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两天,我跟女儿分享讨论了两个历史故事。一个是人人熟知的田忌赛马,另一个则是被拿破仑皇帝忽视的转折时刻。 大家都知道,按照马分三等逐一对抗的规则,齐王每一匹马都比田忌能够调配的马强得多。也就是说,田忌拿到了一手烂牌,毫无悬念地连输三场才是必然。但聪明的田忌通过打乱参赛马的等级这个办法,硬是二比一赢下了比赛。但是,我觉得从这个故事中只看到田忌的聪明还不够。田忌的聪明,其实是建立在理性和选择的基础上。理性,是看到并接受自己的不足。具体到田忌,是承认自己的三匹马干不过人家的三匹马,然后下定决心想办法克服这个缺陷,而不是指望靠运气赢或者为自己的必然失败找理由掩饰;选择,是懂得有收获必有付出,收获愈大付出愈多。具体到田忌,就是要接受先输一场先丢一分而且输得很难看的现实,然后依照既定策略在总分上取胜。也正因为有了上面关于理性和选择的一番权衡博弈,田忌的聪明不是小聪明小伎俩,而是大格局大智慧。再说大名鼎鼎的拿破仑皇帝。很多史学家都认为,导致拿破仑失败的转折点,在于1812年他纠集六十万大军入侵俄国,又在对手坚壁清野诱敌深入的战略下大败亏输。我觉得不尽然,这个转折点应该提前到1809年,他派军占领西班牙。占领西班牙意味着两线作战的开始。而两线作战这个概念就像一个魔咒,任哪一个军神枭雄摊上都会背上霉运。聪明绝顶战无不胜的拿破仑为什么也要触霉头?不是因为西班牙有多富饶多强大,而是因为西班牙跟英国走得近,占了西班牙就能封堵英国的登陆。这下子麻烦就来了。拿破仑一方面派出十几万大军跑到西班牙大打出手,一方面回头不断收拾大陆上任何一个敢于叫板的国家。为了把这个疯狂的“打地鼠游戏”维持下去,他必须用不停的战争来维持战争,直到把军队征兵年龄降低到十四周岁。不是没人劝他,只是所有敢劝他的人都被贬黜,一句话,皇帝陛下要维持统治,只能一条道走到黑,击败所有对手!所以,对危机视而不见的拿破仑,就是田忌的反例。他自诩军神,不知疲倦地四面树敌,首先对局势就失去了理性判断。征服的土地不能丢,得到的财富不能让,作对的敌人一个都不能宽恕,在皇帝眼中,根本不存在和平谈判息事宁人的选择,只有赢者通吃。在这个逻辑下,无论是从俄国冰天雪地的侥幸生还,还是莱比锡会战的大崩溃,亦或是回光返照的滑铁卢,看来都顺理成章。因为皇帝不够理性,不懂选择,所以一败涂地。这理性,这选择,也就构成了我想阐述的主题,懂得取舍的重要性。取舍,顾名思义,有取得有放弃,有付出有收获。就像现在人人皆知的道理,良性的商业行为取决于收支平衡,有盈利回报必有成本支出。总想干无本的买卖或者总盼着须臾之间得暴利,无异于不接地气的痴心妄想。懂得取舍很重要。只要生而为人,只要这个人打算在社会中取得成绩获得认同,就不可能回避取舍二字。因为优点总和缺点如影随形,辉煌瞬间总会同至暗时刻携手并肩,谁都逃避不掉。没有谁能事事占先,也没有谁能真正做到永葆成功,有输有赢有得有失的人生才是真实的人生。而坦然接受这个真实,需要一定的胸怀和勇气。在普通人需要耐着性子去对峙周旋的无数个普通时刻,懂得取舍,才算是拥有了一种智慧,拥有了在生活中游刃有余的资格。我为什么要用前面一正一反两个例子论证取舍的重要性?因为我需要把懂得取舍的理念灌输给自己的女儿。看得出来,进入六年级的女儿,面对升学的压力,面对各种培训选拔排山倒海般的重负,已经暴露出前后纠结左右为难的隐忧。她想不辜负父母的期望,她想门门考出好成绩,她想在各个领域如履平地,她想屏蔽很多烦恼,她想留存生活的美好……所以,我向她讲述了这田忌和拿破仑这两个历史故事,帮助她建立属于自己的取舍概念,以便在未来能够正视竞争成长的真面目,能够坦然做出合理的选择。
想把“懂得取舍”从心法变成做法,常常要完成三步走。第一步,客观理性地认识自己;第二步,有勇气做出取舍;第三步,于取舍间恪守分寸服从本心。 客观理性地认识自己,前面已经提到,就是既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更重要的是,一定要不断告诉自己,每个人都有类似的麻烦,既然你有我有大家有,人人都不完美,那就看谁更理性。谦虚低调,学习别人的优点,乐观豁达,知道扬长避短,这就是理性。所以,不要认为自己的分数没有别人高,自己的表现没有别人好就是世界末日,要把不如意不成功当成一种既有条件,逼迫着自己冷静下来。在竞争中,谁更冷静谁更理性,谁就能笑到最后。做出取舍需要勇气。在人们的潜意识中,放弃总是代表着痛苦,而获得才是难忘的快感。可是漫漫人生路,哪有那么多的快感可以享受?天上不会掉馅饼,也不会随意恩赐机遇,每一次收获都意味着付出,每一次成功都预示着背后总有数不清的苦痛。有了这层认识,再看待学习和生活,相信会轻松得多。有或没有都意义不大的证书,不考也罢;有或没有都作用不大的赞许,不要也罢;进不进得去名校,拿不拿得到第一,都要服从于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朋友是否贴心,生活是否和别人一样精彩,要遵从自己的人生理想。要敢于取舍,做一个真实的人,而不是虚荣心爆棚盲从心占据头脑,当别人的附庸,被他人的理念捆绑。取舍要恪守分寸服从目标。一个敢于取舍善于权衡的人绝不会堕落为小丑,因为他首先拥有的就是主见,就是理性。取舍需要明确底线,明确分寸,可以拿来取舍的,往往都是细节是局部,而涉及道德情操的根本,则坚决寸土不让!在某个时间某个节点的舍弃,不是彻底认输认怂,而是用暂时的放弃和忍耐,为自己积累经验积蓄力量。不要像拿破仑那样,什么都不肯放弃什么都要死守,结果满盘皆输,而要像田忌那样,用一场输得很难看的比赛换回两场精彩的胜利。有喜有悲有输有赢,才是真正的人生。
综上所述,懂得取舍是一种智慧。尽管孩子年龄还小,但现在就懂得取舍绝对很必要。一个懂得取舍的孩子,会在学习中慢慢摸索,学会分配时间分清主次,会在生活中厘清方向,排除干扰,也会在未来的日子里知道区分善恶避免遇人不淑,规避各种潜在风险。孩子长大了,需要父母提供一些更复杂更实用的说教,不是吗? 小皮流流(另一网名:皮皮中尉):现为某主流媒体主任编辑,“天涯文学”签约作家,“360个人图书馆”原创达人;在本职中品味业务骨干的充实,在读书写作中聆听先哲的教诲,在陪伴妻子女儿的过程中体会最纯真的快乐。
每周一至周五晚20:00,咱们在“爸鼻马迷”不见不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