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融观点005 – 股市温度计? – 伦到你赚钱

 江苏常熟老李 2019-11-29

阅读时间:5分钟

今天这篇文章有点什么呢….

我也不知道怎么解释,是这样的,我看到一则材料说要知道牛市是不是走到尽头,可以看看市场还剩下多少penny stock(价格较低的股票)。

它的逻辑三段论是这样:

  • 越是入门级别的散户越喜欢买penny stock,因为他们比较在乎自己持有【多少单位的股票】(而且价格波动也比较高和刺激),鲜少会在乎股票的【价值】。

  • 越多这类散户买penny stock,这些股价就涨得越快,市面上的penny stock就越少。

  • 市面上的penny stock越少,就代表股市情绪越乐观,那么牛市剩下的路程就越短。

那么,如果我有办法把【penny stock数量的增减】和【牛市剩下的寿命】联系在一起,然后通过前者的变化来提前一步后者的短期走势,那么就有更好的进场和立场信号。


怎么做?

于是我就按照这个思路,把马来西亚从1988年的股票分成6个组别,分别是:RM0.50以下、RM0.50 – RM1.00、RM1.00 – RM2.50、RM2.50 – RM5.00、RM5.00 – RM10.00,和RM10.00以上。为了凸显价格的影响,经过拆股的股票会重新整合,然后加上KLCI的走势弄成了下面这张图:

penny stock analysis.png

第一轮的涨跌(93年-98年),你可以看到市场已经没有RM1.00以下的股票了,而RM10以上的股票则越来越多。要记得,那时股票的最低交易数量的一个lot就是1,000单位,也就是说如果公司股价是RM10,你至少得有RM10k(那时候的RM10k可不是小数目,许多房子几万块就买得到了)。这段期间是马来西亚的超级大牛市,也是大股灾。

第二轮的漲跌也是一样:RM1.00的股票变得稀少,大部分的股票介于RM1.00和RM5.00之间。不过这一次可以涨到RM10的股票也没有多少(少于10%),牛市就结束了。

反之,当RM1.00的股票比例开始大幅增加是股市进入谷底的讯号。


下一轮的变化是?

进入第三轮的涨跌,这次有一个很大不同就是大马股票交易所在2003年5月把一个lot从1,000单位下调成100单位。也就是说购买股票的门槛变低了,更多人可以用更低的金额入场购买股票。所以你看到2003年后,少于RM1.00的股票比例大幅增加,整个市场的流动性(liquidity)也开始有所提升。

而你会发觉即使进入了强劲牛市, RM1.00股票依然占据市场的大多数(50%或以上,青色线)。

到了第四轮的涨跌(跌幅较少),同样可以看到当市场上RM1.00的股票比例开始逼近50%的青色线,牛先生的戏份和对白也就差不多要结束了。


一些观察

我们可以从图中发现过去的股市的重大下挫几乎都是和【penny stock数量大幅减少】有反相关的关系(点击了解【相关性】的意思),尤其是RM1.00以下的股票。

换言之,当你发现股市里RM1.00以下的 股票越来越少,就意味着有很多投资基础知识较弱的散户进场了,这时的股市很可能就会进入猛烈上涨的趋势,股价可能开始和估值脱钩,变成由股民的情绪主导。

从两次的涨跌来看,当RM1.00的股票比例开始接近50%就是那个警戒线。但在那之前,即使你已经察觉到不对头也不可能要完全离场,因为你可能错失了狠狠捞一笔的机会*。

况且,你也不知道这轮牛市会演多久,所以你要开始review自己的股票,那些已经没有什么上升空间的高波动性股票(例如建筑业)的可以开始脱售,可以转而只有现金或者比较防守型的股票(例如REIT或者消费股)。


小提醒

刚才的观察和推论还是要结合当时的大环境变化,就好象2003年的lot size改制后,市场上迅速出现了大量RM1.00或更低的股票。如果我们用【出现大量低于RM1.00的股票比例 = 股灾】的逻辑来判断,那么就会错过了之后的牛市了(粉红色框框)

penny stock analysis 02.png

以上是我一些比较粗糙的看法,目前还在研究有没有更准确的判断方式,等有了更成熟的模型会在这里更新。

今天就这么多,祝大家投资愉快~

*这看个人风险取向而定。

Share thi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