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卫央:企业文化的新动能

 昵称29322182 2019-11-30

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存在一些普遍问题。概况起来,有的脱离企业发展实际,重“视”不重“实”。有的个性(创新)不足,改“头”不换“面”。有的口号与实践“两张皮”,作“秀”不“落地”。有的文化导向“不协调”,老板的作为与倡导的价值观“不一致”甚至“相背离”。进入新时代,要回归企业文化的本源,正视企业文化的重塑,赋予企业文化新的动能。

一、“企业文化”到底是什么?

历史地来看,“企业文化”的概念诞生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人在探究日本为什么能在二战后迅速崛起、日本企业超越且冲击美国市场时发现,日本的领先源于其“企业文化”。

传统的定义,企业文化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创始人倡导且身体力行的、为全体员工遵循的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总和。通俗地讲,正如乔布斯所言,企业文化不是纸面上怎么宣传,而是信仰什么,如何思考,如何做事,就是企业里面一群什么人,用什么方式,什么样的思想做什么事情,决定这家企业文化的特质。

埃德加·沙因(Egdar Schein)说,文化是一个企业的“基本假设”,就是在企业里大家已经非常默认、完全不需要讨论甚至主要停留在潜意识里的一些共识、价值和信念。同时,文化是一个公司成功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曾经拥有的共识、价值和信念,真的让公司成功了,而且还是一次又一次反复地成功。最终,这些共识、价值和信念就深深地镌刻在了整个公司里,成为了一个公司的性格和文化。文化是一个公司的“基本信念”,而这种“基本信念”是公司成功结的果实,而不是公司成功的原因。而正因为这种成功,不仅公司的创始人、管理层会深深持有这样的信念,每一个员工的心中也会自动地认可这些信念。

从这个层面上讲,任何企业都有文化。企业文化不存在“有没有”,而是“好与坏”。因此,不存在“企业文化建设”,而是“企业文化重塑”。

二、“企业文化”哪些可以落到地上?

基于上述认识,个人认为企业文化的载体,主要有三个:一是制度,就是落在纸面上、写在墙上的工作程序,遇到每件事的流程是什么,这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培训,训练每名员工按照规定的程序办事情、想问题。二是外在形象,这也是现在绝大多数企业做的。比方,统一企业标识、宣传口号(价值观、企业精神之类)甚至职业装、信笺等,期望通过统一的形象对外宣示企业。这需要不管地规范,展现出良好风貌的企业,才是有强竞争力的企业。三是潜规则,这是最为企业家忽视、不愿意摆到台面的,事实上起着最重要的基础性决定作用、主导企业发展的。所谓潜规则,就是没有落到纸面上甚至无法说出口的规则,就像中国人好面子、喜欢走后门之类的,在社会运转中起着关键作用,只能心领神会、自己揣摩。

前两项是可以完全落到面上的,“潜规则”事实上取决于老板,也是起到决定作用的。老板怎么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带队伍,这个企业就会体现出什么样的特质。

三、“企业文化重塑”到底该做什么?

企业文化重塑,就像个人形象管理。作为一个人,首先要想明白,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未来的目标是什么?假设说,想成为一名职业经理人,对应到企业,就是企业愿景。希望自己能管理一家上市公司,对应到企业就是企业使命。想清楚了这个问题,还要想明白,为了实现愿景、达到使命,应该从现在开始,遵循什么样的做事原则?假设说,希望给大家的印象是“专业、坦诚、靠谱、领导力”标签,就需要每时每刻照着这个标准去做,如果作为职业经理人要带一个团队,这个团队首先是接受这个标准并能照着做、对外展示出的也是这个形象,对应到企业,就是“核心价值观”。

因此,“企业文化重塑”就是作为企业的主要领导者,首先要想清楚几个基本的问题:要打造一家什么样的企业、它最终是个什么样子(愿景),这家企业为社会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或者产品(使命),这个企业的员工怎么想问题、办事情还有对外展示什么样的形象(价值观)。这些想明白了,企业文化重塑的工作就有了基础。

四、企业文化的新动能在哪里?

首先是制度建设。重点是删繁就简、条理清晰,就是每个岗位有个操作手册,做什么、怎么做、咋考核,每个程序要哪些资料、谁签字、结果是什么,越细致越明确越好。这需要不断完善,结合企业发展情况,梳理完善,形成体系。当然,制度必须体现老板的思维和倡导的价值观,这是最根本的要求,切忌搞成“花架子”,定了制度就严格执行、照章办事,培养员工思维方式、行为习惯。

其次是形象塑造。大到统一企业标识(VI)、宣传口号(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等),细到职业装、工作证、信笺纸等,这是一个庞杂的系统,有专业的公司可以设计。需要强调的是企业口号,一定要遵循的原则是“简单、明了、易行”。这些口号实际上需要老板首先想明白、想清楚并身体力行,还要得到广大员工的认可并遵循。现在许多企业的文化口号可谓“虚无缥缈”,读了感觉很有“文化”,可是“不知所云”,更不知道“怎么做”。比如:有企业提出的核心价值观是“厚德载物”,让员工不知道怎么想、怎么做。远不如传统的石油企业提出的“三老四严”、“四个一样”、“五必访六必谈”等。

再次是潜规则管理。最重要的是老板的身体力行,比方老板天天大讲“任人唯贤”,回头大家看到的是“任人唯亲”,那样的企业文化重塑是必败的,不如干脆摆到桌面上,摆明要用值得信任的人,这是根本的导向问题。搞企业文化建设,一定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做,千万不要说一套做一套。古语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领头人的行为决定了企业的特质,这也是大家都说“老板决定企业文化”的要义。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