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人老颠东 2019-11-30

所谓骨质疏松,即骨量下降。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新近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骨质疏松在亚洲已呈现上升趋势。报告表明,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大多数亚洲国家的髋部骨折发生率增加了二至三倍,香港增加了三倍,而在新加坡竟高达五倍!而且由骨质疏松所导致的髋部骨折患者,其中约10%到20%的人会在患病一年内死亡。由于缺乏有效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威胁性越来越突出。骨质疏松离我们的现实生活,真的不远。

1

骨质疏松的诱因

01

缺乏运动

缺乏运动和骨质疏松发生有很大的关系,长期缺乏运动的人,患上骨质疏松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现代研究发现,运动时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会给骨骼提供充分的营养,身上的骨钙含量也会因此而增加。运动还可以给骨骼带来一定的机械刺激,刺激骨细胞的活性,增加骨的形成。缺乏运动的人,就缺少这些运动带来的好处,发生骨质疏松的几率就大大增加了。

从中医来分析,肾主骨。运动可以加强肾主骨的功能,肾气健旺,主骨有力,则骨骼壮实,当然不会出现骨质疏松。且运动能生发阳气,兼能宣畅阳气。阳气健旺,阴津得化,骨得所养,自然壮实。

02

遗传因素

骨质疏松具有遗传性,在家族内如果母亲患有骨质疏松的话,那么女儿患上的几率也会比正常人要高。因为她的骨密度会比正常人要低,所以导致患上的几率会增加。

从中医来分析,遗传因素属于禀赋,若先天禀赋素弱,可使肾中精气亏虚,骨髓不满,骨骼失于濡养。但我们不能过度把骨质疏松责之于先天因素,当积极进行后天的预防,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若脾胃能化生气血,则气血亦可濡养骨骼,如此即可缓解先天的不足。

03

疾病因素

雌激素减少也是引起骨质疏松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雌激素下降归因于绝经前后、卵巢切除等女性疾病,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的几率会比男性高的原因。

从中医来分析,若年老肾气渐衰,或久病及肾,或房劳耗精伤气,或肝肾不足,皆可使肾中精气亏虚,骨髓失养,日久则发为骨质疏松。

04

失用因素

需要长期固定的骨折人群,或者是需要长期卧床的病人,患上骨质疏松的几率也会增加许多。现代研究发现,当我们身体长期静止不动的时候,肌肉的活动量也会减少许多。肌肉的活动量减少,而骨骼缺少肌肉的刺激,这样一来导致骨母细胞减少,我们体内正常的骨代谢会因此而遭到破坏,破骨细胞会因此而变得活跃,导致我们骨骼中的钙质溶出,随尿液排出体外,最终导致骨质疏松。

从中医来分析,生命在于运动。人要一直运动,通过运动来通畅阳气,阳气通畅则阴津亦能正常输布于五脏六腑与四肢百骸。若长期不能运动,一处不动则一处阳气不能宣畅,久则阳弱而阴滞,导致气血不畅,骨骼失养。

1

骨质疏松的病机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涉及多脏腑、由多种因素长期共同导致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基于中医“肾藏精”、“肾主骨”理论,肾精亏虚是本病发生的基本病机,并与中医肝、脾等脏腑功能密切相关,病性有虚有实,然总归于精亏髓减,骨失所养而致。

1

肾主骨,骨质疏松当然要以肾为本

肾气虚馁则血脉鼓动无力,脉络日久生瘀;五脏六腑之精受藏于肾,瘀血停滞,则经络受阻,肾精更难充养,骨髓不满,骨骼失于濡养。肾虚血瘀互为因果,常相兼为患,日久发为骨质疏松。

现代研究亦证实,肾虚骨质疏松症的病理机制为肾精不足,骨髓、脑髓失养,表现在下丘脑一垂体一靶腺轴的调控失常,包括下丘脑组织的细胞因子及其信号传导通路的异常。

2

脾虚则骨失滋养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内经》明确讲,若“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脾胃能化生旺盛的气血,则骨可得养。若禀赋素弱,或长期饮食不节,或病后调养失慎,或劳倦失度,或忧思日久,皆可以导致脾胃虚弱证。脾胃失于运化,则津液不布,久之肾精日涸,渐致髓减骨枯。

