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和当地人看家乡的自然人文景观(13)

 01一线 2019-11-30



穿越川流不息的城市,刺鼻的空气是不是让你颇为难受?埋头杂乱无章的工作,忙碌的氛围是不是让你感到心烦?堵在拥挤嘈杂的干道,漫长的等待是不是让你身心俱惫?那么,不如去这些古村洗涤渐渐浑浊的灵魂。

可是,非常遗憾的是,由于城镇化的发展,据说中国平均每天有20古村落消失,趁他们尚存之前,不妨找机会他看一下吧。

首先,让我们普及一下中国传统村落知识。中国传统村落,原名古村落,是指民国以前所建的村。2012年9月,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将习惯称谓“古村落”改为“传统村落”。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

传统村落保留了较大的历史沿革,即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虽经历久远年代,但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以突出其文明价值及传承的意义。

传统村落是与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不相同的另一类遗产,它是一种生活生产中的遗产,同时又饱含着传统的生产和生活。1、它兼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性,而且在村落里这两类遗产互相融合,互相依存,同属一个文化与审美的基因,是一个独特的整体。人们曾经片面地把一些传统村落归入物质文化遗产范畴,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只注重保护乡土建筑和历史景观,忽略了村落灵魂性的精神文化内涵,徒具躯壳,形存实亡。传统村落的遗产保护必须是整体保护。2、传统村落的建筑无论历史多久,都不同于古建;古建属于过去时,乡土建筑是现在时的。所有建筑内全都有人居住和生活,必须不断地修缮乃至更新。所以村落不会是某个时代风格一致的古建筑群,而是斑驳而丰富地呈现着它动态的嬗变的历史进程。它的历史不是滞固和平面的,而是活态和立体的。3、传统村落不是“文保单位”,而是生产和生活的基地,是社会构成最基层的单位,是农村社区。它面临着改善与发展,直接关系着村落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保护必须与发展相结合。在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都没有这样的问题。4、传统村落的精神遗产中,不仅包括各类“非遗”,还有大量独特的历史记忆、宗族传衍、俚语方言、乡约乡规、生产方式等,它们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因村落的存在而存在,并使村落传统厚重鲜活,还是村落中各种“非遗”不能脱离的“生命土壤”。 传统村落认定标是1、现存建筑有一定的久远度,文物保护单位的等级达到标准,传统建筑的占地规模、现存传统建筑(群)和周边环境保存有一定的完整性,建筑的造型、结构、材料及装饰有一定的美学价值,并有对传统技艺的传承。2、传统村落在选址、规划等方面,代表了所在地域、民族及特定历史时期的典型特征,并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历史以及考古的价值,并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协调,承载了一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村落保护状况是在2000年,中国自然村总数为363万个,中国传统村落到了2010年锐减为271万个,仅仅10年内减少90万个,平均每天消失80至100个村落。这些消失的村落中有多少具有文化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则无人知晓。如此巨量的村落消失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城市扩张和工业发展突飞猛进,大批农民入城务工,人员与劳动力向城镇大量转移,致使村落的生产生活瓦解,空巢化严重,已经出现了人去村空――从“空巢”到“弃巢”。近10年我们在各地考察民间文化时,亲眼目睹这一剧变对村落生态影响之强烈。二是城市较为优越的新的生活方式,成为愈来愈多年轻一代农民倾心的选择。许多在城市长期务工的年轻一代农民,已在城市安居和定居,村落的消解势所必然。三是城镇化。城镇化是政府行为,撤村并点力度强大,所向披靡;它直接导致村落消失,是近10年村落急速消亡最主要缘由。目前的保护措施:2012年4月,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中国传统村落 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启动了中国传统村落的调查。通过各省政府相关部门组织专家的调研与审评工作初步完成,全国汇总的数字表明中国现存的具有传统性质的村落近12000个。2012年9月,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成立了由建筑学、民俗学、规划学、艺术学、遗产学、人类学等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评审《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传统村落被认为是农耕文明村落民居的“活化石”,但由于大多都集中在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地区,得不到有效保护,面临着数量锐减、毁坏严重、污染威胁等问题。2012年,我国开始对传统村落开展调查、登记上报,截至2011年底,已公布了6批276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4批4153个中国传统村落。在已启动的第五轮调查评估中,预计将有超过5000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庄纳入。据了解,近5年时间,文物部门对首批实施的51个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项目中的50处村落投入保护资金12.5758亿元,41处村落有地方配套资金10.3453亿元。经项目评估课题组对其中47个村落进行评估,村落文物保存质量、文物安全明显改善,风貌得到更好保护,文物部门在文物修缮、活化利用、产业发展、社会参与等方面做了有益探索和创新。有一半村落人均收入高于所在县平均水平,70%村落的旅游收入实现近40%的增长。小小的传统村落在系列保护措施下重新焕发生机,向世界展示古老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2012年12月19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三部门发通知公示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全国28个省共646个传统村落入选该名单,其中贵州省最多,有90个,云南省和山西省分别为62个、48个,分列2、3位。

