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遥古城可以算是山西省的一大旅游名片了,素有“南凤凰,北平遥”之称,是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古城。 来平遥旅游的人,往往会带一些特产回去,人气最高的莫过于“牛肉、陈醋和汾酒”,平遥牛肉也叫“五香牛肉”,色泽红润,肉质鲜嫩,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醇香可口,回味悠长,可以算是山西中部最负盛名的小吃了。郭兰英老师耳熟能详的歌曲《夸特产》中第一句就是“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除去郭老师是平遥县人士之外,更重要的是平遥牛肉久负盛名。 平遥牛肉的形成平遥牛肉的产地,主要分布在平遥县的南政乡、宁固镇的部分村落以及邻县介休市张兰镇的郝家堡村。据说,在郝家堡村,唐代就已经有制作牛肉的作坊了。 平遥牛肉的制作,最主要是牛肉和盐的选材,只有上好的老牛肉,加上本地特有的盐,才能做出最为正宗的平遥牛肉。 郝家堡村处在的张兰镇,处于介休县城与平遥县城的中间,一直是平遥和介休的枢纽。自古以来,张兰镇就是一处商贾云集的贸易重镇,再加上张兰镇的畜牧养殖业比较发达,是山西中部畜牧养殖大镇。所以,张兰镇也就成为了一处牲畜交易的集散之地。年龄偏老的牲畜就会就地屠宰、加工,牛肉的来源就有了。 介休、张兰、平遥之间的地理位置关系 平遥牛肉是先腌制,再卤煮而成,肉好不好吃,最关键就是腌的好不好。腌肉所用的最重要的调料就是盐。张兰镇、南政乡、宁固镇一带地处吕梁山脉与太岳山脉交汇冲击的谷地,汾河贯穿而过,水流的冲击之下的滩涂之地就形成了大片的盐碱地。在张兰镇西北3公里左右的地方,有两个村子,名叫南盐场和北盐场,历史上一直是制贩私盐的场所。 平遥牛肉生产地的地形图 牲畜交易的集散地,再加上易得的盐,就为制作平遥牛肉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也就形成了平遥牛肉独特的风味。 平遥牛肉的制作工艺以及风味的形成平遥牛肉的制作,是先经过腌渍、再经过卤制,最后晾晒而成。肉质紧致,颜色红润、咸香适口。平遥牛肉独特风格形成的关键之处就在于腌制,牛肉腌制所用的盐有所不同,生产出的牛肉风味就有所不同。 平遥牛肉制作过程中使用的盐,和我们平成生活的食用盐有所不同,由于张兰周边以及平遥西部的地理环境,滩涂地会产生亚硝酸盐。牛肉中加入适量的亚硝酸盐,第一可以改善牛肉的颜色,使其色泽红润;第二,又可以起到防腐的作用,延长保存的时间。
平遥牛肉的独特风味,除了在盐的使用上,独特的制作工艺也是重要的一环。
制作平遥牛肉,选牛很有讲究。必须是健康的牛,残疾牛、病牛、小牛不可以。牛的年龄4岁以上,体重不得少于300公斤。这样的牛,牛肉紧实,香味十足,牛肉越老,制作出来越香。
牛在宰杀好之后,夏季分割成16块,其他季节分割成20块,温度的不同,牛肉腌制程度也不同,所以,控制牛肉的小小也是关键。分割好的牛肉,在肉上划开小口,撒入盐之后,放在案板上揉搓,最后码放在大缸之中,缸口蒙上牛肚封口,腌制1个月至1各半月,就是为了让牛肉更加入味。
煮牛肉的卤制,最重要的是卤水。卤水是制作平遥牛肉不传的秘密,很多只做平遥牛肉的作坊,卤水都是传了很多年的。卤煮的时间一般在12个小时以上,大火2小时,微火8小时,灭火之后焖2小时。长时间的卤制,牛肉更加香,也更加入味。卤制的时候也不需要加盖子。 郝家堡村的师傅在卤牛肉
卤制好的牛肉,用铁钩挂起来,放到晒杆上面晾晒,为了去掉牛肉多余的水分,让牛肉更加紧实,肉香味更足。晾晒的时间,夏季为3小时,冬季为7小时。 以上这些,阿骞只是大概介绍一下平遥牛肉的制作,平遥牛肉制作的秘诀就在“相、屠、腌、卤、修”这几个步骤,讲究相必健,屠必净,腌必足,卤必精,修必正。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把控,才能做出上好的牛肉。 郝家堡村制作牛肉传承 为什么说,平遥牛肉最好的是在张兰呢?首先,我们要讲一下为什么张兰生产的牛肉也能叫“平遥牛肉”呢? 上文所说,平遥牛肉的产地是在介休张兰镇的郝家堡、平遥县的南政乡、宁固镇等地,这些地区生产的牛肉,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品质上是差不多的。 之所以叫做“平遥牛肉”,是因为郝家堡村离平遥很近,离介休县城较远,所生产出来的牛肉,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平遥县的南政乡、宁固镇集散,被叫做“平遥牛肉”。而另一部分就在张兰镇本地销售,被称为“张兰牛肉”。 在解放后的一段时间,郝家堡村的牛肉作坊由于经营不善以及特殊时期被勒令关停,而平遥县成立了生产平遥牛肉的国营公司,产品名称以“平遥牛肉”命名,现如今已经进入了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名录之中。 那么,平遥牛肉中为什么张兰的最好呢? 张兰牛肉,指的就是介休市张兰镇郝家堡村生产的牛肉,一直以来,郝家堡村生产的牛肉在数量上都比较多的,旺季可达40多万斤,在历史上是平遥牛肉产量最高的地区,质量上也属于上乘。民间就有这么一句俗语“平遥的牛肉,张兰人掌锅”。张兰镇郝家堡村制作牛肉的历史悠久,在介休、平遥等当地人口中都有很好的口碑。 至今,张兰镇生产出来的牛肉,销往外地的时候,还是有部分会冠以“平遥牛肉”的名字。 现如今,张兰镇的生产的牛肉,更多的是以“张兰牛肉”售卖的,附近的人也知道,“张兰牛肉”和“平遥牛肉”都是一回事,吃起来还是以张兰的为佳。 除了生产牛肉,张兰镇郝家堡村也生产驴肉,为了区分,以及增加竞争力,“张兰驴肉”成为了一道强有力的招牌,民间现在流传着的“平遥的牛肉,张兰的驴肉”就是这么来的。 张兰镇自古就是商业重镇,历史上还设立过二级衙门,现如今,除了是一个畜牧强镇,也是一处很好的旅游去处。一年一度的古玩交流会,吸引了大批游客。“中国古玩第一村”说的就是张兰镇,每年都有很多收藏爱好者云集在此,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也不止一次提到张兰。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为了给“张兰牛肉”正名,只是想让大家了解一下平遥牛肉的历史。平遥牛肉,不是仅仅属于平遥县,也属于张兰镇。这是平遥和介休交界的这片区域的人民辛劳和智慧的结晶。 我是阿骞,祖籍平遥县的介休人,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家乡,感谢大家支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