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礼貌到底是发自内心好还是流于形式好?

 QDLF888 2019-11-28

文/

 

我最小的孩子在一所国立中心幼儿园入托,今天是我第三次去接他放学回家。11月末的北方,天气很冷,家长们按照批次分批进入,我被安排在最后一批。也有幸注意到多数小朋友的一个习惯。

 出门的小朋友无一例外的,一位接一位的对2位门卫说:“叔叔再见”。孩子的数量太多了,“叔叔再见”的礼貌声,让2位门卫直接充耳不闻。孩子们并不关心门卫是否互动,是否有什么表情,只是习惯于每天的口是心非的说:“叔叔再见”。

我不知道这样口是心非的礼貌形式对孩子的成长有多少益处。也不知道礼貌最终会达到什么目的。如果是学校园长的要求,起码的门卫互动总该是有的,这种对孩子的单一要求,给孩子留下的印象只是不对等的礼貌,3年下来会养成一种口是心非的礼貌。我无法判断这种形式的礼貌算不算虚伪。

我也注意到,每一位身心健康的成年人,很少会无缘无故的跟路遇的每个人打招呼。就算见到了熟人,若时间紧促,有时也就是摆摆手或者笑一笑,甚至点个头就过去了。从来没听说成人的世界,有人会因为口头的礼貌而搞坏人际关系。一个心智健全的人也不会由于会说人的甜言蜜语而放松警惕。

 如果礼貌是为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我必须承认,自己的孩子是个失败者。我孩子比较内向,很少主动跟别人问好,也不爱打招呼,就算遇到他最喜欢的李阿姨也不吭声。但每次李阿姨来我家,小家伙总是把他最喜欢的零食拿出来分享。若李阿姨带着她家的小孩,2个小家伙也总能玩的难舍难分。

我们初级教育是不是太过于规范,太注重形式,而忽略掉了真诚。若我们能真诚的面对自己的内心,就不难站在别人的立场去理解问题。直面自己的内心感受,真心实意的对待他人,不虚伪,不做作。我们的人际关系,社会规范会不会有一种新的气象?

《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又说“君子和而不同”。我们注意到“和”的对立面不是差别差异等所谓“他人不同意”,“和”的对立面恰恰是“同”。幼儿园都在推行的这些无差别的“叔叔好”,“老师好”“早上好”等的礼貌形式,算不算是规范性的同呢?  这算不算走到了“礼之用,和为贵”的对立面了,恰恰成了对礼的误解。形成了事实的对礼之用的解构。

人们常说初级教育要用走心,同样按照“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基本原则,教育一个孩子从小就去做不可能发自内心的事情,并按照规范给履行仪式出众的孩子进行口头或物质的嘉许,他学到的到底是仁义是虚伪 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长大之后怎么可能成口是心非的行为习惯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