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拟四参汤加减—心悸

 光年中医骨伤科 2019-11-29

李某,女,72岁,门诊患者。

初诊

阵发性心慌三月余。

患者自述三月前突然出现心慌症状,伴乏力,于千佛山医院住院,经检查诊断为阵发性房颤,详细治疗方案不详,出院后口服参松养心胶囊、拜阿司匹林治疗,为进一步寻求中医治疗,特来就诊。刻下症:时有心慌,伴乏力,心烦,口干口渴,纳可眠差,二便调,舌质暗红,苔白腻,脉沉。

综合脉症,四诊合参,本病当属祖国医学“心悸”范畴,证属气阴两虚,瘀血阻滞,当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主要治疗原则,方用自拟四参汤加减,整方如下:

人参9g      沙参15g      丹参20g

苦参12g    连翘15g      珍珠母30g

生龙骨30g 生牡蛎30g  生甘草6g

7剂,水煎服,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

复诊

二诊:近一周未出现心悸症状,仍感乏力,睡眠差,偶有恶心,后背发紧感,舌暗红,苔白,脉沉。上方加半夏6g,羌活15g,珍珠母改为45g。7剂,水煎服,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

三诊:近一周复发房颤一次,时间约两小时,眠差稍缓解,仍偶有恶心,自觉有气自少腹上冲心胸,后背紧,乏力,舌暗红,苔白,脉沉。上方加桂枝12g,茯苓15g。7剂,水煎服,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

四诊:服上方后,近一周未有心慌症状,眠差稍缓解,情绪忧愁,舌暗红,苔白,脉沉。上方加郁金12g。7剂,水煎服,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

五诊:患者自述于昨日出现心慌症状,程度大大减轻,持续时间短暂,眠差缓解,仍偶有恶心,舌淡,苔白,脉沉。上方改半夏9g。7剂,水煎服,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

按语

        患者为气阴两虚,瘀血阻滞之证。气阴两虚,心失濡养,则心悸、心烦;气阴两虚,瘀血阻滞,周身失养,则易乏力;心主神明,气阴两虚,瘀血阻滞,心失所养,则眠差;舌质暗红,苔白腻,脉沉,俱为佐证。故治宜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用自拟四参汤加减。

        方中人参,补气兼能养阴生津;丹参苦,微寒,《神农本草经》谓其“破血除癥……益气”,入心经,可活血通经,清心除烦,能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律失常之属血瘀症;北沙参甘微苦,微寒,滋养肺胃之阴;苦参,《神农本草经》记载:“主心腹气结,癥瘕积聚。”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本品可使心率减慢,具抗心律失常作用;连翘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清热解毒;珍珠母、生龙骨、生牡蛎,三药合用,镇静安神以助眠;生甘草,调和诸药,使全方共奏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二诊加半夏以降逆止呕;加羌活祛风散寒以缓解后背发紧感;加大珍珠母剂量以增加安神之力。三诊加桂枝,一则温养足太阳膀胱经,以缓解背部发紧症状,二则温通心阳,与茯苓利水渗湿相配伍,以防水气上逆缓解恶心症状;加茯苓还有健脾宁心之效。四诊加郁金,行气化瘀,清心解郁以疏解患者忧愁情绪。五诊加大半夏剂量,以加大降逆止呕之功。

        泉泰书院的系列图书,将临床的事、教学的事、科研的事娓娓道来,并且融入了亲情、友情、师生情、医患情……

        坐诊时间:每周五上午

        坐诊地点: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专家门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