永和镇是人类在南方较早栖息和开发的重要地区之一。这个有着2230多年历史悠久的文明古镇,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披荆斩棘,生息繁衍。

永和镇东临赣江,西北接禾河。位于江西省主要河流――赣江中游的西岸,禾河的东南岸,泰和的东北面,西南面隔江与市中心城神岗山、青原山相望。赣江自南向东转北经九龙村陶溪起向东北经曲塘、周家、窑背、习家、锦源、林洲、白沙、超果、永安、永和、五星、张巷村委环绕而过至渡头、神岗山,向北流入吉安市中心城境内,全长约20千米,河床宽600-800米,历史上最高水位达13米,最高水位0.6米。西面禾河沿北向东经下村、小湖和张巷三个村委会注入神岗山与赣江交汇,境内长约5千米,平均河床宽236米。全镇总面积约89.5平方公里。地处吉泰盆地中部,是中部红岩低丘陵带向赣河谷平原带过渡部位。地势倾向由西向东逐渐递降,但高度不大。丘陵地形,绝对标高一般在130米左右,相对标高在75-80米,最高海拔208米。镇所辖范围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春雨秋旱,夏热冬冷,四季分明。主要山脉,南面有真华山起伏延绵至凤凰乡的天马山接壤,西南中部有庐岗。

下面,让我们来了解永和镇的一些传统村落,至今,它们基本没能列入到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随时都有可能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为此,有必要记录下来,找回一些过往的记忆。

永和镇的古村落大多从唐、宋、元、明、清时期迁徙此地,以宋、明、清三个朝代居多。如永和村委一带村子、白沙锦源曾家村、习家村、瑞源西坑村、尚书桥村、陈家……为代表,大多有600多年以上的历史。

1永和村(镇),列入传统村落名录

永和村(镇)位于赣江南岸,赣江自南向东转北环绕村子,西面禾河沿北向东经下村、小湖和张巷三个村委会注入神岗山与赣江交汇。永和村为历史上镇(乡)治所。

永和村(镇)历史悠久,已有二千年的历史,东汉初平二年设立东昌县,历经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的发展。唐武德八年并入西昌(泰和),唐贞观五年,东昌又从西昌划出隶属庐陵郡。庐陵郡自唐始称吉州。宋代,始烧于晓唐的吉州窑瓷业非常旺盛。史称永和窑,东昌窑,故称吉州窑。宋景德中为镇市,置监镇司,掌管瓷窑烟火公事。僻坊巷六街三市七十二条花街,时海宇清宁,附而居者至数千家。民物繁庶,舟车辐辏。因此兴旺发达,宋元丰间(公元1078—1085年)三复置东昌县,直至元末吉州窑衰败。留下吉州窑遗址公园二十四座奇峰窑包,如岗似岭,与那周围的一些取土池塘交织在一起,水光山色;吉州窑遗址公园内尚存高耸的唐代本觉寺塔和南唐时期那匍卧的清都观,显得古香古色;一棵棵古樟和那一排排古建民宅,风景秀丽;尤其是那临江傍水而建弯弯曲曲的古街、挨挨挤挤的门店与不时伸进的幽深古巷连成一幅“镇在林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图画。

