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视剧里的心肺复苏多半是无效的,标准动作该这样!

 昵称65450 2019-11-29

推荐阅读:

世上最无能为力的事:眼看着你倒在我面前,再也没有醒过来

今天,心源性猝死登上微博热搜。

而就在这两个星期,连续发生了多起社会公众人物因此逝世的事件,令人惋惜。其实近年来,关于心源性猝死的相关新闻报道有很多,也常常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

那么,心源性猝死到底有多可怕?意外一旦发生留给我们的时间是多少?我们应该怎么第一时间处理?
2019年11月28日下午,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倡议发起的“第一时间 心动再现”公益基金开展今年第7次免费培训,为绿城物业服务集团42位员工讲授急救知识和技能。

急救

学员认真听理论知识、观看导师演示
“先生,先生,能听到我讲话吗?”
“麻烦您帮忙拨打120,麻烦您寻找下周边最近的AED。”
“01、02、03、04、05……呼~呼~”
大家在导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进行心肺复苏实践。这42位员工来自绿城物业一线服务岗位,有些是曾经学习过相关知识来巩固强化的,有些是第一次接触心肺复苏技能的。

学员们现场实践
“感觉还是挺花力气的,跟电视上看到的也不一样,我手都按痛了,哈哈。”一位学员告诉我们,下次会鼓励同事参与相关培训。
“我之前学习过这个,但挺长时间没有练习了,也有点生疏了,正好趁这次来回炉一下。”某项目保安队长说。

心脏骤停,黄金“4分钟”


浙大一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房颤中心主任郑良荣主任医师表示,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其中心源性猝死具有突发、迅速、不可预料和死亡率高的特征。心脏骤停4分钟是抢救的“黄金期”,患者一旦发生心脏骤停,如果在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一半的患者有可能被救活,否则会给患者脑和其他重要器官组织带来不可逆的损害。
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4万人死于心脏性猝死,相当于每分钟约有1人猝死,其中60%以上的心脏猝死发生在医疗机构之外,而即使在医疗资源丰富的大城市,患者的院前急救有效率也低于5%,许多患者因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而失去生命。在我国420万慢性心衰患者中,有60-80万属于猝死高危患者。

视频来源:第一时间 心动再现 公益基金

但现实情况是,我国大众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普及率不足1%,这些高危患者一旦在医疗机构外发生心脏性猝死将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心肺复苏掌握一句口诀


那么,心肺复苏怎么做?大众如何普及心肺复苏技能?
郑良荣介绍,向公众普及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和技能,可以让大众在遇到“猝死”事件时,不至于手足无措。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需要掌握下面这句诀窍“环境安全、叫、叫、看、30:2、AED到”。

视频来源:美国心脏协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