再者,脾胃又主身之肌肉,若脾胃虚弱,气血乏源,则肌肉失养,日久瘦削无力,甚至痿废不用,骨骼失去肌肉的支撑,愈加骨弱难支。

3

肝肾同源,肝郁影响骨质

肝为将军之官,主疏泄、藏血,主身之筋膜。只有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脾胃才能正常运化和腐熟水谷精微。若肝阴亏虚,筋骨失去濡养,或肝气郁结,肝失疏泄,就会影响血和津液的生成及运行,进而影响对筋骨的营养,如果影响到脾则导致脾失健运,气血化生不足而不能濡养筋骨。

再者,肝肾之间关系极为密切,有“肝肾同源”之说。肝藏血,肾藏精,而精血之间存在着相互滋生和转化的关系。若肝血不足,则可导致肾精亏损,肝阴不足,亦可引起肾阴亏虚。如果影响到肾,则导致藏精失职,肾精亏虚而不能充养于骨亦可致骨质疏松。

4

血瘀影响骨质濡养

若情志不舒,或外伤闪挫,或寒邪侵袭,拘困经脉,都会导致瘀血。血瘀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津液输布障碍,骨骼失于濡养而发病骨质疏松。

1

骨质疏松的典型症状

骨质疏松有三大典型症状:

第一个典型症状是疼痛。

平时我们久坐办公室,会出现腰酸背痛,我们往往认为这是个普通的工作劳损,而实际上它很有可能是骨质疏松的前兆。一般来说,骨量丢失12%以上时就会出现骨痛现象。

第二种典型症状是驼背。

驼背多是老年人的专利,老年人肾虚,容易引起驼背。今时不少年轻人也出现了驼背,多由于低头看书,或长时间伏案办公,或低头玩手机等造成,虽与骨质疏松无关,却也影响了脊柱弯曲。

第三种典型症状是骨折。

不少人在偶然地跌倒而发生骨折时,并没有意识到这是由骨质疏松引起的。事实上,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了骨密度下降,骨折越来越常见了。可以说,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到这时骨质疏松已经严重到危害生命了。

要防微杜渐,预防骨质疏松。“起居有常,不妄作劳。”青壮年人群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常常忽略日常调护。应养成良好作息习惯,树立健康生活观念,做到劳逸结合。另外,吸烟、过量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均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应尽早戒除和减少。

1

防治骨质疏松的方法

根据以上分析,骨质疏松是个全身性的疾病,主要与肾、脾、肝三脏有相关性,因此,预防骨质疏松即当从多个角度入手。

01

顺应天时,适时养生

春夏季节气候宜人,应增加户外活动,增加有助于骨健康的体育锻炼;而秋冬气候寒冷,当注意避风寒,宜多晒太阳。

再者,五脏与四时关系密切,当根据季节不同注重某一脏腑调理,如春季减酸增甘以养肝;季夏减甘增咸以养脾;冬季减咸增苦以养肾。

02

精神内守,调畅情志

平时保持心情舒畅,自我调节,适应社会与气候环境变化。尽量预防沮丧、抑郁、焦虑、悲伤等负面情绪,特别是要远离怨恨恼怒烦五毒,以免内煎五脏,导致脏腑平衡失调。

03

既病防变,预防骨折

若已经发现有骨质疏松,那就积极治疗,一方面改善症状,另一方面,预防骨折的发生。骨质疏松症所引起骨痛、肌肉萎缩等症状,可影响日常生活质量。对已成之病,当尽早采取措施防其逆变,我主张积极选择中医,用汤药配合针灸治疗,这也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体现。

04

早期预防,延缓进展

按年龄而言,自35-40岁开始我们的骨量水平已经有所下降。也就是说,这个年龄已经属于有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的人群。此时即当开始养生,并早期预防。

对于绝经期妇女,以及年龄大于 70 岁的男性,更属于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需重视养生,积极调治,保持五脏阴阳平衡,气血旺盛,经络和畅。若出现症状,则及时中医治疗。

05

饮食调理,以骨治骨

肾主骨。肾色为黑,平时可吃些黑色的食物,有助于补肾。比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乌鸡、紫菜、海参等等。另外,可吃些板栗、核桃仁,颇有补肾活血之功,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

中医认为,以骨治骨。可常喝大骨头汤,比如羊骨汤、猪骨汤、牛骨汤等,需久炖,有助于养骨。

另外,补肾,建议抓住整个冬季的三个月。冬季由肾当令,冬季补肾,正当其时。建议入冬后服用补肾膏,《选择中医》一书上有原方可供参考自己动手熬制


总之,骨质疏松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预防的关键是,一则运动;二则饮食;三则晒太阳;四则和畅情志;五则配合中医养生,包括用汤药或针灸来调节阴阳、脏腑、气血,使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