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上第六单元《古诗三首》文本解读与教学建议

 wjigzp 2019-11-30

李白的《望天门山》
李白的《望天门山》这首诗里,前两句写景,写眼前所见扑面而来的山河气象:“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不用想象画面,不用还原景观,只要读一遍,就能感受到磅礴的气势,一“断”一“开”,一“流”一“回”,令人振奋,荡气回肠。在看整首诗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你会发现,整首诗都充满了激动人心的力量,因为最后一个字都是动词,都展现出朝气蓬勃、势不可挡的力量之美——
天门中断楚江
碧水东流至此
两岸青山相对
孤帆一片日边
李白这首诗到底在表达什么呢?仅仅是描绘他“望”天门山所见到的情景吗?要理解这一点,就要看看李白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首诗的。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这一年他25岁,正是意气风发,胸怀壮志的时候,出川的目的就是要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当他乘船顺流而下,经过江水湍急、山势巍峨的天门山时,触此景生豪情,写下了这首充满朝气充满激情的诗篇。
我读小学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说,李白的《望天门山》表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那时候,我们对老师的解释是无条件信任的,对祖国河山的壮丽更是深信不疑且无比骄傲——虽然那时候连双一村也没走出过。现在我有了一点自己的判断和思考,认识不再囿于小学老师的说法了。“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这两句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看啊,浩浩荡荡的长江水,把天门山给冲断了。可是,夹江对峙的南天门和北天门巍峨雄伟,江水流到这里时,又被激起回旋,波涛汹涌。(有人认为第二句的“至此回”指的是江流至此稍折而北,这就拘泥于事实而背离了诗的表达了。)这样的滚滚长江水,这样的巍巍天门山,的确是“山河壮丽”,叫人骄傲。但是,诗人肯定不只是要赞美这“壮丽山河”的。“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直译就是:长江两岸青青的南天门山和北天门山相对而出,孤单单的一片帆船从落日边驶来。唉,前两句那么雄奇壮伟,这两句咋就一下子落差那么大呢?这就是直译的坏处,古诗词是不能呆板地直译的,要透过表面的“实”意,联系整首诗词的景、境、情,读出深藏其中的意蕴。其实,后两句诗应该这样读:“孤帆一片日边来,两岸青山相对出。”只是这样一来就失去了押韵之美,但这样调换了顺序,就今人的思维习惯来说,画风就不一样了:诗人乘着一只船,从天边乘风破浪而来。船顺流而下,速度极快,抬眼望去,隔江相对的青山就像从两岸赶来迎接客人一样。此时此刻,你是不是看到了25岁,“辞亲远游,仗剑去国”的李白正意气风发地站在船头,享受着两岸青山的热情迎接呢?李白这哪是在写“壮丽河山”啊,分明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写滚滚长江水和巍巍天门山是铺垫,是渲染,目的是为了表现自己的豪迈之情。他望的不是天门山啊,而是自己凌云的壮志,即将大显身手的雄姿啊!对了,当时长江有着最繁忙的水运,怎么只有“孤帆一片”呢?这更突出了李白当时的“傲娇”:在这如过江之鲫的大小船只上,哪一只上会有我李白这样的人才呢?其他的船只都入不了李豪侠的法眼啊!
李白的诗题目里含有“望”字的,除了《望天门山》《望庐山瀑布》,还有《江上望皖公山》《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等(天门山、皖公山、九华山都在安徽),这些诗都写于他26岁之前,而且所望都与高山有关。与“望”有相似意趣的是“登”,李白21岁写了《登锦城散花楼》,24岁写了《登峨眉山》。杜甫写《望岳》时24岁。的确,当一个人正值少壮之年,意气风发的时候,抬眼望凌云高山,或者登上高楼高山俯瞰八极,会有怎样的胸臆荡漾心间啊!
