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脑洞有些大,从拿破仑战争到家庭教育

 皮皮中尉 2019-11-29

就读小学五年级的女儿,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自觉性,每天都能主动完成学习任务。作为父母,我们看在眼中,喜在心头。但是,有一个疑问始终萦绕在我的心头:面对未来必将出现的种种挫折和考验,究竟如何才能引导孩子长久地保持住这种可贵的积极性呢?

当认真阅读过麦尼尔所著的《竞逐富强——西方军事现代化的历程》一书后,我似乎在字里行间领会到一丝意味,在军事史和教育这两个相距甚远的领域中隐约找到了答案的踪迹。谈到这点启示,还要回到两百年前,聊一聊大名鼎鼎的拿破仑与英国的全方位争霸。

1804年,拿破仑刚刚加冕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立即就颁布了著名的“大陆封锁令”,断绝欧洲大陆所有港口与英国的贸易往来!拿破仑打算通过这种方式,整合几乎大半个欧洲的力量,困死那个跟自己作对的孤岛国家。但是,十年之后的结局却是,拿破仑盛极一时的帝国灰飞烟灭,英国却成了赢家,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际遇。

为什么仆从国众多、军事实力雄厚的法国会输掉这场竞争呢?作者麦尼尔给出的正确答案竟然是,市场!

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主要的欧洲强国实际上都陷入了人口增长与生产力不足的社会危机中,表现出来的主要症状就是贫富分化加剧,失业人口增多,各国都面临动荡的政局。最终砍了国王路易十六脑袋的法国大革命,也是基于这个原因。英法两国面对困局的解决之道却大相径庭。法国用的是“虎狼之药”,政权更迭、军事管制、发动战争,通过组建军队四处征服来吸纳失业人口,通过掠夺战利品来补充国内供给;英国采用的是“温补药”,保证政权稳定,扩大海外贸易,鼓励富于出的劳动力移民海外。

所以,法国式的“战争工厂”催生了拿破仑这样的军神,而英国式的公司实体则通过贸易联盟和外交手段来制衡这个凶猛的对手。一句话,市场为英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即使遇到蛮横的“大陆封锁令”,也照样可以借助殖民地市场补血壮大自己的海军,与法国隔着海峡叫板。相较之下,拿破仑的军事征服压根儿停不下来,他必须牢牢管制国内市场,节省出每一分钱每一份物资投入战场,他必须坚持着打垮一个又一个冒出来的对手。因为这个恶性循环一旦停下来就失去了补给,停下来就会导致满盘皆输。

当皇帝60万大军精疲力竭,葬送在俄罗斯冰天雪地之后,帝国在荷兰、意大利、西班牙各条战线上的优势迅速瓦解,再英明的军事家也回天无力。所以,原先担任法兰西元帅,后来成为瑞典国王的贝尔纳多特一世,就曾经公正地评价自己昔日的皇帝拿破仑,“他是一位伟大的统帅,但他把战车开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


当我们随着作者的思绪跨越政治、经济、军事、地理乃至社会学等各个学科探讨了这一问题后,就会发现:跨越思维局限提升自己的格局,让自己所从事的事情跳出窠臼,才是成功的关键!如果英国政府没有放眼全球市场的资源配置,而是把自己的思维局限在同法国军事抗衡的层面上,那就正合军神拿破仑的意。正是他们牢牢把握住了自己殖民地人口资源的优势,充分发挥海军的优势,才从根本上扼住了法国的喉咙。也就是说,一个人的目标可以有局限,但解决之道却不能仅仅局限在目标的单一维度,而更应当解放思路,站在更高更全面的角度上审视局势。

这样的结论用在一个人的创业和创新上,同样适用。我们跳出上面的故事,回顾几百年来人类的创新历史,就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我们熟知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贝尔发明了电话、爱因斯坦创造了相对论,但却无法说出如今各个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为什么?因为以前一个天才搞创新研究往往是单打独斗发挥聪明才智,而如今随着科学体系的健全完善,再精英智慧的科学家都只能成为大事业中的一分子,关注研究细节问题。

