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冷冷:哈工大化学本科丨北大中文硕士 本文共2520字 阅读约需5分钟 (如果进度条太长,是因为留言) 写在前面:啊!这篇我写得好用心啊,不仅仅是书单,有我对读书的态度和趣味,以及对如何读书的思考,还是有好多好多干货的,没法缩减了。既然你点进来了,说明你希望自己「多读书」甚至「爱读书」,那么这寥寥2500字,希望你耐心看完。其实我更喜欢最后的部分。 喔,最近喊我推荐书的胖友不要太多啊。我来啦。 没有主题,不成系统,不拘一格。目的是,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想读的那两三本。认知类、工具类、心理学类、文学类都有。并且都蛮有意思。(啊!不是广告啊这篇,这些书完全不需要我做广告……也过了做广告的期限了吧(大概 我刚开始玩豆瓣的时候,热衷于标记书籍和电影。看到一些友邻读了数千本书,大惊失色之余,艳羡不已,甚至发豆邮去问:请问您是如何做到读了这么多书的?# 哈哈,世界上的书太多了,真的怕「真理无穷」(胡适语: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电影《春天不是读书天》剧照 / 01 / 金克木《书读完了》 豆瓣评分:8.5 但是金克木写了一篇文,叫做《书读完了》。 金克木先生是小学毕业,成为一代大家。唔,读书方法是很值得一学的。
这本书呐,会介绍如何做到「书读完了」:花费比“三冬”多一点的时间,也可以就一般人说是“文史足用”了。 唔,这本书是有点艰深的。谈及很多古籍、文化、佛学等等。适合喜欢人文社科类书籍,并且想系统地读这些专业领域书籍的胖友。可别冲动去买啊。 / 02 / 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 豆瓣评分:8.4 这本书是非常非常有名的工具书了。对读书方法的全面拆解,各种可切实操作的具体建议。条理清晰,逻辑严谨。 比如将阅读分为: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并且有专门的章节讲如何阅读不同读物,比如实用型的书、想象文学、历史书、社会科学等等。 应该说适用于每一个爱读书的人。但主观上我更喜欢《书读完了》,这是我会买来收藏的书,我基本不会买工具书的纸质书。 / 03 / 马歇尔·卢森堡《非暴力沟通》 豆瓣评分:8.5 科里·帕森特/约瑟夫·格雷尼/罗恩·麦克米兰《关键对话》 豆瓣评分:8.2 唔,去年一年,深刻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于生活、于工作。所以推荐两本这方面的书,《非暴力沟通》和《关键对话》非常有代表性了。 沟通并不是我们生来就会的事情,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方式,都是错误的。 其中《非暴力沟通》,可以看看冷冷这几篇文章: 是在原书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思考,写了一些更让你感同身受,并且能落到实处的东西。 / 04 / 尼尔·布朗/斯图尔特·基利《学会提问》 豆瓣评分:8.6 啊,逻辑是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于生活/学习/工作的各个方面。 推荐一本批判性思维类的书籍,叫做《学会提问》。教你学会如何严谨、有逻辑地思考和提问。 读研时候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实习,在办公室老师的桌子上见到这本书,回去看了看,那是第一次接触这类书籍,初见惊为天书。 打几颗栗子啊,这本书的小章节:
哈,认知类、工具类书籍,就随手推荐这三本吧。一个寒假你能读完其中一本就不错了。 如果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比较好的书籍,直接在「豆瓣读书」找到这几本书,然后顺藤摸瓜就好啦。 这个页面的书,经常在各种书单中见到它们。虽说褒贬不一,但都有很多可取之处。 不同人有不同的趣味,所以我只给你们一个引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平时很喜欢这么找书,比让别人推荐更靠谱也更高效。 / 05 / 冷冷平时呢,写方法论、心理、思维方面的比较多,但其实自己的阅读趣味不在这里。 我从来不否定认知类书籍的意义,前提是它是好书,而不是鸡汤和成功学啊。但是,过于功利的阅读,失了纯粹性,也便没了趣味。 读书很大一部分的美好,在于领略文字传达出来的美,无论是字句本身意境的美,还是所描摹的情绪/情感的美,又或者与书中场景、人物、情节产生共鸣。 这个时候的感觉,只有一句话可以形容:「心中是何等的自由和快乐」。 没有得失心,也便没有期待和焦虑,不急着从中得到什么,不急着进步。仅仅是读书本身,仅仅是什么都不为。 / 06 / 汪曾祺《人间草木》 豆瓣评分:9.0 张岱《陶庵梦忆》 豆瓣评分:9.2 接下来推荐几本「无用之书」啊,属于个人趣味。觉得在岁末年关读一读,蛮合适的。 汪曾祺的《人间草木》,散文集,写季节、风俗文化、食物、植物、人情。非常有韵味的一本书,老头儿可爱极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