李白的《望天门山》融情于景,那情是气壮山河、波涛汹涌的豪情,是仗剑出川对宏伟前途充满期待的热情。也只有激情满怀的李白,才能“看见”如此气势非凡的两岸山和长江水,此山此水都附着了斯时李白的感受、李白的目光、李白的胸怀。
“一切景语皆情语”。从诗文中读见的“壮美河山”,一定附染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和审美趣味,从文字中感受山河草木的特点,总离不开对作者心境的解读。也可以说,作者笔下景物的样子,就是当时作者心胸、眼光、情趣的写照。显然,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和刘禹锡的《望洞庭》中所描绘的景物,与李白的《望天门山》中的景物,给读者带来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虽然三首诗中都有山有水。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写了两首《饮湖上初晴后雨》,都是七绝,教材中选的是第二首。写这两首诗的时候,苏大学士正任杭州通判。第二首比第一首更广为流传,大抵是因为后面两句对西湖的溢美之词,将西湖比作美女西施,如此之想象,如其说是大胆,不如说是精妙,精妙的同时,又给人极其自然贴切的感觉——不一定是形象上的自然贴切,肯定在审美趣味和情感共鸣上是最自然贴切的。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第一首水平也是杠杠的——作者是苏轼苏大学士嘛!当然不仅如此。笔者与孩子们聊诗,达成的一个共识是,每一首诗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我们的作文课程也被定位为“故事写作”。这两首诗,连起来讲的是一个有前因后果的故事。要读懂它们的联系,还是先来读一读这两首诗(最好是多读几遍,想想诗人讲了怎样的故事,抒发了怎样的感受)——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其一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读过之后,我们会发现,其一中藏着一个“客”,让苏大学士很上心的客人。苏轼朝曦中迎接这位贵客,晚雨时还在陪这位贵客饮酒。只是,这位客人可能不像苏轼那样洒脱,也没有苏轼那样的审美趣味,早上“朝曦”“艳重冈”时,心情愉悦,兴致勃勃,“晚雨”的时候就兴致颓然了,“入醉乡”大抵不是被西湖变幻多姿的美景所陶醉的,而是对“晚雨”不感冒而喝高了的。故事这一细节,从第三句可以推测:“此意自佳君不会”,是啊,“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美景,“君”不懂啊!既然你不懂,醉了也好,不如我苏轼举杯与“水仙王”对饮,毕竟“水仙王”是懂的啊!
苏轼这人性格直,有话在心里搁不住,据说他混官场,一是诗名罩着,二是夫人王弗常常参谋提醒,否则仕途更加艰险叵测。这不,他写诗作词都这么随性,总要旗帜鲜明地把自己的态度表现出来,尤其是有人与自己的心性、审美趣味、人生境界不一样的时候。这两首诗就是如此。“此意自佳君不会”,“不会”就“不会”呗,“一杯当属水仙王”就是了。苏轼偏不,还要整出个第二首来,一定要告诉这位“入醉乡”的贵客“此意自佳”表现在哪儿。第二首前两句非常鲜明地告诉贵客,告诉读者,告诉所有游西湖(想游的、正在游的、游过的)人,无论晴雨,都“好”,都“奇”,晴朗的天气里,“水光潋滟”,下雨了,“山色空蒙”,多美啊!这么说吧,在咱苏轼眼里,西湖美景,好有一比,那就是绝世美女西施啊。当然不是因为两者的名字里都有一个“西”字了,关键是两者的气质神韵:对西湖来说,晴也好,雨也好,对西子来说,淡妆也好,浓抹也好,都无改其美,而只能增添其美,使其美得多姿,美得丰富,美得自由自在自然自信,但,根本不用自夸。(与小学生聊后两句比喻之妙,先得让小学生充分了解西施之美,否则就只是一个简简单单平平淡淡的比喻了。)
苏轼写完这两首诗,给这位“贵客”欣赏的时候,可能心里还会得意地说:“您啊,审美情趣还要提升啊!”苏轼的这种心思,在另一首著名的词作《定风波》中表现地更加直白——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3,余独不觉,已而4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1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种自在潇洒的境界,不是每个人都会有的。
刘禹锡的《望洞庭》
2017年暑假,我们一家自驾出北京,过河北,经河南,穿湖北,到达湖南岳阳。吸引我们直奔岳阳的,正是刘禹锡的《望洞庭》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逗留岳阳的两日,并没有满足循诗访胜的愿望,因为天气酷热难捱,火辣辣的阳光让人几乎无法睁眼,远眺君山,热浪氤氲,只见到隐隐约约的轮廓。又因水势上涨,无法驾车上岛,我们便弃了顶烈日游君山的念想。总之,无论是刘禹锡《望洞庭》中描绘的和谐景象,还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巴陵胜状”,这次都没有切身体验——《望洞庭》中展现的是秋夜美景,季节上原本就不一样。遗憾是有的,但这遗憾绝不是《望洞庭》和《岳阳楼记》带来的,相反,这一诗一文,多多少少弥补了些许访胜不遇的遗憾。
