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肤子 铁扫把子

 青青草somjmsyx 2019-11-28

百度图片  地肤子 别名地葵、地麦、落帚子

《神农本草经》地肤子

《神农本草经》

味苦寒。

主旁光热,利小便,补中益精气。久服,耳目聪明,轻身耐老。一名地葵(《御览》引云,一名地华,一名地脉,《大观本》无一名地华四字,脉作麦,皆黑字)。生平泽及田野。

古医曰:一名地麦,生荆州,八月十月采实,阴干。

案《广雅》云:地葵,地肤也;《列仙传》云:文宾服地肤;郑樵云:地肤曰落帚,亦曰地扫;《尔雅》云:荓,帚,即此也,今人亦用为帚。

引用:《神农本草经》地肤子

《新修本草》地肤子

《新修本草》

味苦,寒,无毒。主膀胱热,利小便,补中,益精气,去皮肤中热气,散恶疮疝瘕,强阴。久服耳目聪明,轻身耐老,使人润泽。一名地葵,一名地麦。生荆州平泽及田野。八月、十月采实,阴干。

今田野间亦多,皆取茎苗为扫帚。子微细,入补丸散用。《仙经》不甚须。

〔谨案〕地肤子,田野人名为地麦草,叶细茎赤,多出熟田中,苗极弱,不能胜举。今云堪为扫帚,恐人未识之。《别录》云∶捣绞取汁,主赤白痢,洗目,去热暗、雀盲、涩痛。苗灰,主痢亦善。北人亦名涎衣草。

引用:《新修本草》地肤子

《药鉴》地肤子

《药鉴》

气寒,味苦,无毒。专利水道,去热膀胱。浴身却皮肤瘙痒热疹,洗眼除热暗雀盲涩疼。

叶捣绞汁服之,又解诸恶疮毒。泄泻分渗,血痢无驱。四肢浮肿堪消,头湿肿可除。其曰益精强阴,明目聪耳,误矣。盖此剂寒苦,但主走泄而不能守。既曰走而不守,则精其亏矣,又何益乎?阴其损矣,又何强乎?阴损精亏,则阴精不得以上荣,而阳火反得以上亢矣。耳目聋昏则有之,耳目聪明诚无也。

引用:《药鉴》地肤子


《药性切用》地肤子

《药性切用》

甘苦微寒,入膀胱而除浮肿,利小便而通淋闭。炒研用。叶∶作浴汤,去皮肤风热

引用:《药性切用》地肤子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地肤子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味苦,寒,无毒。主膀胱热,利便,补中,益精气,去皮肤中热气,散恶疮,疝瘕阴。《药性论》云∶君。与阳起石同服主丈夫阴痿不起,补气益力,治阴卵 疾,可作汤浴。日华子云∶治客热,丹毒。一云∶治妊娠患淋,小便数。

引用:《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地肤子


《本草崇原》地肤子

《本草崇原》

气味苦寒,无毒。主治膀胱热利小便,补中,益精气。久服耳目聪明,轻身耐老。

(地肤子多生平泽田野,根作丛生,每窠有二三十茎,七月间开黄花,结子青白,晒干则黑地肤子气味苦寒,禀太阳寒水之气化,故主治膀胱之热而利小便。膀胱位居中,故补中而益水精之气。久服则津液滋灌,故耳目聪明,轻身耐老。

虞抟《医学正传》云∶抟兄年七十,秋间患淋,二十余日,百方不效,后得一方,取地肤草

引用:《本草崇原》地肤子

《本草分经》地肤子

《本草分经》

甘苦寒,入膀胱除虚热,利水通淋,治疮疥。叶作汤浴,去皮肤风热丹肿,洗目除雀盲。

引用:《本草分经》地肤子


《本草乘雅半偈》地肤子

《本草乘雅半偈》

(本经上品)

地性坚固,肤居肌表。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主膀胱热,利小便,补中益精气。久服耳目聪明,轻身耐老。