如今大家都对乔布斯、盖茨、扎克伯格这些美国精英在车库或者宿舍里搞创新最终创业成功的桥段津津乐道,殊不知,如今再靠这种思路去创业无异于走进了死胡同。不重视市场,不去赢得资本的青睐,只醉心于自己的特长和情怀,只执迷于“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理念,就会在信息发达的互联网时代迷失,丧失发展时机。照此思路,发展缓慢跟不上形势还算是最好的结果。如果再撞上实力雄厚的大Boss,花点儿时间仿制山寨一下,然后扩大规模占领市场,那就等于直接断了小企业的生路。

对于今天的创业者而言,为自己的核心技术找到市场,以此获取资本的青睐,才是发展的正途。在这个由商人制定规则,消费引导社会发展的时代中,创业者的眼光决定了视野,视野决定了格局,只有把自己的微弱优势绑定整个市场的洪流顺势而为,才有成功出头的希望。

最后,我还是想跳出书本,谈谈父母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

如果父母只是屈服于思维惯性和社会舆论大环境,把对孩子的期待局限在学习之上,那就犯了和拿破仑皇帝一样的错误。在这种思维格局里,衡量孩子成长的指标只有学习表现,而衡量学习质量的指标,就只剩下了成绩单。然后,大家就无不避免地一头扎进考高分、上名校的“红海”中,为了愈来愈金贵的升学名额争得你死我活。

要避开“红海”,就必须找到被大多数父母忽略的“蓝海”。这片所谓的“蓝海”,就是基于孩子未来眼界格局的情商教育。除了督促孩子加强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培养,父母应当抽出精力用来帮助孩子搭建世界观、人生观与规则感。

孩子通过逐步形成的世界观,可以了解自己所身处的这个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对人类社会发生基本的认知。然后,随着孩子年龄阅历的增长,就会自主形成对世界发展趋势的看法,从而明确自己的应对方式。学习成绩不理想,没有进入名校不意味着孩子的未来关上了大门,把自己的前途绑定在狭隘的目标至上才会束住手脚动弹不得。

孩子通过逐步形成的人生观,可以知晓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借力如何顺应时势。在未来日益快捷的生活节奏中,懂得应对变局懂得灵活主动的孩子,所能做出的应对之策,一定比只懂得做难题应付考试的孩子高明得多;懂得合作交流汇聚智慧的孩子,一定比只懂得单打独斗个人逞强的孩子高明得多。


孩子通过逐步形成的规则感,可以领会“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妙处,学会在社会规则框架下自由发挥才智。不是我们不明白,这个世界变化快。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封建专制观念转变到“人人生而自由平等”的民主观念,人类社会花费了三百多年。但从现有大家熟悉的工业化生产方式社会模式,转变到下一步的人工智能型社会模式又能花费多少年呢?伴随着这种转变,社会规则又会产生多少变化呢?尊重规则感的孩子面对规则的变化可以驾轻就熟说服自己适应变化,而不懂得尊重规则感的孩子必定要重重地撞在南墙上,悔之晚矣!

我们这个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得多,我们面对的世界也绝不仅仅如此简单直白。如果父母只是恪守“1+1=2、成为学霸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简单逻辑,也就等于把自己和孩子限制在了单一维度中苦苦挣扎。

在鼓励孩子学习,探索知识的同时,增进孩子的社会阅历,传授生活知识,用言传身教传递为人处世的精妙,才是父母们需要做到的全部。因此,我们必须时刻牢记,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眼界铸就实力,进步离不开高瞻远瞩。说到底,教育这种事儿,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

历史推荐

五彩·草原

罗振宇是骗子吗?

家有小女  自在欢喜

写作,绝不苟且

尽了本分的小人物,就是英雄!

家庭教育的难度,;绝对超乎想象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家庭教育中最好的教材

眼界与实力,一样都不能少!

阅读能力,才是响当当的硬功夫!

为什么方鸿渐的女人缘这么好?

每周一至周五晚20:00,咱们在“爸鼻马迷”不见不散。

关注公众号

鼓励支持小编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