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滚蛋吧,焦虑君!

 皮皮中尉 2019-11-29


 滚蛋吧,焦虑君!

在年纪相仿的中年人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焦虑!”焦虑似乎成了现代人的通病,阴魂不散地围绕着我们。

孩子不爱学习,考试成绩不好——焦虑;

老板是个二五零,真想一脚奔他脸上,可是不能——焦虑;

老公今晚又加班,那么多作业辅导,那么多家务——焦虑;

同事的孩子出国了,看看自己的钱包……——焦虑;

小张比我年轻得多,他都升迁了,我还原地不动——焦虑。

焦虑的症状也很多,不安、担心、急躁、失眠、易怒、注意力不能集中……

我也焦虑过,还差点儿为此吃药!还好说明书上的副作用吓退了我,没再因为焦虑再治出个别的什么病来。看来,治焦虑还得从自己身上找病根儿。

焦虑的人往往缺乏归属感,看似忙碌充实,实则盲目追随。忙升迁、忙赚钱、忙养家忙孩子,却没有真正找到自我。《功夫熊猫》里有句经典台词叫做“Who am I?”这是寻找生父、寻找一系列身份认同的阿宝多次追问自己的话。大家是否也问过自己“Who am I?”在众多令人疲于应付的身份标签里哪个才是真正的自己?抑或哪个都不是……影片中,阿宝找到生父,回归出生的村庄,找回了人生目标,找回了熊猫大侠的勇气力量。而我们自己内心原本的平和又要从哪里寻找?尽管焦虑于种种身份,但我们一直没有放弃寻找,我们在内心中无数次地呐喊:“滚蛋吧,焦虑君!”

下面是我所认识的三位朋友。他们曾经都是中度甚至重度焦虑症患者,但他们都通过自己的方式实现了凤凰涅槃,摆脱了焦虑。希望他们的经历能带给您一些启迪。


Y女士,公务员,40岁

人到中年,日子种种不顺:身体出现状况,工作遇到瓶颈,孩子渐渐调皮捣蛋,用一地鸡毛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加之老公工作性质原因,在家的时候比较少,我几乎是家里家外一肩挑。

我每天的生活是这样的:起床、做饭、收拾孩子、送孩、上班、接孩、辅导班、辅导作业、安排孩子睡觉、干家务。刚刚上床后还没睡醒第二天就又开始了,周而复始,无尽无休。有时,我突然会觉得自己老了,力不从心了,好累!儿子有时会对我说:“妈妈,你有白头发了。”“妈妈,你怎么那么爱发脾气?”其实他不知道,妈妈曾经也是个漂亮的女文青,妈妈还特别爱唱歌,但很久都没唱过了,没时间。我就像一头蒙着眼拉磨的驴,漫无目的地转下去。直到有一天遇到杨老师……

那天接孩子放学,校门口有几个背着吉他的青年在正在招生。悠扬的琴声,青春的气息,在夕阳映衬下熠熠生辉。就在那一刻,我猛然看到了昔日的自己。

我开始学吉他了,为了心中一直以来的音乐梦。但乐器的学习是个艰苦的过程,对于我们中年人来说,最难克服的是:一、时间,二、心理。

关于时间,我做了一些调整.比如能不干的家务暂时放下不干,孩子能自己干的事让他自己去干,孩子能帮我干的事让他帮我干,这样每天就能挤出一小段时间,保证吉他的练习。

关于心理,虽然不需要像孩子那样考级,但依旧以一个学生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旷课,认真完成每次作业,定时拿出作品,决不能降低对自己的要求。每次上课,我都要仔细的画一个妆,打扮好了再出门,这也是所谓的仪式感吧。

