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推拿七节骨和龟尾穴的知识培训

 湖南周慎 2019-11-29

龟尾穴可以通调大肠

如图

揉龟尾:用中指或拇指端揉。

对应症状:泄泻,便秘、遗尿。

揉100-300次为宜。

【位置】第四腰椎至尾骶骨成一直线。

【作用】通大便,止泻痢。

【对应症状】腹泻、痢疾、食积腹胀、肠热便秘。

【操作】推法为主。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均可,推100~500次。用拇指面或食、中二指面自下向上或自上向下作直推,分别称为推上七节、推下七节。

【临床应用】

(1)推上七节骨能温阳止泻,多用于虚寒腹泻、久痢等症,常与按揉百会、揉摩丹田等合用。临床上还与按揉百会、揉龟尾等合用治疗气虚下陷的脱肛、遗尿等症。若属实热证,则不宜用本法,用后多令儿腹胀或出现其他变症。

(2)推下七节骨能泻热通便,多用于肠热便秘,或痢疾等症。若腹泻属虚寒者,不可用本法,恐防滑泄。

【引文】

《小儿推拿广意》:“便秘者,烧酒在肾俞推上龟尾 ……。若泄泻亦要逆推,使气升而泄可止。”

《幼科辑要》:“虚人泄泻者,逆推尾尻至命门两肾间,切不可顺推。”

《幼科推拿秘书》:“七节骨水泻,从龟尾,向上擦如致,立刻即止,若痢疾必先从七节骨往下擦之龟尾,以去肠中热毒,次日方自下而上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