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然》:绝了!科学家发现皮肤下面竟然有一层能流动的细胞,哪里受伤堵哪里,越厚越容易留疤 | 科学大...

 月下飘香 2019-11-30

就我的个人经验,人身上似乎有的地方特别容易留疤,而手啊脚啊受伤也不少,倒还是蛮光滑的。这是为啥呢?本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或许能够为我们解开这个疑惑。

来自德国的研究团队发现,在皮肤下面有个叫筋膜的组织,里面竟然提前储存着各种各样的细胞,它们组成了一个'塞子',一旦皮肤受损就能迅速把伤口堵住,进而生成瘢痕[1]。而筋膜越厚的地方,就越可能出现大的瘢痕,也就是我们说的容易留疤。

《自然》:绝了!科学家发现皮肤下面竟然有一层能流动的细胞,哪里受伤堵哪里,越厚越容易留疤 | 科学大发现

图源 | pixabay

疤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之前的一篇文章中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简单来说,疤/瘢痕其实就是伤口部位的纤维组织,它会先把伤口保护起来,随后的组织再生会把纤维组织取代,没能都取代掉的,就形成瘢痕沉积了。

瘢痕形成中很重要的一步,是特化的成纤维细胞迁移到伤口,不过这些成纤维细胞打哪来的并不很清楚。科学家们讨论出了很多可能的来源,比如说真皮层、周细胞、脂肪细胞、骨髓来源的单核细胞等等。一般来说呢,大家还是比较认同这些成纤维细胞是从真皮层来的。

至于是不是真的这样,不如来找找看。这事儿不算很难,此前研究者们已经发现了一种疤痕中成纤维细胞的特点,它们都表达一个叫做Engrailed-1(En1)的蛋白,所以也把这些细胞叫做En-1阳性成纤维细胞(EPF)

EPF不止皮肤中有,在筋膜(fascia)中也有。这里提到的主要指的是皮肤下层的筋膜组织,它呈凝胶状,包含各种细胞和细胞外基质,能够把皮肤和更深层的肌肉、骨骼等分隔开。

《自然》:绝了!科学家发现皮肤下面竟然有一层能流动的细胞,哪里受伤堵哪里,越厚越容易留疤 | 科学大发现

肌肉之间的筋膜

图源 | wiki

为了搞清楚EPF的来源,研究者们制作了一块特别的“皮”,其中皮肤细胞能表达红色的荧光蛋白,而筋膜会表达绿色的荧光蛋白。当把这块皮移植到小鼠身上,并制造一个伤口,研究者们发现,伤口中超过80%的细胞是来自于筋膜的,其中包括大量的成纤维细胞,以及一些神经细胞、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

就算不用这种人工移植的办法,直接标记小鼠原装的组织和细胞,也会发现,筋膜才是皮肤损伤之后瘢痕组织的主要来源

《自然》:绝了!科学家发现皮肤下面竟然有一层能流动的细胞,哪里受伤堵哪里,越厚越容易留疤 | 科学大发现

伤口细胞主要来源于筋膜

其实到这里还没什么奇怪的,但当研究者们开始进一步研究深层伤口的时候,发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与浅层伤口相比,深层伤口会导致更大的瘢痕、伤口也更难愈合。研究者在追踪愈合过程的时候发现,筋膜会形成一个由细胞外基质、巨噬细胞、血管和神经组成的'塞子',它们向上层移动,把伤口堵住

有意思的是,这个过程中其实并没有发生细胞分裂,也就是说这个'塞子'是早就准备好的!

哈哈,原来我们皮肤底下还有一层预备役,准备哪里破了堵哪里呢~

《自然》:绝了!科学家发现皮肤下面竟然有一层能流动的细胞,哪里受伤堵哪里,越厚越容易留疤 | 科学大发现

哪里破了堵哪里

这个'塞子'能从筋膜'流'向真皮层,主要还靠EPF带。当研究者们人为地给小鼠皮肤和筋膜之间加上一层不透的膜、或者是强行把两层组织分开(嘶),小鼠的伤口就会迟迟不能愈合。用遗传学方法敲除筋膜EPF也是同样的结果。

《自然》:绝了!科学家发现皮肤下面竟然有一层能流动的细胞,哪里受伤堵哪里,越厚越容易留疤 | 科学大发现

分隔筋膜和皮肤、EPF不能上移,伤口迟迟无法愈合(右下

考虑到小鼠皮肤和人类的结构略有不同,研究者也分析了人类的瘢痕组织,发现了与小鼠瘢痕组织高相似的蛋白表达,表明二者涉及相同的生物过程

这或许就能说明为什么胸、背、胳膊、腿这类筋膜比较厚的部位更容易留疤,而手、脚这样筋膜薄的部位不容易留疤。

另外,像肺、肝这样不存在筋膜的脏器临床常见纤维化疾病,这项研究或许能够给出一些启示。

科学真的是总在不断刷新我们的认知~过去一年的高端科研成果,最系统、最生动、最能看破未来的全都在《医学趋势50讲》了,你还不快来~?

编辑神叨叨

全体奇点糕呕心沥血呕心沥血呕心沥血打造的重磅音频课程《医学趋势50讲》终于上线了。我们一口气帮你同步了全球医学前沿领域最重磅的进展。只需500分钟,让你彻底搞懂最重磅的医学前沿进展。

课程亮点如下:

1、全面:一网打尽最重磅的医学前沿进展。

在这套《医学趋势50讲》中,我们囊括了免疫治疗、干细胞、微生物、人工智能、二代测序,抗癌新药研发等15个重要的前沿领域,帮你将全球最顶尖的科研成果一举收入囊中。

2、紧跟趋势:帮你无缝同步全球认知。

奇点跨学科专业知识团队,依靠强大的自有数据库系统,每天跟踪全球3000多本医学与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期刊,实时把握医学前沿科技最强劲的脉搏。和全球认知同步,你不需要费心费力,我们把全球脉动送到你的耳边。

3、有趣易懂:不用绞尽脑汁,就能理解全球医学顶尖难题。

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论文往往晦涩难懂,再加上语言的隔阂,导致很多人对此望而却步。这一次,我们帮你把艰深晦涩的前沿学术调制成清新爽口的科学小品,让你在享受科学之美的同时,轻轻松松理解医学顶尖难题。和全球最聪明的大脑思考同样的问题,你也可以。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们知识服务的品质,欢迎您添加奇点主编的微信,随时交流课程感想。

参考资料:

[1]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1794-y#additional-information

[2]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9-03602-4

本文作者 | 代丝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