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一起成长一起学 2019-11-29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不出门外,能够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能够了解自然的法则。越向外奔逐,对道的认识也越少。

所以圣人不出行却能感知,不查看却能明晓,无为而能成功。

说我们道祖老子提倡闭门造车知天下的论调,是误读。

曾经看到有关德国哲学家康德的生平介绍。康德不仅一生未离开柯尼斯堡,也就是方圆100公里的地方。且终身未娶,他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真理和哲学事业。生活中可谓深居简出、恪守一日一餐。(孤独是哲学家的必备条件)

每天当地人都能看到康德独自跑步的身影。而且生活极为规律,以至于有些人把他当做移动的钟表,以此确定某个时间到了。

康德曾承认他对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和攫取欲,以至于他瞧不起那些在他眼中无知的人,但卢梭却改变了他的这种自负和偏执,使他意识到如果不能用自己的思辨为人类做些什么,那么自己也根本比不上那些用双手劳作的人们。

康德曾说:在这个世界,有两件事最让我们感动。一个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另一个则是我们内心深处的道德标准。

尽管这样一位几乎“不出户”的老人,却真正做到了“知天下”。据说他一个又一个思想的火花就是在散步过程中诞生出来的。曾有人提出疑问,一个既知天文地理,又掌握深奥哲学的伟人居然一生未离乡土,这真令人不可思议。

老子不赞成以行走天下的方式去知晓天下事,认为只要采用推己及人和类比的方法,就可以了解天下。尽管世间之事千变万化,每个人的想法千奇百怪,非常复杂,但任何事物的发展一定有其规律,任何事情都有其源头、万物有其根本,这个规律和根本就是“道”。只要抓住事物的来龙去脉,就一定可以洞察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变化的规律。

这就是圣人和凡人的区别,圣人看待事物是从源头把握,而凡人只关注表面形式。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欲就是念头、思维、想法。妙指事物的本质。徼指事物的表面现象,这句话说明了虚无和实有是所有事物的基本特征。那么,观察万千世界的两个视角:“无”(虚)和“有”(实),即从虚无的角度可以观察到事物的本质,并可鉴别出事物的极细微之处;而从实有的角度往往看到的是事物的表象。

老子认为掌握事物的“无”比事物的“有”更重要,无是事物的本质,一切有始于无。老子还认为: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也就是对于一般人来说,通常看到的是事物的有形一面,而看不到事物的无形另一面,因为他们容易受到有形利益的束缚。

对于许多器物,人们用到的往往是它们的虚无一面。如一个水杯,真正用来盛水的就是其中的虚空;如一间房间,尽管四周有墙、门、窗,但真正可供人居住的是当中的空间。一般人关注一个水杯,看它的外观(如方形、圆形、圆柱形、其他形状)是否美观好看,它的质地(如金属、陶瓷、木制、其他材料)是否坚固,这些都是杯子的外在价值;而有道之人更关注它的盛水功能,不管它是什么形状和什么材料,只要能盛水就足够了。一般人看房子,关注它是否是别墅、高层楼房、平房、其他房,关注装饰是否豪华漂亮;而有道之人关注的是房子的空间是否满足自己栖居养生的需要而已。

人若带着欲望或出于目的性去审视万千世界,那么看到的往往是事物的“利”(即为我所用)的方面,而难以看到事物背后的真谛。这正如我们平常所说的“利令智昏”。为了看清事物的本质,人应该放弃功利性和目的性,坚持无欲且客观的态度,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对于一个不懂得道及悟道方法的人,就是天天行走天下,对天下之事仍然是知之甚少,走马观花而已。对于一个善于悟道之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所思所想与他人的所思所想的对比,探寻出其间的异与同,而这种异与同的把握就是智慧。“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于驾车行走的人不会独辟捷径,而是沿着大家所走过的道路,喻指有道之人善于找出“同”并按照这个“同”去办事;善于说话的人能做到推己及人或换位思考,自己想得到别人的好评,别人又何尝不是?只有这样,才不会说错话或话中有瑕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