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历史人物有哪些不为人知的一面?

 今古言堂 2019-11-29

古代历史人物有哪些不为人知的一面?在这篇文章,笔者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其中和珅会武功就是其中一个事例。

生活中,我们喜欢将人简单分为好人和坏人,但是人都是有两面性的,很多时候,我们不能简单的定性一个人。因为有些历史令你难以想象,成王败寇,胜者才有权利说话,败者可能就被黑化,眼睛看到的和耳朵听到的并不一定就是事实,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那些古人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1、武艺高强的和珅

很多人都知道和珅是文臣,但是少有人知道和珅曾是康熙帝的保镖。

和珅曾经参加过科举,但因为学艺不精,无奈之下名落孙山,不料峰回路转,乾隆三十七年被挑选为补粘杆处侍卫。

乾隆三十八年和珅机缘巧合之下演练武艺之时,被康熙看中,成为贴身侍卫,后来受到皇太后提拔入朝为官,成为大内一品带刀侍卫,随后高升成为军机大臣,但和珅仍不忘本,依然每天演练武艺,习练武艺也是和珅的另一项本领,但是鲜为人知。

2、万军中取上将首级——辛弃疾

辛弃疾是能文能武的全能型人才,我们学过他的诗,知道他是一个渴望战场的文人墨客,但是却少有人知道辛弃疾曾万军中取过上将的首级。

辛弃疾曾经劝降耿京回京请罪的,但听闻张安国已经被耿静杀害。辛弃疾便直接带着五十多人前去军营中截杀张安国,趁着张安国未反应过来便将他扔到马上,千里奔袭杀回京城,而当时反叛军有五万。由此可见辛弃疾的勇猛。

3、秦朝法律专家兼书法专家的赵高

说到赵高,一般我们首先想到的都是伪造秦始皇遗照、“指鹿为马”、祸国殃民等奸臣形象,但是为什么秦始皇当初却对其信任有加呢?

这说明赵高是有真本领的能人。

赵高本是秦国宗室,因母亲犯法受到牵连,所以成长于隐宫(关押犯人的地方)之中。

在这种环境中,赵高并没有逆来顺受,而是发奋学习,尤其是精通律法。同时秦始皇统一全国文字也是赵高所主持的,赵高的《爰历》六章在当时为统一的文字做了制作的样板,我们今天的汉子也受其影响很大。由此可见赵高是有真才实学的人。对此,现代学者李开元也在《复活的历史:秦帝国的崩溃》一书中称赞赵高是

“第一流的书法家、文字学家,也是精通法律的专才,他体魄高大强壮,骑术车技精湛,武艺非同寻常,是秦帝国宫廷中不可多得的文武双全的人才"。

4、能诗善写的翼德张飞

三国中的张飞在人们的印象中,以其勇猛、鲁莽、嫉恶如仇而著称。但是史书记载张飞却是地主贵族,受过良好的教育,能诗善画。

其中《三国演义》第一回是这样介绍张飞的:

刘备见了榜文,慨然长叹。张飞便厉声言曰:“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飞曰:“吾颇有资财,当招募乡勇,与公同举大事,如何。

由此可见张飞的宽广格局和敢于践行的魄力和对时局的敏锐判断力。

同时明代《丹铅总录》记载:“涪陵有张飞刁斗铭,其方案甚工,飞所书也。”

四川流江县又发现了一个摩崖石刻,这是《张飞立马铭》,又叫做《八蒙摩崖》。据说这是张飞打败张郃后用丈八蛇矛所写。同时张飞的诗歌充满着洒脱淡然的风格,代表作便是《真多山游记》。

由此可见人都是有两面性的,我们不能某些事简单的定性一个人,因为成王败寇,很多事情都不一定真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