】曰∶出荆州平泽,及田野间,近道亦有。初生薄地,五六寸,一科数十枝,起蔓延,弱不胜举。亦如蒿,茎叶,宛如荆芥。三月开淡黄,结子青白色,极繁盛似头眠蚕沙状,子落茎老,可以为拂,故一名落帚、独帚、王帚、王彗、扫帚、地、地、白地、涎地衣、鸭舌草、千心妓女。其烧灰,煎砒石粉霜水银硫黄、 

先人题药云∶地肤子,一干数十枝,攒簇直上,其子繁多,星之精也。其味苦寒,得太阳寒水气化,盖太阳之气,上及九天,下彻九泉,外弥肤腠。故地肤之功,上治头,而聪耳明目,下入膀胱而利水去疝,外去皮肤热气,而令润泽。服之病去,必小水通长为外征也。

【 】曰∶蔓延敷布,弱不胜举,因名地肤。主治功力,真能使吾身生气敷布在表,有宣义,有开义,当入太阳,太阳为开故也。气味苦寒,亦得太阳寒水之化,故可对待太阳阳之标,则凡以热为本者,莫不相宜。膀胱,太阳经也,标盛则热,与得寒水之化者逆治之,热谢而小便澄彻矣。补中者,中补乃能敷布。益精气者,益精乃能化气。盖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聪明耳目,轻身耐老者,以开展则窍通,窍通则充实光辉矣。

引用:《本草乘雅半偈》地肤子

《本草备要》地肤子

《本草备要》

通,利水补阴

甘苦气寒。益精强阴,入膀胱,除虚热,利小便通淋(时珍曰∶无阴则阳无以化,亦犹东垣治小便不通,用知、滋肾之意。王节斋曰∶小便不禁或频数,古方多以为寒,而用温涩之药。殊不知属热者多,盖膀胱火邪妄动,水不得宁,故不能禁而频数也。故老人多频数,是膀胱血少,阳火偏旺也。治法当补膀胱阴血,泻火邪为主,而佐以收涩之剂,如牡蛎山茱五味之类,不可独用。病本属热,故宜泻火。因水不足,故火动而致便数,小便既多,水益虚矣,故宜补血。补血泻火,治其本也。收之涩之,治其标也)。

治 疝,散恶疮(煎汤,洗疮疥良)。叶作浴汤,去皮肤风热丹肿,洗眼除盲涩痛。

叶如蒿,茎赤,子类蚕砂。恶螵蛸。

引用:《本草备要》地肤子

《本草便读》地肤子

《本草便读》

地肤子图片

治太阳湿热癃淋.性味苦寒阳自降.化脾部阴淫晦疾.功能分利水潜消.(地肤子苦寒性降.入脾胃.下行膀胱.祛下焦湿热浊垢.利窍行水.是其本功.至于治皮肤疮疡.亦因湿热所化.本经称其补中益精气.久服目聪明.轻身耐老等语.亦邪去正安之意.非地肤有补性也.)

引用:《本草便读》地肤子

《本草蒙筌》地肤子

《本草蒙筌》

(一名落帚子。) 味苦,气寒。无毒。生于平泽中,苗名铁扫帚。叶如荆,子类蚕。秋末采收,阴干入药。专利水道,去热膀胱。多服益精强阴,久服明目聪耳。浴身却皮肤瘙痒热疹,洗眼除热暗雀盲涩疼。叶捣绞汁服之,又散诸恶疮毒泄泻分渗,血痢兼驱。

引用:《本草蒙筌》地肤子

《本草求真》地肤子

《本草求真》

(隰草)泻膀胱血虚湿热利小便淋闭

地肤子(专入膀胱)。治淋利水清热。功颇类于黄柏。但黄柏其味苦烈。此则味苦而甘。黄柏大泻膀胱湿热。此则其力稍逊。

引用:《本草求真》地肤子

《本草易读》地肤子

《本草易读》

俗名扫帚是也。

甘,寒,无毒。益精强阴,聪耳明目。除膀胱之湿热,解皮肤之风热。利小便而通淋沥,治疝而洗疮疥。

处处有之。其嫩叶作,极甘美。

风热目赤,焙末,生地汁合。晒干为末,酒下。(验方第一。)

