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牛人17岁读完小学,高考只写28字被录取,44岁写首诗年年入选课本

 快乐老年435 2019-11-29

季羡林先生生前很喜欢一首小诗,其中有两句是这样的:朴素衣裳常在眼,遍寻黑发一根无。这诗是1980年一位文坛巨匠写的,他的名字叫臧克家。

牛人17岁读完小学,高考只写28字被录取,44岁写首诗年年入选课本

在现当代文坛,臧克家先生是不可忽视的一位文人。这位牛人身上有不少传奇,比如17岁才读完小学,比如高考只写了28个字就被录取。臧克家出生于山东潍坊,家境还算殷实,8、9岁时就在家里上起了私塾,12岁时才上了本村的小学,14岁考入县里的高等小学(按现在来说其实相当于初中水准了),17岁时他才读完小学。到参考高考时,臧克家已经是26岁了。

因为从小念私塾时他就爱古文,对于数学他是一窍不通,所以这次高考他的数学是0分。当时的语文出个题目,其中有一个是《生活杂感》,臧克家于是写下了三行诗,一共28个字:

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

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

谁便沉入了无边的苦海

因为这28个字,他被伯乐闻一多先生录取了,从此进入了青岛大学。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首现代诗,写得也是相当不错的。诗的题目是生活中的杂感,这首诗写的便是人生对“幻光”的追逐,全诗一共出现了三处幻光,第一个和第三个是一个意思,中间一个则是虚幻之意。虽然诗写得简单,哲理也并不复杂,但却十分耐人寻味。

牛人17岁读完小学,高考只写28字被录取,44岁写首诗年年入选课本

毕业后,臧克家在一所中学当老师,并开始了新诗的创作,发表了许多有名的诗作。44岁那年,他写下了一首《有的人》,这是为了纪念鲁迅先生所写。此诗问世后,至今已经风靡了70年,而且年年入选课本,成为一代人的记忆。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

牛人17岁读完小学,高考只写28字被录取,44岁写首诗年年入选课本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就在比喻和对比的运用,全诗共出现了8处“有的人”,将两种人进行对比。前四行是对这两种人的总结,活着的或许已经死了,死了的却活在了人们心中,后两句常被用来形容鲁迅先生的一生。这4行虽然笔墨不多,写得也是通俗易懂,但却意简意丰,充满着思辨意味。

牛人17岁读完小学,高考只写28字被录取,44岁写首诗年年入选课本

接下来6个“有的人”,则是将这两种人的行为、境界、理想拿来对比,牛马、野草、石头等比喻生动而又准确,将无形的人生格局形象化,令人印象深刻。最后一部分,诗人对这两种人不同的命运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心系大家的人,会像鲁迅先生一样受到所有人的推崇;而一心为己的的小人,哪怕把名字刻进了石头又有什么用呢?落笔处的两个“很高”充满着感染力,令人回味无穷。

对美丽的夕阳刀片

文坛有不少名人为鲁迅先生写过诗,臧克家这首无疑是最成功的一首,季羡林先生对这首诗都很服气。全诗用鲜明的对比行文,语言简练,却充满了力量。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向鲁迅先生致敬,诗中的牛、野草等形象都是从先生的小说和散文中化用而来,十分高明。臧克家先生一生还写过许多经典的诗作,大家可以找来读一读,相信会有不错的收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