据《东昌志》记载:“永和为庐陵之郡只十余里,地不甚广,山水秀丽。”称东昌“天星分翼珍,地势接吴楚。唐开匡仙祠,宋建丞相府、绿野(坊)、清都观、游赏堪画图。到处锦绣铺有几千户,百尺层楼万余家……金凤桥地杰人稠,鸳鸯街弦歌宴举。读书台士大夫谈今古。”《东昌志》是这样描写宋时东昌的辉煌情景:六街分别是瓷器街,米行街、锡器街、茅柴街、莲池街、鸳鸯街。三市则是以东西走向的横街为界进行划分,瓷器街以南为上市,瓷器街与米行街之间为中市,米行街以北为下市,全长十余里。品读这些街名,从中可以领略这座专业分工很明确的商瓷城风味。还有粮食漕坊、竹木商行、五金店铺、茶楼酒肆等较大的店坊。六街三市经商做买卖的可谓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如卖瓷器、古董的、打锡打铁的、做木匠织篾器的、弹棉花做裁缝的、煎饼做油条的、卖酒炒菜的、卖药补锅的,连卖棺材的也有两家……古老手艺作坊犹如雨后春笋,一家挨一家,使得这里充满着别样风味的吸引力。

沿着六街三市两边延伸出去的七十二条花街巷弄,最长的商会巷二三十米。这些巷弄只能容得下一两个人擦肩而过,黑瓦灰墙、窑瓦路被岁月磨得光滑发亮,站在巷口,你会引发出思古幽情,能容纳这“附居者至数千家、人口达三万”的就是那七十二条花街古巷,唱着悠长而美妙的歌曲。那花街的名字,既赏心悦目,又温馨可人:如金马巷、玉堂巷、花园里、三益巷、针线巷、绣花巷、剪花巷、住宿巷、风才巷等,它们被两边的马头墙夹逼得只透露出一线天光,显得古老幽深,自有它们的用处。

老街、古巷的左右隔壁是周公祠、监镇庙、税课局、守约斋、览胜亭、本觉寺、清都观等楼、台、亭、阁百多家,以及窑工们的住房和读书堂、书院……

花巷口街旁的深宅大院是永和镇的另一道风景。如原永和卫生所原占用的那幢大院,前后三进,内有两个院子,每个院子都有常青树和花草,地面都铺着窑瓦,窗棂上有五颜六色的彩色玻璃镶嵌,房间铺有地板,床架都雕了花、嵌了镜,实在富丽堂皇。左边还有两幢厢房。其它一些宅院也是窑瓦铺就的路径和院子,四周放着几盆四季花草,中间还有几棵果树,不时引来一些小鸟啁啾在树梢上嬉戏。你若探身到里面看看,宛如一幅水墨画,鲜灵生动。有的大门临街,后门是巷,有的后门通向赣江码头;有的中间一个大院子,左右各有耳房,像个小四合院,这样的院子后来住了几户人家,可隐约想象当年其家族人丁兴旺,或多姓住在一起的热闹。如今,虽然拆掉了许多老房,但还存在原来的古街古巷遗址。在这个千年古镇的历史文化坐标中,可以初浅地品味到六街三市七十二条花街的定义。