胁下疼,酒下末。(第二。)

疝阴 ,佐白术,稍加桂心,末,酒下。(第三。)

积年腰痛,酒下末。(第四。

血痢不止,佐地榆、黄 ,末,酒下。(第五。)

妊娠淋痛水煎八两,分服。(第六。)

疣目,同白矾煎洗。(第七。)

引用:《本草易读》地肤子

《本草择要纲目》地肤子

《本草择要纲目》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膀胱热.利小便中益精气.久服耳目聪明.轻身耐老.去皮肤中热气.使人润泽.散恶疮疝瘕.强阴.治阴卵 疾.去热风.可作汤沐浴.与阳起石同服.主丈夫阴痿不起.补气益力.夫众病皆起于虚.虚而多热者.加地肤子甘草.

【苗叶】【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捣汁服.主赤白痢.烧亦善.煎水洗目.去热暗雀盲涩痛.主大肠泄泻.和气涩肠胃.解恶疮毒.煎水日服.治手足烦疼.利小便诸淋.

引用:《本草择要纲目》地肤子

本经逢原》地肤子

《本经逢原》

一名落帚,又名黄蒿

甘寒,无毒。

《本经》主膀胱热,利小便,补中益气。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老。

明 众病皆起于虚,虚而多热,则小便不利,精气日燔,故《本经》主以清利膀胱热邪,中气自复,耳目聪明矣。其能祛热,利小便,去阴火,治客热丹肿。叶主老人夏秋间热淋,用此捣自然汁服之即通。男子白浊用地肤子、白敛为丸滚汤下。妇人白带地肤子为末,热酒服之,屡效。苗叶烧灰煎霜,制砒石霜、水、硫黄、雄黄、 砂毒。

引用:《本经逢原》地肤子

《得配本草》地肤子

《得配本草》

苦、甘,寒。入足太阳经气分。利膀胱水,去皮肤热。除客热丹肿,疗 疝溲数,煎洗一切疮疥。得生地,治风热赤眼。得甘草,治虚热。配生姜、热酒,治雷头风肿。佐地黄芩,治血痢。佐白肉桂,治狐疝阴 。(忌生。)

叶,苦、寒。煎汤洗浴,去皮间风热。频洗眼,除雀盲涩痛。

捣汁服,治泄泻淋症。

引用:《得配本草》地肤子

《名医别录》地肤子

《名医别录》

无毒.主去皮肤中热气,散恶疮疝瘕,强阴.久服使人润泽.一名地麦.生荆州及田八月、十月采实,阴干.又,地肤子,捣绞取汁,主赤白痢;洗目去热暗,雀盲、涩痛.苗灰,主痢亦善.

引用:《名医别录》地肤子

《证类本草》地肤子

《证类本草》

(地肤子_图片

味苦,寒,无毒。主膀胱热,利小便,补中益精气,去皮肤中热气,散恶疮疝瘕,强阴。久服耳目聪明,轻身耐老,使人润泽。一名地葵,一名地麦。生荆州平泽及田野。八月、十月采实,阴干。

陶隐居云∶今田野间亦多,皆取茎苗为扫帚。子微细,入补丸散用,《仙经》不甚须。

唐本注云∶地肤子,田野人名为地麦草,叶细茎赤。多出熟田中。苗极弱,不能胜举。今云堪为扫帚,恐人未识之。《别录》云∶捣绞取汁,主赤白痢,洗目去热,暗雀盲涩痛。苗灰,主痢亦善。北人亦名涎衣草。臣禹等谨按蜀本图经云∶叶细茎赤,初生薄地,花黄白,子青白色,今所在有。药性论云∶地肤子,君。一名益明。与阳起石同服,主丈夫阴痿不起,补气益力,治阴卵 疾,去热风,可作汤沐浴。日华子云∶治客热,丹肿。又名落帚子。色青,似一眠起蚕沙矣。

