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还接着昨天话题继续哦!我想向家长朋友们提出的第四条建议就是:妥善处理好学校与辅导班的关系。 之所以想到这个内容,还是因为前不久朋友提到的一件事。在郑州外国语中学推荐生的考试中,某个六年级女生因半分之差没能入选,结果父女两人双双泪洒考场!说起这件事的朋友是那所小学的另一名家长。她说,父女当场崩溃,是因为他们在六年级几乎完全放弃了学校教育,一心只想着冲击外语推荐生名额,所以一口气报了四个英语辅导班,拼命地冲击英语考试。结果落空了。我和Lucy爸爸听了这件事都是倒吸一口凉气!老公说:“这就是传说中的孤注一掷吧!”是啊,孤注一掷!多豪气!但那是自己的孩子啊,亲生的!可不是赌博!但说实话,现在有这样想法的家长应该不在少数吧? 我作为一个家长没必要去评价教育制度、教育市场这样宏大的主题,我只需要对自己的孩子负责。但家长也要了解现状才行。现在的时代是以前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没有先例可循。我们眼睁睁看着互联网的力量推倒了一个又一个行业的隔阂和壁垒,无论你愿意不愿意,都无法躲避这个时代的洪流。教育制度也是一样的。五十年代的教育体系和二十一世纪的商业社会碰撞,一定是一地鸡毛,一定是问题重重。作为一个普通的家长,你是没有办法改变体制的,但你有责任赋予孩子一个灵活机敏健康正常的心态!你得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无论发生什么改变,父母始终是孩子坚强的后盾,而不是把孩子当赌注筹码!不管什么样的教育体系,不管什么样的辅导班,父母和孩子相互信任相互依靠才是最重要的! 换一个视角来看,还有这么一种家长。他(她)本身就是培训机构的负责人或者老师,所以看待学校教育就有了自己的理解。 也是曾经听朋友提到,有一位家长参加学校的家长会,自恃自己就是某培训机构的负责人,站起来和班主任老师公开辩论教育理念和班级管理,公开质疑班主任的某些做法。我觉得这种辩论是徒劳的甚至是有害的。因为当前学校和辅导班并存的状态肯定是有深层次原因的。如果真的是一方优秀一方低劣,那早就被大浪淘沙被市场解决了,还用得着在这里辩论?况且,这种不分场合的辩论又会给自己的孩子带来多少好的影响呢?据说国外最著名的伊顿公学不也是对贵族子弟严格管理、一视同仁吗?我认为这种放肆不讲究,不尊重人的做法的的确确值得商榷。 梳理总结:学校与辅导班是家长心中的难题。别把它想简单了,也别把它想复杂了。 (还有一条建议哦,明天继续!) 关注小号,鼓励一下Lucy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