宋、元、明、清虽然远去,1949年7月16日永和全境解放后,古街古巷仍然发挥着传承的历史文化,它成了乡镇人民公社的政治文化中心,从街头到街尾,在这蜿蜒而伸的三里长街上,门板店房、幽深庭院,排满了公社机关、邮电所、信用社、卫生所、新华书店、酒厂、酱油厂、药店、供销社、公私合营商店、饮食店、粮管所、木业社、篾业社、铁业社……。一块块招牌随着弯弯曲曲的街道拥挤出现。白天从早到晚,街上行人穿梭地来来往往,当圩菜市场人头攒动,吆喝声、讲价还价声不停,晚上,点上煤油美孚灯,从各个门铺里透出的美孚灯光,把永和街照得有模有样。1960年,国务院内务部部长曾山回家探亲,他抽空到永和公社大会堂作关于反对共产风、命令风、浮夸风、瞎指挥风的国内外形势报告。这条狭长的老街经过清理街边的路障,刚好过一部吉普车,当时永和轰动很大。后来,政府照顾老区,拨来了一台柴油发电机,每天晚上随着隆隆的机声响起,华灯初上,老街的电杆木和墙壁上都闪闪发光,广播喇叭也传来革命歌曲、京戏的音响,更是把永和老街点缀得辉煌、热闹。这是全县第一个有发电机、能发电照明、广播的人民公社墟镇。

在永和古街、附近的古村,有数条与众不同的古道,它不是用石块、卵石或砖头铺设的,而是用吉州古窑废弃的“匣砵”当地人叫“窑瓦”铺就而成。匣砵是用来装待烧瓷器的,保证烧制时火候均匀,因为有吉州窑二十四座古窑的烧制,废弃的“窑瓦”在永和的地面上处处可见,俯拾皆是,地下还埋藏了不少,成了永和古街、古巷道路建筑的主要材料。

古道以永和古街为中心,始于晚唐年间开创的吉州窑,东依赣江,向南北方向延伸,倾西辐射,长达十余里。街、巷、道融为一体,使你分不清哪条是街?哪条是巷?哪条是道?如古街中的米行口、桐木桥村的村道,真是走遍天下也看不见有这样奇特的古道。古道有的是在中间用青砖作为中线,把“匣砵”分成左右两半;有的是全部用“匣砵”铺就,两边用青砖挡住边缘而成;有的在一条道上隔一段路编筑点花纹;有的在道的中间用“匣砵”和黑卵石拼成一个大铜线图案,确实好看。“匣砵”一片扣一片,不用石灰或泥浆,都无比牢固;表面呈龟背形,便于排流雨水,下雨后,人们就可以穿着布鞋走过;它无需人工护养,都磨砺了千多年,至今仍保留了很多路段,不失古色大气,令人叹为观止。

永和古道享尽了历史的辉煌,这些古道修筑,沟通了吉州各地的联系与交往。素有“陶瓷之路”的盛誉。日本陶瓷学者三上次男说,“这条运输瓷器的海上航道誉为'陶瓷之路’”。当年吉州窑瓷器,正是通过这一条条民间的商道而源源不断地把吉州窑瓷器运送到赣江丹砂渡大码头,通过商船运输到全国各地、贩运到东南亚、欧美非诸国的。辉煌的历史老早便把他造就成了吉州大地一条极为重要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陶瓷之路”。

“匣砵”古道,因其悠久的历史和古色古香的声誉,不但使吉州窑遗址公园的设计者注重文物价值加以利用和仿造,而且被古学家、历史学家以及吉州窑瓷器的传承者们研究其精神、品质和凝而厚实的积淀和内涵,那是古代的风骨、古道的气节、古代的灵魂。那些被岁月和千千万万人们磨砺得比玉石还要坚硬和亮光的古道,无声的诉说着吉州窑的辉煌、诉说着世事的沧桑、岁月的无常。哪怕只是用手轻轻一摸,也能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悠久深厚和生命的源远流长。

