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伞的孩子要拼命奔跑,稍有松懈就可能葬送自己以前所有的努力

 冬不拉拉 2019-11-30

《我做会计那些年》03

1993年的时候,大学还未扩招,高考录取比例还不是很高。当时不管是录取了本科、大专还是高中专,都会被说成是考上了大学。

我所在的城市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曾出过两代帝师。我就读的学校是一所省重点高中,但和省内其他几所知名的高中比起来,差距还是很大的;即使和同城的另外一所重点高中相比,也不占任何优势。按照学校以往的升学率,一个文科班能考上本科的大约四五个,专科十来个右,高中专差不多也有十来个,加上一些电大和委培生,整体的录取情况并不乐观。所以用‘高考就是过独木桥’这句话来形容当年的高考形势是很贴切的,大家都是在这样一种紧张的气氛中,迎接着决定自己命运的时刻的到来。

虽然高考的形势是很严峻的,但当时我的心情却是愉悦的,丝毫没有高考前的紧张,因为我的成绩在班级里一直是排在前三的,尤其是数学,基本上都是第一名的。更让我兴奋的是高考前一个月的预考,我的成绩是全班第一,全校第二,全市文科班的第七名。这个排名让我觉得高考是志在必得的,以至于接下去的一个月时间就没有再如以前那么刻苦学习了。班主任倒是发现了我的懈怠,曾经善意地提醒了一句:‘你大学还没考上呢。’而当时的我只把这句话当成了耳旁风。

关键时刻的松懈差点葬送了我三年来的所有努力,好在我的功底不错,加上我数学的正常发挥,高考成绩出来后我还是松了一口气。虽然在班级里的名次退到了第五,但是总分457分还是要比本科第一批分数线高出了10分,我想以我的成绩即使本一考不上,本二总该是没问题的。

然而由于我对高考志愿及录取流程的了解不够透彻,当时也自以为是,并没有去咨询相关老师,最终酿成大错。我报考的是有提前录取的外语类志愿,俗称‘外兼文’,这样报考的好处是可以增加一次录取机会,而且外语类的专业都是当时极其热门的;当然,作为对等条件,需要填一所省内师范院校的外语专业,因为当时的师范院校常常面临生源不足的困境。外语类志愿不仅需要分数达到同类文科分数线的要求,对于外语还有特别规定,除了高考成绩外,还要参加外语口试,这一年本科第一批的外语分数线是80分,而我只考了77分。但恰恰是这3分的差距和一个错误的决定,几乎把我的前途彻底毁掉。

很显然,我填报的本科第一批提前录取的外语类志愿是没有希望了,但是听说师范类院校会降低要求,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以我的分数被师范学校录取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学校的英语老师也和我们说过,学校现在缺少优秀的外语教师,只要是我填的那所师范院校的外语系毕业生,分配回到母校是不成问题的,还说了待遇情况等等。虽说老师一直是我很崇敬的职业,但我自己并没有打算去从事教育事业。

为了不会被师范院校录取,我决定放弃外语口试,还天真地以为本科第一批提前批次的志愿不录取,接下去的本科第一批和第二批志愿总有一个会被录取的。然而正是这个错误的决定,把我推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

没有伞的孩子要拼命奔跑,稍有松懈就可能葬送自己以前所有的努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