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结节性红斑实用单方

 循天园 2019-11-30

【中医理论】

结节性红斑是一种真皮血管和脂膜炎症所引起的结节性皮肤病。类似于中医文献中的“湿毒流注”和“瓜藤缠”。本病的特征是:好发于青年女性,皮损多发于小腿的伸侧,为对称红斑结节性损害。可有疼痛或压痛,每年春秋季发病可迁延数年不愈。

【临床特点】

开始可有发热、肌痛和关节酸痛。数日后双胫前对称发生疼痛性结节,表面皮肤逐渐发生红色隆起,直径约1cm,有压痛。结节逐渐增多,每侧数个至10余个不等。少数可发生于大腿及上臂。一般经数周可自行消退,不破溃。患者多为青年或中年女性,好发于春秋季节。部分患者结节持久不退,炎症及疼痛较轻,持续1~2年亦不破溃,称为慢性结节性红斑或迁延性结节性红斑。

【辨证论治】

结节性红斑的辨证论治见图20-4。

图20-4 结节性红斑的辨证论治

1.血热偏盛

(1)证候:下肢结节,大小不一,小如豆,大如梅,色泽鲜红,压痛明显,自觉灼痛不适,关节酸楚不适,身热,大便秘结,小便溲黄,舌质红,苔少,脉浮数或滑数。

(2)治法:清热通络。

(3)方药:通络方(当归、赤芍、泽兰、茜草、牛膝各10g、红花、青皮各6g等)。

2.湿热下注

(1)证候:下肢结节,肤色深红,腿胕水肿,甚则局部漫肿,压之可凹,自觉疼痛轻微,关节酸痛明显,全身困乏力,小便黄浊,舌质淡红,苔黄腻,脉沉濡或沉细数。

(2)治法:清热化湿,活血通络。

(3)方药:凉血五根汤加减(紫草根、茜草根、黄柏、汉防己、天花粉、白茅根、伸筋草、赤芍、鸡血藤各10g)。

3.寒湿凝聚

(1)证候:下肢结节暗红或暗紫,结节反复发作,经年不愈,伴有面色苍白,心悸气短,手足厥冷,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2)治法:散寒祛湿,通络和营。

(3)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单方单药】

★紫草茸油

[用量] 紫草茸500g。

[制剂] 将紫草茸置于锅内,加5斤芝麻油浸泡一昼夜,文火熬至焦枯,离火,过滤去渣,取油装瓶备用。

[用法] 局部外敷。

[功效] 活血,散瘀,软坚。

[主治] 下肢红斑结节类疾患(瓜藤缠),耳下腺炎及颌下淋巴结炎早期,皮肤紫红斑块。

[出处] 《中医外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说明] 紫草茸为紫胶虫科昆虫紫胶虫在树枝上所分泌的胶质。其味苦,性寒。功能清热,凉血,解毒。主治麻疹、斑疹不易透发,产后血晕,带下,疮疥肿毒等症。《海药本草》言:“治湿痒疮疥,宜入膏用。”

★红花注射液

[用量] 红花注射液。

[制剂] 用50%红花注射液10~15ml,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用法] 静脉滴注,每日1次,15日为1个疗程,用2~3个疗程,疗程间隔7日。

[功效] 活血化瘀。

[主治] 结节性红斑。

[出处] 《当代皮肤性病妙方》。

[说明] 红花注射液为红花经加工提取制成的注射液。主治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冠心病,脉管炎,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风湿病,妇科疾病,骨伤科疾病等症。注意月经期,孕妇和出凝血时间不正常者禁用。(魏睦新,刘佳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