图经曰∶地肤子,生荆州平泽及田野,今蜀川、关中近地皆有之。初生薄地五、六寸,根形如蒿,茎赤叶青,大似荆芥。三月开黄白花,八月、九月采实,阴干用。神仙七精散云∶地肤子,星之精也。或曰其苗即独扫也,一名鸭舌草。陶隐居谓茎苗可为扫帚者。苏恭云∶苗极弱,不能胜举。二说不同,而今医家便以为独扫是也。密州所上者,其说益明。云根作丛生,每窠有二、三十茎,茎有赤有黄,七月开黄花,其实地肤也。至八月而 秆成,可采,正与此地独扫相类。若然,恐西北所出者短弱,故苏注云尔。其叶味苦,寒,无毒。主大肠泄泻,止赤白痢,和气,涩肠胃,解恶疮毒。三、四月、五月采。

外台秘要∶治目痛及眯忽中伤,因有热暝者。取地肤子白汁注目中。又方∶疗手足烦疼。

地肤草三两,水四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日一剂。肘后方∶治积年久 腰痛,有时发动。六月、七月取地肤子干末,酒服方寸匕,日五、六服。子母秘录治妊娠患淋,小便数,去少,忽热痛酸索,手足疼烦。地肤子十二两,初以水四升,煎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杨氏产乳∶疗小便数多,或热痛酸楚,手足烦疼。地肤草三两,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引用:《证类本草》地肤子

《冯氏锦囊秘录》地肤子

《冯氏锦囊秘录》

味苦寒,无毒。入脾经。

地肤子,专利水道,去膀胱热,浴身却皮肤搔痒热疹,洗眼除热,暗雀盲涩痛。

主治(痘疹合参) 主膀胱热,利小便,去皮肤中热,兼解痘毒。

按∶地肤子,气味苦寒,得太阳寒水气化,太阳之气,上及九天,下彻九泉,外弥肤胜,故能上治头而聪耳明目,下入膀胱而利水去疝,外去皮肤热气,而令润泽也。

引用:《冯氏锦囊秘录》地肤子

《医学入门》地肤子

《医学入门》

地肤子苦利膀胱,治瘕疝兮又兴阳,皮风目痛皆堪洗,叶主淋痢及疮疡。

苗弱不举,布地而生。堪为扫蒂。气寒。无毒。主膀胱热,利小便,疗疝瘕,补中强阴益精。本草云∶与阳起石同用,治丈夫阴痿及阴卵溃疾。煎汤洗皮肤中风热,令人润泽;洗目去热暗雀盲涩痛。叶主大肠泄泻,止赤白痢和气涩肠,解恶疮毒,客热丹肿及妊娠患淋,小便热痛,手中烦疼。形如蒿,茎赤叶青,大如荆芥。

十月采实阴干,入补丸。

引用:《医学入门》地肤子

《中药大辞典》:地肤子

【别名】地葵(《本经》),地麦(《别录》),益明(《药性论》),落帚子(《日华子本草》),竹帚子(《滇南本草》),千头子(《万病回春》),帚菜子(《新疆药材》),铁扫把子(《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藜科植物地肤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全草,晒干,打下果实,除净枝、叶等杂质。一年生草本,高约50~15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绿色,秋季常变为红色,幼枝有白柔毛。叶互生,无柄;

【性味】甘苦,寒   【归经】入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利小便清湿热。治小便不利淋病带下疝气疹,疮毒疥癣,阴部湿痒。

①《本经》:"主膀胱热,利小便补中益精气。"

②《别录》:"去皮肤中热气,散恶疮疝瘕强阴,使人润泽。"

③《药性论》:"与阳起石同服,主丈夫阴痿不起,补气益力;治阴卵癀疾,去热风,可作汤沐浴。"

④《日华子本草》:"治客热丹肿。"

⑤《滇南本草》:"利膀胱小便积热,洗皮肤之风,疗妇人诸经客热,清利胎热,湿热带下。"