练吉他很累,对细心、耐心、专心、恒心都是一种考验。我也会像个孩子一样,遇到难点苦恼不已,受到老师表扬欢天喜地。

两年里,我学会的不仅仅是一首首歌,更重要的是:一、接触了一个不同的世界。杨老师总说,有音乐的地方就有共鸣。吉他班有各个年龄段的学员,各行各业的家长,更有耐心专业的老师,大家为了共同的爱好走到一起,像朋友,像家人。这里是除了家庭以外,另一个充满关心和爱的地方。二、归还给自己一个宁静的空间。可以说吉他改善了我急躁不安的状况,治好了我的焦虑。学习吉他必须安心、静心,专心,否则一个不留神就会把音弹破。为此,每次练习我都全神贯注,不敢有丝毫怠慢。一次次的弹奏,不仅磨练了性格,更磨练了意志。

最近我还发现,弹吉他还有一个重要功用——让家庭关系变和谐。自从有了自己的生活,我不再那么唠叨、纠结,不再那么斤斤计较,并学会了“放权”。让家人主宰他们自己的生活,不过多插手,彼此留有空间。如今我成了老公和儿子心中的女神,吉他声响起,就会得到“完美”,“太精彩了!”的赞美。

其实,当你放松下来的时候,周围的一切都会回应以轻松的振幅。做好自己是对家人的最大影响和关爱。


C男士,工程师,45岁

大家都说我是五好男人,其实我这个五好男人充满了深深的无奈。我爱岗敬业爱家,做事一丝不苟,这样的性格导致我做什么事都力求完美,甚至拍张静态照片儿,从光线到角度,到人物、物品的位置都精益求精,更别说对工作对家人了。

在别人看来,我的最大优点是先人后己,而这也恰恰是我的最大弱点。我是个“活雷锋”,乐于助人,因为对各类机械、电子产品的维护都比较擅长,所以无论是同事还是朋友,抑或是邻居,遇到车不转了,电脑故障,手机不灵之类的问题,都来找我帮忙,我来者不拒,不管自己多忙多累。其实我也有自己想做的事,也想休息,也想拒绝,但我说不出口。由于对家人特别关心照顾,老婆说啥就是啥,孩子说啥就是啥,他们的感受是第一位的,我的感受总被我自觉地放在后面。按说大家因我而开心我是应该开心的,可有时候我却乐不起来。

我太认真,太顾及他人,忽略了自己,所以我也苦恼,焦虑、失眠是常有的事儿。有一天和朋友聊天,我不无感慨地说:“如果有下辈子,我一定要为自己活一次!”朋友惊诧:“为什么要等下辈子?这辈子你也可以为自己活。现在开始一切都还不晚。”

结果,我真的开始了,而且干得是件我自己都想象不到的事儿——男主播!提起主播,大家可能会在脑海里浮现出小鲜肉陪人聊天、唱歌的形象,我干得可不是这个(笑)。大家都听过喜马拉雅吧?我就是那种不露脸的神秘男播音,我朗读的内容基本都是名家名篇,配以优美的背景音乐,很陶冶情操,其实,先被陶冶的是我自己。

作为一个精益求精的人,从文章和背景音乐的挑选,到语音语调的练习,不到完美我就很难开始录音、上传。为此,朋友还经常督促我说:“你不要考虑那么多,就当自娱自乐了,万事开头难,关键是要开始。”说起来也挺搞笑,我精心准备的第一次居然被电脑故障破坏了,录完的作品都是电磁波的杂音。不过,解决技术问题对我来说易如反掌,关键的是我迈开了第一步。

以前,失眠对于我来说是个极大的困扰,每每失眠我辗转反侧、胡思乱想、痛不欲生。现在失眠了,我索性悄悄来到书房,关好房门录音。起初老婆说我“神经病”,女儿说我“网恋了”。但当我的作品在喜马拉雅播出的时候,她们都惊呆了,都说没想到我居然还这么有文艺气质。

每天都要录音、编辑、上传,我也渐渐有了一些粉丝。一天,居然有个女粉丝问我要照片。我如实向老婆汇报,老婆淡定地说:“妞不是画过一幅画——《我爸爸》吗?给她吧。”看到我的卡通形象后,粉丝连说:“你长得太可爱了!”

