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方法有讲究,做一个会读书的人

 皮皮中尉 2019-11-29

新学期伊始,班主任老师就鼓励女儿和同学们提升阅读能力,每天都要留出专门的阅读时间。对此,我们这些做家长的深表赞同。正所谓“开卷有益”,只要一个人逐步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坚持读好书,就一定会开拓眼界、有所收获!

除了鼓励支持女儿每天读书,我还想结合我的一些所感所想,围绕如何读书,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如果读书方法选择得不恰当,不懂如何选择书籍读物,不知该如何对书籍读物进行分析评价,开卷或者未必有益,或者事倍而功半,得不偿失。

需要避免的几种读书方法。

在我们的身边,总会有一些标榜自己知识面很宽的“知道分子”。他们的共性特点就是炫耀自己看书多,看书快,了解信息多。但实际上,他们对于任何一种门类的知识往往都浮在表面不求甚解,话题一深入讨论一激烈就破绽百出,张口结舌。这种“知道分子”的做派华而不实,对于学习充满了危害,而细究他们的“成因”,多半是自小形成的几种错误读书方法。

一是“饥不择食”型。不管是什么书,只要感兴趣就看,俗话说“端到桌上就是菜”,逮着什么看什么。看之前从不会思考为什么看,为了增长目的而看,只为了在自己的阅读书单上多加一行成果,刷一刷数据,在朋友面前炫耀一番。就这么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多半是看了就忘,白白花费不少时间,实际的收获却并不明显。

二是“走马观花”型。读书的时候贪多求快,粗枝大叶。这种读书方式仅仅就是为了看,为了看完,为了看书的速度,从不会对正在看的书籍读物进行分析和思考。这种方式发展到极致,就有了《如何快速读完一本书》般的“心法秘笈”。如果真遇到了读不下去而又不可缺少的书籍,不妨把它当成《新华字典》那样的工具书,需要查阅的时候按图索骥即可,岂不更加节省时间?

三是“摘抄苦读”型。我在工作中曾经遇到过这样的年轻人,一说起要好好地读书,立刻就拿来精美的笔记本和钢笔,一丝不苟地开始做摘抄做笔记。人家摘抄得很辛苦和细致,甚至有些章节段落都能背下来。但脑子却没有一并开动。所以在实际运用中,该不会的还是不会,面对实际工作还是一头雾水。一句话,你虽然下了功夫,但你却停留在抄写员的层次上,根本没有把看过的知识融会贯通为自己的东西,也就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

四是“信马由缰”型。这种类型其实在当今最普遍!随着网络世界的发达,我们学习知识已经很少再跑图书馆,而是直接借助互联网进行高效搜索。于是,很多人就会不知不觉地被无处不在的超链接所引导,从目的明确一步步被导航到离题万里。有时候你想搜索“校园文学”,最终却花上一天时间陶醉在一帮明星的绯闻段子中无法自拔。可见,缺乏明确目标的“信马由缰”,实际上却成了谋杀时间的帮凶。

列举了上述几种不好的读书方法,我们也就达成了初步的共识。那就是,只要注意选择正确的读书方法,善于分析、归纳,善于鉴赏评价,读书的效果就一定会好得多!

科学理性、务实高效地读书才是正途。

学会读书,是一个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你只有具备了效率,学会了思考和判断,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下找到自己的发展路径和上升通道。当然,我的这种说法并不新鲜,因为古往今来许多先哲学人,已经对如何读书提出了自己精炼的看法并付诸实施。

一是读书要过脑用心。汉朝的思想家、文学家王充就曾说过:“即徒诵读,虽千篇以上,鹦鹉能言之类也。”也就是说,你纵使读过数千篇文章,不去思考也只是鹦鹉学舌,根本没过脑子!可见,读书要真正地读进去,要真正地读懂,要经历“看懂——反思——消化——运用”的逻辑顺序。只有把书中的见解和知识能够活学活用到自己的实际中,才意味着你真正看懂领会了书的精髓。

二是读书要结合实际。那位明末清初号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问家顾炎武,就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强调读书与实践的重要性。举个例子,前段时间网络热议的那位高铁霸座孙博士,就是一个学习上的高手、生活中的侏儒。仅仅明白大道理考出高分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将这些道理内化入心,指导自己的言行。否则看书再多也只是个“有知识的坏人”!

三是读书要目的明确。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学人万维钢先生就是一个目的明确的读书人。他曾经在博客中谈到,作为一个拥有多年物理学研究背景的时评作家,他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个是国内外以讨论新奇科技知识为主的“极客”网站论坛,一个就是读书,读自己打算研究的专题领域的专业书籍。也就是因为有了这两个有力的支撑,他写作的《万万没想到》和《智识分子》等书籍才大获好评!

四是读书要因人而异。每个人读书都有自己不同的喜好和方法,但最后的功效一定会体现在对自己成长的益处中来。所以无论你是涉猎广泛,还是专攻一路,只要能对自己有所裨益,书就不会白读!我一位老同事的女儿,中学时期成绩平平,最大的乐趣就是看电影研读电影剧本。看得多了就忍住不写一写,写的剧本多了也就找到了感觉和门道。前不久,高考成绩一般的她,因为一个原创剧本,被国际某知名电影学院的剧作系破格录取。可见,只要读对了书,用对了心思,功夫一定不负有心人!

英国作家麦考莱曾经说过:“把一页书好好地消化,胜过匆忙地阅读一本书。”所以,当你真正能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读更多的书,获取更多信息,通过知识帮助自己获得更多成果心得的时候,你才真正成为了一个会读书的人!

被时代裹挟着前行  ——谈谈电视剧集《我们的父辈》

别总逼孩子去冲刺,因为压根儿就没有终点!

陪伴孩子练笔,做一个明智的家长

北洋海军为什么会失败?

读史,是治愈轻狂的良药——我看《抗日战争的细节》

太上老君的金刚圈,抵不过一个朋友圈

“我的经验压缩成两个字是勤奋” ——读季羡林《我的读书经历》有感

你还在为奶茶妹妹闲操心?省省吧!

你没出息是因为你心不在焉

要分还是要命?是该踩刹车的时候了!

平凡并不可悲,可悲的是少了那份孤傲——兼评电影《书店》

一个拙劣的棋手是如何养成的? ——从家长角度看光绪皇帝的失败

集齐了四颗龙珠后,太监安德海就死了

是孩子不听话?还是您没有做好表率?

我来告诉你怎样才能比别人强,无他,但手熟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