永和村(镇)文化灿烂,人才辈出。唐代开本觉寺,留存有本觉寺塔(飞来塔)。南唐时,置清都观。永和古镇境内村落欧桂里系欧阳修的祖籍地,因该村落有欧阳修的祖父欧阳偃、叔祖父欧阳仪、父亲欧阳晔接连考中进士,而把永和古镇所在的乡改名为“儒林乡”,至民国初年,为古庐陵县八个乡之一。特别是自宋以来,这里不仅闪烁万家灯火,汇集八方商贾,而且是“文墨之邦”。自古有状元肖时中,胡荃。据不完全统计,自隋唐开科取士以来,永和镇考中进士人数有27人。北宋最后一位坚持抗金的名臣秘书丞欧阳珣(1081-1127年),南宋三朝重臣仕至丞相、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的周必大(1126—1204),南宋白鹭洲书院首任山长、教育家欧阳守道等历史名人盛名远播。元延七年,邑人陈孝祥、杨应星在此建凤岗精舍(书院)。1968年,当地政府委派刘享莹在吉州窑”的西侧,创办了永和中学。1968年学校开始筹建,1970年正式开学。从建校到1985年属完全中学,在这期间,永和中学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就,曾被评为江西省“体育卫生先进单位”,中国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体委、共青团中央联合授予的“学校体育卫生先进集体”,受到了江西省原省长白栋材同志的通令嘉奖。1980年、1981年、1982年连续三年高考全县第一。1985年8月,永和中学改为永和职业中学,高中部招收职业高中学生,初中部保留。1991年9月,学校校园一分为二,高中部独立改为永和职业技术学校,初中部更名为永和中学。1996年永和职业技术学校并入吉安县职业高中,永和中学保留普通初级中学。

永和村(镇)名胜古迹甚多,有唐代本觉寺塔(飞来塔)、南唐清都观等,宋代吉州窑、东昌井、金钱池、莲池街、东坡井、凤风精舍、绿野坊、智度寺、秀水沟等。另外,肖文昌公祠、胡忠简公祠等古建筑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从古至今,吸引了中外名人学者常临游赏,留下了很多历史印记。

2永和萧家村(横街),未列入传统村落名录

宋朝时,基祖萧开迁徙此地。萧姓,汉族,30户,120多人。

据清道光辛丑(1831)以前编修的《永和萧家族谱》记载,萧家萧氏基祖“萧开,字启元,生于宋雍熙四年(987),任临江儒学教授官满,徙居吉州永和从陈宗肃学医,因家焉。”萧开后代从此在此繁衍、生息。萧开行医时,永和当地因窑业的兴起,已成为镇市。故村名被称为萧家,又按在镇市的位置,称为横街。其孙“字子信,业儒明易善文,以医济世,与忠简胡公交友笃密。公予田赠金荐官皆辞。公嘉之,为大书庐陵职医萧子信数字。尝谓公言曰:愿子孙世世读书广前德以活人,斯愿足矣。乃复书读书堂以遗之,以俾勖其后。”因而又被称为读书堂。

江南水乡,地处赣江西岸冲积河洲上,赣江在村东自南向北流过,在永和圩镇范围内,吉州窑遗址公园建成后,又纳入吉州窑遗址公园范围内,房屋分散圩镇其他建筑之中。地形平坦。

吉州窑遗址公园建成后,纳入吉州窑遗址公园范围内,村落农田全部被政府征收,村民已经不再务农,以在家或外出务工、经商为生,并利用房前屋后零星土地种植蔬菜。

河流1条,山地50余亩,池塘5口,古树13棵。村中现保存传统建筑19处,其中祠堂1幢,民居17幢,店铺1幢,古桥1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龙灯,喊船。

历史见证物:清道光辛丑(1831)以前编修的《永和萧家族谱》有“宋雍熙四年(987)”记载。

村落简介:萧家村距吉安县城12千米,地处赣江西岸冲积河洲上,赣江在村东自南~北南流过,四面为房屋,房屋坐向无规则。在永和圩镇范围内,吉州窑遗址公园建成后,又纳入吉州窑遗址公园范围内,房屋分散圩镇其他建筑之中。地形平坦。

明、清时期属庐陵县(今吉安县)儒林乡永二都,民国时期属吉安县永和区永和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属吉安县永和区永和乡,吉安县永和人民公社,吉安县永和乡、永和镇。现属于吉安县永和镇永和村委会。

