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曹植在名篇《洛神赋》中的一句话,一个“媚”字,将女子传情神态勾画的淋漓尽致。 形容女子漂亮的词语很多,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在具体到身体部位时,又有肤如凝脂、冰肌玉骨...... 但这些词语,都是站在男人角度观察女人的,或者换句话说,这里面并没有产生“互动性”,男女之间初次碰撞,一定是通过眼神传达的,也正因为如此,眼睛成为灵魂交流的通道。
“媚”分多种,有妖媚、狐媚、婉媚...... 1、武则天的妖媚 武则天一生,宦海沉浮,经历了太多的大风大浪。她十三岁入宫,被唐太宗封为才人,十二年后,唐太宗驾崩,按照习俗,先帝的嫔妃,只要没有子嗣,一律削发为尼,就这样,武则天到了感业寺,每日与青灯为伴,诵经礼佛。 根据现有资料,武则天并不是一个容貌绝冠后宫之人,身陷感业寺,一个僧尼之身,却让唐高宗魂牵梦绕,最终不顾伦理之忌,将这位曾经的庶母接到宫中。武则天辗转腾挪,最终取代萧淑妃、王皇后,掌管后宫。 既然是一个姿色不是特别出众的女子,她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权利巅峰的呢? 其实,这都是她刻意经营的结果。
她的优势就是一个字:媚! 入宫后,唐太宗赐给她称号:武媚。先天不足,后天来补。 发生在武则天身上的一个典故是关于驯马的,唐太宗问她,烈性马如何处理,实诚的武则天说,无非三种,能驯服就用,不行就用锤头,还不听话留着它也就没什么用处了,还不如炖了吃肉。 或许是这种论调惊了唐太宗,反正这十几年就没怎么宠幸她。当然,武则天也就没有什么子嗣了。 唐太宗病重期间,武则天端茶倒水的伺候着,她也深知,一旦太宗宾天,自己的去路只有一条,那就是专门安置这些先帝嫔妃的感业寺。
于是,便和经常过来探病的太子(李治)眉来眼去,最终冲破禁忌,将李治迷惑的神魂颠倒。“媚”被武则天利用的淋漓尽致。 2、李季兰的媚 如果说武则天的“媚”透着皇家贵气,那么接下来,位列唐代四大女诗人的李季兰,她的“媚”则是小家碧玉型的。 李季兰少小便以诗才闻名。六岁时,写了一首咏蔷薇的诗,里面有这样的两句话:
因“架”通“嫁”,她父亲看到这两句,勃然大怒,认为小小年纪居然知道“乱纵横”了,长大后,“必失行妇也”。于是,在她十一岁的时候,被送到了玉真观出家为道。 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脱离了父母的管教,必然向着本性的方向发展。她父亲的感觉,不幸应验了。
玉真观终究掩盖不住李季兰的才华,大批文人雅士慕名而来,不只是看山中风景,更是为了一睹李季兰的芳容,而这个穿着粗布的小沙尼,每次都是落落大方、莞尔一笑。如此风情,更是让文人骚客倾慕不已,这里面,就有一个隐居在玉真观附近的名士------朱放。 朱放与李季兰,两人皆为爱诗之人,平时经常坐一起品茗畅谈,游山玩水。只不过,这样的幸福日子没有维持多久,朱放被调江西,临行前,李季兰写了一首诗:
如果说小时候的“架却”还算隐晦的话,那这几句,绝对算的上是直抒胸臆了,追忆往昔,触景生情,李季兰怅然若失,失恋的滋味别上心头。
李季兰是热烈的,她甚至在斗诗大会上直接撩刘长卿(彼时刘长卿得了疝气):
常在江湖走的刘长卿,亦非等闲之辈,立马回了一句:
是不是很污的感觉?这哪是斗诗大会,明明是人家两口子秀恩爱。
他三岁就成了孤儿,幸被寺庙和尚收留,后来将他寄养到了李季兰家,两人可谓是青梅竹马。他年后,李季兰得了一场病,陆羽忙前忙后,本想抱的美人归,不曾想,李季兰给他写了一首诗:
一个彬彬有礼的“谢”字,彻底寒了陆羽的心。原来,在李季兰的眼中,陆羽不过是个“男闺蜜”!
结束语 古往今来,又有多少人能禁得住那含情脉脉的浸润?一媚秋波打开的是心灵,释放的则是化骨柔情,世人只知拜倒在石榴裙下,却不知一个“媚”字迷倒多少众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