⑥《本草原始》:"去皮肤中积热,除皮肤外湿痒。"

⑦《本草备要》:"益精强阴,除虚热,利小便通淋。"

⑧《玉楸药解》:"疗头目肿痛,狐疝阴颓,腰疼胁痛血痢,恶。"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

【注意】《本草备要》:"恶螵蛸。"

【附方】①治阳虚气弱,小便不利:野台参四钱,威灵仙钱半,寸麦冬六钱(带心),地肤子一钱。煎服。(《医学衷中参西录宣阳汤

②治阴虚血亏,小便不利:怀熟地一两,生龟板五钱(捣碎),生杭芍五钱,地肤子一钱。煎服。(《医学衷中参西录济阴汤

③治妊娠患淋,小便数,去少,忽热痛酸索,手足疼烦:地肤子十二两,初以水四升,煎取二升半,分温三服。(《子母秘录》)

④治久血痢,日夜不止:地肤子一两,地榆三分(锉),黄芩三分。上药拇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调下二钱。(《圣惠方》)

⑤治目痛及眯忽中伤,因有热瞑者:取地肤子白汁注目中。(《僧深集方》)

⑥治雀目:地肤子五两,决明子一升。上二味捣筛,米饮和丸。每食后,以饮服二十丸至三十丸。(《广济方》地肤子丸

⑦治肝虚目昏:地肤子一斤(阴干,捣罗为末),生地黄五斤(净汤捣,绞取汁)。上药相拌,日中曝干,捣细罗为散。每服,空心以温酒调下二钱,夜临卧,以温水调再服之。(《圣惠方》地肤子散

⑧治胁痛,积年久痛,有时发动:六、七月取地肤子,阴干,末。服方寸匕,日五、六服。(《补缺肘后方》)

⑨治跳跃举重,卒得阴颓:白术五分,地肤子十分,桂心三分。上三物,捣末。服一刀圭,日三。(《肘后方》)

⑩治疝气:地肤子炒香,研末,每服一钱,酒下。(《简便单方》)

⑾治痔疾:地肤子不拘多少,新瓦上焙干,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用陈粟米饮调下,日三。(《圣济总录地肤子散

⑿治吹乳:地肤子为末。每服三钱,热酒冲服,出汗愈。(《经验广集》地肤酒

⒀治雷头风肿:地肤子,同生姜研烂,热酒冲服,取汗愈。(《圣济总录》)

⒁治肢体疣目:地肤子,白矾等分。煎汤频洗。(《寿域神方》)

⒂治:地肤子、莱菔子各一两。文火煎水,趁热洗患处,每日二次,每次10~15分钟。(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16)风热赤眼。有地肤子一升(焙)、生地半斤取汁,共用饼,晒干,研细。每服三钱,空心服,酒送下。

(17)目痛、眯目。用地肤子榨汁点眼。

(18)雷头风(按:此病是头面肿痛恶寒发热、太似伤寒)。用地肤子同生姜研烂,热酒冲服汗出即愈。

(19)疝气。用地肤子炒后研细。每服一钱,酒送下。

(20)血不止。用地肤子五两,地榆黄芩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匙,温水调下。

(21)妊娠患淋。用地肤子十二两,加水四升,煎至二升半,分次服下。

(22)小便不通。用地肤草榨汁服,或用地肤草一把,加水煎服

(23)眼睛受伤陷下。弩肉突出。用地肤叶(洗去土)二两,捣烂榨汁,每取少许点眼。冬季无鲜叶,取干叶煮成浓汁亦可。

《中华本草》:地肤子

【别名】地葵、地麦、落帚子、,独扫子、竹帚子、千头子、帚菜子、铁扫把子、扫帚子

【来源】药材基源:为藜科植物地肤的成熟果实。采收和储藏:秋季割取全草,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备用。

【性味】苦;性寒【归经】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法风止痒。主小便不利;淋浊;带下;血风疹湿疹;皮肤瘙痒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

【注意】《本草备要》:恶螵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