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多的地方不要去,指数基金也是这样吗?

 老得很优雅 2019-11-29

同名微博:@银行螺丝钉

之前有朋友问螺丝钉,我们经常说一句话,叫做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现在这么多人聊指数基金,那指数基金是不是一个人多的地方呢?如果投资指数基金的人多了,会不会影响我们的收益呢?
其实,国内持有股票资产的家庭,比例还很低。

投资股票资产的人数

国内投资股票资产的人数有多少呢?
其实A股的诞生时间比较晚,还不是很普及。
活跃的投资者数量,熊市在千万左右,到牛市可能会多很多。
但大量的投资者并不是把股票作为资产长期持有,而是在牛市炒一把就走。
长期持股的人并不多。
那成熟市场会是怎么样呢?
比如说美股。
在2011年底的时候,美股持有股票资产的人口,大约占据全部人口的54%。
这个数字,其实是前后十几年的一个较低水平。
高的时候,比如说在互联网泡沫的末期,大约是67%。
后来因为金融危机的原因,之后几年下滑。
最近几年,因为美股的回暖,这个数字又继续回升了起来。
可以看到,美股等成熟市场,大部分家庭是有配置股票资产的。
54%这个比例,是什么概念呢?
假如说54%的国人买A股,那么大约是对应7.5亿人。但A股目前总的开户人数,近年刚刚突破1.5亿。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投资指数基金的人数

指数基金也是如此。
之前螺丝钉参加一个会议,里面提到过,国内上交所ETF基金的活跃投资者数量,其实也就是百万人左右。
ETF是场内基金的一种,如果加上场外的指数基金,全部的指数基金活跃投资者,估计也不过千万级别。
指数基金,还是一个比较小众的品种。
目前大量的基金投资者,投资的主要是货币基金等稳健品种。
所以现阶段,A股还不用担心指数基金成为一个「人多的地方」。
不过,指数基金的投资者数量是在高速增长中的。
最近几年,指数基金的规模屡创新高,今年ETF等指数基金的新发数量和规模,也创下了历史最高记录。
一方面,像余额宝等资产的收益率持续下滑,逼着投资者往股票类资产配置。
另一方面,有大量的财富积累起来的家庭,投资理财的需求开始抬头了。
大多数人的家庭财富还不多的时候,投资理财的需求并不旺盛。
只有当自己的家庭财富达到一定的数量级,才会开始有投资理财的迫切需求。

需求创造市场

从螺丝钉这里也可以看到类似的情况。
关注螺丝钉的朋友中,80%集中在一二线城市。
并且经济往往越发达的地区,指数基金接受程度越高。
比如说北上广深是占比最高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是最主要的三个区域。
家庭现有财富,到了一定规模,才会有配置指数基金的需求,对指数基金的接受度也会越高。
这几年指数基金的飞速发展,其实也是因为很多家庭的财富,已经积累到了对应的规模。
需求,创造了市场。
相信后面指数基金的普及和接受程度也会越来越高的。
现在定投指数基金的投资者们,正是国内的先行者。

作者:银行螺丝钉(转载请获本人授权,并注明作者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