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兰竹菊的共同精神是什么?

 常有理 2019-11-29

梅,傲雪孤放;兰,空谷幽灵;竹,挺拔劲节;菊,悠然恬静。梅兰竹菊,跨越春夏秋冬,又以其自身所承载的独特内涵,给予人们以深刻的生命灵感和启发,更负载了无数文人墨客的真性情,成就了“四君子”的美誉。从而不断扩展着其生命意义,升华成高尚人格品性的象征。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无论环境气候如何恶劣,它总能在凛冽寒风、万物凋零中,独自傲然盛放。那一抹高洁冷香,成为苍茫冬日图景里的点睛之笔,其自强不息的品性历来被世人所敬重。陈慧瑛的《梅花魂》中,华侨老人对墨梅图及梅花手绢的珍爱,透露着梅花自身坚贞不屈的气节,正是中华民族精神与骨气的写照。梅花五瓣,不仅有报春之意,还象征着中国传统五幅的吉祥。

兰花,我们常说“空谷幽兰”,兰的不凡之处,便在于它的清幽姿态,摒弃世间的繁华喧闹,不与世俗名利的追逐同流合污。而生长于深山野谷,以其自身的清幽芬芳,诠释着高洁贤达的人格气度与精神品性。文人爱兰,画家嗜兰,无数大家的诗词尤其画作中,似乎都有以兰点缀,而赋予诗情画意的清高之境。

竹,四季葱翠,挺拔修长。既与梅兰菊合称“四君子”,又与松梅并称傲骨迎风的“岁寒三友”。

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竹不仅有节节高的不屈骨气,婆娑脱俗的月下疏影,还有虚空枝干所蕴含的谦逊的胸怀气度,又兼具梅的傲骨迎霜,兰的高洁清幽,而被无以计数的文人墨客所称道咏颂。

菊,迎霜绽放,如同梅傲骨般的坚贞顽强。悠然恬淡,隐退安详,如兰般的遗世高雅。甘于寂寞,不畏寒霜。陶渊明的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是为世间增添了一份菊特有的平和悠远之气。

梅兰竹菊四君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托物言志的象征,且各自彰显着独具特色的气质秉性,从而塑造了君子与众不同的四种品性,高洁、贤达、谦逊、隐逸,成为负载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命境界和人格象征,并无限地传承,这便是梅兰竹菊精神的共同之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