回到正题,聊刘禹锡的《望洞庭》。
先不说刘禹锡其人,也不说他写《望洞庭》时的境遇,单说这首诗。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可以说,这是一首朴素到了极致的诗。不过正应了“大音希声,大巧愈拙”的艺术真理,正因为这首诗朴素至极,才给人巧绝至极的感受。第一句,一个“和”字,就让读者心动了,神往了,月下湖光,湖上月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么和谐,那么和悦,那么恬淡静美。“潭面无风”,月光泄银,我们轻易会想到“水平如镜”四个字,却没意识到这四个字远不及“镜未磨”三个字来得自然贴切。若是“水平如镜”,当是直愣愣将月光反射出去,哪会有“微波粼粼”“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自然和美景致。“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此和谐景致,如此恬淡笔触,背后当有一个心性多么超凡、心境多么超然的主人公啊!
继续读,继续欣赏品味。
皓月之下,湖光朗朗,浩瀚洞庭,斯美何及!后世的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想象:“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显然,范仲淹的应答之作,充满了入世的热情,与刘禹锡此时的心境截然不同。“遥望洞庭山水翠”,大白话,平淡无奇,不用解释;“白银盘里一青螺”,大白话,令人惊艳,巧绝之喻!为什么说是巧绝之喻?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湖中央的君山比作青螺,不是简单的形象之观感吗?人家写出来了,我们就觉得简单,就好比生活中人们常常懊悔地惊叹:“哎呀!这么简单,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其实,别人不说出来,你可能穷其一生也想不到。如果先跳出洞庭湖和君山这两个本体,单单想象“白银盘里一青螺”的形象,眼前是否出现的是一件精巧的艺术珍品呢?摆在案头,欣赏把玩,当有赏心悦目、怡情怡性之愉吧。这是此喻巧绝之一处。回到洞庭湖和君山这两个本体,就更加巧绝了。诗人遥望洞庭,此喻便水到渠成,偌大洞庭与君山,竟然在诗人眼里,精致小巧如银盘青螺,不禁让人仰慕且感叹:诗人此时此刻立足何处?诗人的胸襟气度是如何之壮阔!
每首诗都在讲故事,讲诗人自己经历的和感念的故事,这首《望洞庭》讲的就是刘禹锡的人生大故事吧。刘禹锡,何许人也?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有人这样评价他:刘禹锡的一生,在政治上,是斗争的一生,是反抗的一生,是在被打击中不断反击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他自立门户,不断创新,写出大量雄浑苍劲的诗歌。同时,他又以诗歌作为武器,无情地嘲讽和打击着他的对手。他虽然不断地被排挤,被打击,被流放,但从没低头认输,反而是愈挫愈勇,豪情万千。《望洞庭》是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秋刘禹锡赴和州刺史任、经洞庭湖时所作。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此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记录,也是他人生境界的自然诠释。
《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都解读了。显然,三首诗的区别并不仅仅是写的景物不同,更主要的,是作者要讲的故事,要表达的情思是不同的,诗歌背后,诗人的境遇、心性、人生趣味、审美境界也是各异的。
最后,简单说说这三首在课堂上如何与“壮美山河”的主题相联系。其一,天门山、西湖、洞庭湖(还有“日积月累”中的白帝城等),的确是胜景,各有特点,各美其美,又共同成就了河山之壮美。这一点,要利用地图,在学生的脑海让这些胜景变得真实形象起来,让“自豪感”落地。其二,每一首的品读,虽然离不开对具体美景的联想、想象、体会,但不可囿于对“壮美河山”的提炼,不要因为单元主题而窄化了对诗歌的理解,要引导读懂诗人的心境、情怀,要启蒙学生,诗中的景,永远是诗人眼中心中的景,是用来讲诗人的故事传递诗人的情感的,而不是纯粹的“写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