现在我的生活紧张又充实。紧张是因为时间太紧,以前总失眠,夜晚正好起来录音,不知什么时候失眠居然好了,只好见缝插针地挤时间。充实是因为我拥有了自己的生活,哪怕每天只有一小段自己的时间,但在这段时间里,我活得开心、纯粹。

其实,活出自己真的不需要下辈子,现在就可以开始。



Z女士,家庭主妇,39岁

自从孩子出生,我就不再上班了,一心在家相夫教子,当家庭主妇。现在想来依然挺后悔辞职的选择,虽然老公收入还不错,不需要我养家糊口,但做家庭主妇确实弊端太多。都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就等于丧失了在家庭中的地位。

我每天送孩子上学后就去菜场买菜,遇到的大多是老大妈和老大爷,像我这个年龄的人并不多,感觉挺尴尬的。回家之后就是打扫卫生、做饭、洗衣服、接孩子、辅导功课。下午偶尔闲暇会上上网、看看别人打麻将,但感觉也特别无聊。就这样周而复始,让人身心俱疲。以前的好姐妹联系越来越少,听说有的在单位升值了,有的自己创业,一个个过得风生水起的,真是羡慕她们。而我,除了摆脱不了的操劳外,还总是怀疑老公在外面干了什么坏事,整个人都快抑郁了。

让我下定决心要自食其力的是因为这样一件事儿。老爸过生日,我想送他一部手机,问老公要钱,他却说:“你哪儿来的钱,还送手机?” 我一下懵了。我以为我辛辛苦苦在家操持家务带孩子,老公的钱就是我的钱,可我错了。想送老爸一部手机老公都不同意,觉得我不挣钱,吃他的花他的,完全没把我的劳动付出当回事。原来,我在他眼里就是一个寄生虫……

我下定决心要做点儿什么,但创业也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开网店、做微商都以失败告终。最终,我还是靠自己的一门手艺——做甜点,成功创业。我从小没事儿就爱往厨房里钻,和我妈一起做饭,结婚后也对美食特别感兴趣,吃到什么好吃的回家总要试着做做,家里有关烹饪的书籍一摞一摞的。家人总说我就这么点儿优点,没啥大出息,但现在我靠它自食其力、乐在其中。起初,我只是做一些简单的蛋挞、饼干、面包什么的在朋友圈里卖,但用料上乘,也很健康,朋友们都赞不绝口。

后来我又尝试着做点心、做蛋糕,就这样一点点地把我做饭的天赋挖掘了出来。目前,我的私家甜点已供不应求,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我打算请人一起做了。随之而来的是我有了自己的经济来源,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事做,树立起了信心。连老公也开始对我刮目相看。

如今,女儿放学只要一回家,就会先深深地吸上几口气说:“妈妈,咱们家太香太好闻了!”做完作业她会迫不及待地跑进厨房和我一起做甜点,还对我说:“妈妈,我已经有职业目标了。”我很好奇地问:“你的职业目标是什么?”女儿不无得意地告诉我:“我的职业目标就是成为迪拜帆船酒店的甜点师!妈妈,回头咱们一起去应聘吧!你做的甜点绝对是全世界最好吃的!”

看完这三位朋友的经历后,面对焦虑,您是不是不那么恐惧了?因为它并不是不能战胜的。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助您找到清除焦虑的方法: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来到一片旷野坐了下来。

哲学家说:“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

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有铲子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

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一种方法。”哲学家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

第三个弟子说:“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

接着讲的是第四个弟子,他说:“斩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

等弟子们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了,你们回去后,按照各自的方法除一片杂草,没除掉的,一年后,再来相聚。”

一年后,学生们按照各自的方法并没有除掉杂草,于是他们又来到了原来相聚的地方,这里已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围着谷地坐下,等待哲学家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

几十年后,哲学家去世,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私自在最后补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

因此,焦虑并不可怕,它只是心里生长的杂草,除去心灵杂草的方法就是将乐观、积极注入心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