美国人的特权。” 由于战后,好莱坞已基本形成对全球文化市场的垄断,西欧这时生产的男色明星其实数量不少,但影响大的不多。另一个较有影响的就是大导演维斯康蒂的另一个情人,赫尔穆特·贝格。

欧陆派:阿兰·德龙(左)和赫尔穆特·贝格(右)

这之后的西方消费主义发展经历一个短暂的 “清醒” 时期 —— 这样说有点讽刺,考虑到这是60年代。60年代的议题是反资本主义,反消费主义,也顺便压抑了男色文化。这是性解放的时代没错,但性与性感不同,性是主体性行动,而性感是客体化商品,所以男性被物化的势头受阻(虽然对女人的物化照样没变)。

而70年代的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依然动荡,一方面是工人罢工此起彼伏,另一方面石油危机动摇了刚刚成型的消费主义社会的信心。但最终随着80年代,也就是里根-撒切尔时代的来到,欧美社会迎来一轮经济高速增长,更根本的改变是,消费社会彻底稳定了下来。

曾经也是靠脸吃饭的:马特·狄隆、罗伯特·洛、马修·布鲁德里克、安德鲁·麦卡锡(左至右)

好莱坞非常准确地把握了社会变迁,适时推出了 “新鼠党” 为代表的第一批小鲜肉:马特·狄隆、罗伯特·洛、安德鲁·麦卡锡、马修·布鲁德里克、约翰·库萨克……是从这个时代,青春才明确的作为一种性资源被显影在银幕上。

不过那时候没人想到,后来让男色成为电影(及整个大众文化)消费市场上长销商品的标志性人物,是 “新鼠党” 中一个还保留着婴儿肥的边缘人物 —— 汤姆·克鲁斯。汤姆·克鲁斯在美国海军宣传片《壮志凌云》无保留地展示男性身体的性魅力,而不是像传统动作片那样,传递一种男性身体的行动力。这确立了男性作为色-情观看的对象,成为一个产品类型,进入了电影的常规生产。

找找汤姆·克鲁斯

好莱坞随即推出基努·里维斯、布莱德·皮特、里奥那多·德卡普利奥,从西班牙进口安东尼奥·班德拉斯……英法电影界也跟进推出休·格兰、鲁伯特·艾弗瑞特、鲁伯特·格拉维斯、兰伯特·维尔森、文森特·皮尔瑞斯……

无辜而甜美的:安东尼奥·班德拉斯、布莱德·皮特、里奥那多·德卡普利奥、鲁伯特·格拉维斯(左至右)

只是白种男性的一个问题是不好保鲜,小鲜肉迅速就变大叔了,可是没有关系,今天的好莱坞和西欧电影工业已经有了流水线式的鲜肉生产模式:裘德·洛、奥兰多·布鲁姆、海登·克里斯汀森、“腐兰兰”(詹姆斯·弗兰克)、“一美”(詹姆斯·麦卡沃伊)、“本猫猫”(本·维肖)、道格拉斯·布斯、尼古拉斯·霍尔特……一炉还没凉,新鲜的又出炉了。至于最新鲜的几位,相信大家都正嗑得带劲,也不用我提了。

这几位不用说名字了吧

男色文化在东亚的流行,按逻辑说应该首先出现在日本,但不逻辑的是,日本男色文化的流行其实很晚 —— 相对其经济发展而言。事实上日本的经济腾飞在70年代就完成,对比欧美,此时已经形成男色文化的经济环境。但是如果我们考察此时的日本电影,会发现它是中规中矩的劳拉·穆尔维的男性凝视(女性)模式。70年代日本最当红的男星三浦友和帅得一塌糊涂,但是我们细读他主演电影(都和山口百惠合作)就会发现:其中被观看的客体位置一定是百惠,而他永远是那个在旁边上蹿下跳,徒劳试图拯救百惠的行动主体。

山口百惠必须看镜头,三浦友和必须不看

到了80年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这时日本最流行的大众文化作品是《阿信》,一部绝对的励志片。这和日本的忧患心态有关。日本一直在资源匮乏的恐惧中,虽然70-80年代的经济实际体量已经达到晚期资本主义规模,但是经济运行上还保持早期资本主义的高积累低消费模式,消费文化继续被抑制。直到日本终于认识到,不论自己如何努力奋斗,美国也不会允许其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大国 —— 玻璃天花板的撞击,才使日本进入消费主义时代。

现在的照片会让你心碎的:加势大周、柏原崇、泷泽秀明(左至右)

于是日本男色文化在90年代终于出现了,出现了加势大周、木村拓哉、泷泽秀明、织田裕二、柏原崇……而这种男色经济一直稳定生产,直到当下。几乎前后脚,韩国也出现了安在旭、安七炫、元彬、Rain……而且随后,韩国就利用成本优势,成为了亚洲最大的花美男生产基地,用整容-时尚-练习生-影视产业链,形成了一个立体的文化产业体系。

至于华语区,男色经济其实也在90年代就出现了。香港涌现了金城武、吴彦祖、冯德伦等美少年。如果我们比较上一代的男星刘德华、梁朝伟就会发现,前代的男星都是行动者,唯一例外的张国荣 —— 其实张国荣在90年代以前的屏幕形象也是中规中矩的 “行动者”,要到《霸王别姬》、《春光乍泄》才开始公然展示自己作为被凝视男色客体的一面 —— 而90年代涌现的男星们大都欣然接受被凝视的位置。台湾在F4出现时,男色生产已经成熟,但 “花样美男” 的标签出现,其实是一种宣誓,一种正名,使男性占据被窥淫的客体位置,成为一种正当选择。

哦还有余文乐

而中国大陆的 “小鲜肉” 文化出现,则要晚整整一代人,到2010年以后才开始出现。网友吐槽《上海堡垒》说,当鹿晗把花捧到舒淇面前时,大家还以为他要说 “母亲节快乐”。其实不是 “女神” 年纪大,而是能配的 “男色” 太若手。

大陆最早的一批小鲜肉都是委托加工的,或者是出口转内销的 —— 他们都是 “韩国练习生”,因为当时中国的大众文化产业还没有能力生产市场需要的这一类 “产品”。但是紧跟这个趋势,中国文化市场很快为小鲜肉明星提供了任其驰骋的产业环境。这一切与中国经济崛起完全同步,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如期召唤出一个男色经济门类。

中国制造的:严屹宽、刘昊然、白敬亭、陈伟霆(左至右)

所以,在看到媒体上关于小鲜肉文化的争论时,我真是热泪盈眶!”娘炮“ 之类的谩骂我一点都不介意,社会开放、选择多元的正名我也无所谓,我只想跟嚷嚷 “少年娘则中国娘” 的忧心网友们说:用不着担心中国,“小鲜肉” 们来了,还不是因为我们真的有钱了!

(图片来源于别的BieDe及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