永和是个小地域名,现成为村委会名。永和村委会现有6个自然村。

据清道光辛丑(1831)以前编修的《永和萧家族谱》记载,萧家萧氏基祖“萧开,字启元,生于宋雍熙四年(987),任临江儒学教授官满,徙居吉州永和从陈宗肃学医,因家焉。”萧开后代从此在此繁衍、生息。萧开行医时,永和当地因窑业的兴起,已成为镇市。故村名被称为萧家,又按在镇市的位置,称为横街。其孙“字子信,业儒明易善文,以医济世,与忠简胡公交友笃密。公予田赠金荐官皆辞。公嘉之,为大书庐陵职医萧子信数字。尝谓公言曰:愿子孙世世读书广前德以活人,斯愿足矣。乃复书读书堂以遗之,以俾勖其后。”因而又被称为读书堂。

村落农田全部被政府征收,村民已经不再务农,在家或外出务工、经商,并利用房前屋后零星土地种植蔬菜。

村民致富以后,陆续在家乡建造住宅。村中现保留的清朝至民国初年的祠堂、民居建筑,均青扁(竖)砖到栋、蓝灰割线,饰三、四节马头墙,多带有前院、边宅;或麻石、或青石门框;桁梁小青瓦,有些民居设重檐;屋内青砖铺地,巷道用青石、麻石板或鹅卵石俌地;用阴沟排水;正厅内饰木质雕刻、绘画。用材考究,做工精细。样式居中、居正,体现了传统儒家的尊卑观念。雕刻、绘画均有传统的祈福、祈寿、祈富贵平安的寓意。

3桐木桥村,未列入传统村落名录

南宋形成村落,至今800多年历史。较为平坦,河流冲击平原沙洲土质。江南水乡。整个村落呈现半月形,自南向北分布着两条街市,其中一条名为迎仙街,另一条为现开发修复的宋街,为当时吉州窑和永和圩镇的中心位置。传统建筑26处,其中祠堂1处,古井1处,道观1处,古街1条,吉州窑窑包5处。赣江1条,古树15棵,古水井1个,古街1条,池塘3个。大部分古建筑保存完好。

桐木桥村自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周必大卸任后复归庐陵永和,迁今地建村,后陆续有蒋、罗、稂、胡、曾、刘、肖、廖等八姓汉族人迁入。221户836人。主要从事水稻种植,县城务工、公园旁开店。

4永和桥头村,未列入传统村落名录

南宋时,基祖吴子祥于宋朝由庐陵县永福乡18都(今吉安县凤凰镇)岭下迁今地建村,距今约800年。汉族,吴姓,70户,280多人口。主要种植水稻,外出务工。

桥头古村坐落于赣江西南岸江南水乡永和,较为平坦,河流冲击平原沙洲土质。邻永和古街东,吉州窑遗址肖家岭窑包左后侧,属于吉州窑遗址保护范围内。四周林木苍翠,将古村落掩映其中,景致颇为优美。传统建筑23处,其中祠堂1处,古井、古街、窑包各1处,民居19幢。大部分古建筑保存完好。有古樟、古枫、古柏65棵;赣江1条,水井1口;水塘3口。

非物质文化遗产:吉州窑陶瓷“木叶天目”烧造工艺,干麦船。

5窑岭曾家村,未列入传统村落名录

南宋,约900年历史。基祖曾通理,汉族,生于南宋熙宁辛亥年(1071),官居应天府太守,诰授朝议大夫,卸任后归乡从吉阳(今永丰县)迁今地建村。曾姓,400户,1600多人口。主要人事种植水稻,外出务工。

江南水乡。较为平坦,河流冲击平原沙洲土质。呈方形,农田集中在和南面,窑岭的吉州窑窑包也在南面,禾河从北面流而过。赣江1条、古樟、古枫、古柏65棵;古挡土墙1条;水塘4口。传统建筑36处,有祠堂1座、古街道1座、民居书院31幢和窑包遗址3个。大部分古建筑保存完好

非物质文化遗产:干麦船、朝拜。

历史见证物:《窑岭曾氏五修族谱》。

(1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