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CT高密度影不是脑出血!(颅内胶样囊肿)

 影像吧 2019-11-29

49 岁男子发作性头晕,CT 高密度影

患者,男,49 岁,系「发作性头晕,视物旋转 3 小时余」入院。

患者 3 小时前在无明显的诱因下出现发作性头晕,视物旋转伴恶心,呕吐不适,无明显的听力障碍,体位改变后症状有加重,既往糖尿病病史。

查体:(上下滑动查看)

BP:130/80 mmHg,T:36.5℃,R 15 次/分,P 80 次/分,神志清,记忆力、定向力无异常,两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 2.5 mm,对光反射灵敏。

双侧额纹等对,双侧鼻唇沟等对,伸舌居中,颈软,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无肿大,两肺呼吸音清楚,无干湿啰音。

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 Babinsk(-)。

院相关检查:

入院后头颅 CT:第三脑室区小片的高密度影,有脑出血可能。

入院头颅磁共振:第三脑室区前方结节影,考虑为胶样囊肿。

手术后病理支持:颅内胶样囊肿诊断。

胶样囊肿知多少

颅内胶样囊肿,又称线粒体囊肿或室间孔囊肿。1858 年 wallmann 首次描述本病,本病发病率为颅内肿瘤的 0.14%-2%,年龄大多在 30-60 岁,男性是女性的两倍。是一种罕见的脑内良性肿瘤,临床少见。

颅内胶样囊肿起源于胚胎内胚层。胶样囊肿形成后,会积累粘液性分泌物,并伴有脱落的上皮细胞,在影像学上具有特异性的表现。

临床表现

胶样囊肿占脑室肿瘤的 15%~20%,脑内肿瘤的 2% 左右。约 99% 的胶样囊肿发生于麦氏孔旁。其余约 1% 的胶样囊肿发生于侧脑室、第四脑室、小脑、鞍区、透明隔、甚至脑外。直径约 3~40 mm 不等。

大小与预后无关,即使很小的病灶也可以导致急性脑积水和死亡。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头痛(50%~60%),少见如恶心,呕吐,视觉变化和行走困难。

约 40%~50% 的患者为偶然发现,并无任何临床表现。大部分病例,约 90% 的病例,病变大小稳定,不会增大,但约 10% 的病灶会继续增大。最严重的并发症为病灶阻塞麦氏孔,导致急性阻塞性脑积水、脑疝和死亡。

影像学表现

CT:平扫时,三分之二的病例表现为高密度,剩余为等/低密度。增强 CT 多无强化,但罕见可有环状强化。

MRI:T1 上,三分之二的病例为高信号,其余为等信号。T2 上,大部分为类似于脑实质的等信号。增强扫描强化不典型。FLAIR 上信号不降低,弥散不受限。

治疗方式

手术切除是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内镜介入、微创开颅术、立体定向穿刺。不建议观察,因为即使病变较小,也可因突然阻塞导致严重后果。

作者马鞍山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陈国栋

编辑 | 王弘 文杰

投稿 | wanghong@dxy.cn

题图 | 作者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