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1岁森下洋子与74岁石钟琴联袂演绎《白毛女》愿艺术家们艺术生命常青

 阿里山图书馆 2019-11-3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故事里的中国》第四期致敬民族歌剧的经典之作——《白毛女》。五位“白毛女”扮演者将登上舞台,他们分别是:97岁的孟于老师、90岁的郭兰英老师、74岁的石钟琴老师、71岁的森下洋子女士,以及青年歌唱家雷佳。通过她们的讲述,我们将感受到这部为人民而创作的经典是如何穿透岁月、跨越国界、感动世界的。

                                           

                        中日两位七旬“白毛女”联袂再现芭蕾之美

《白毛女》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还催生了日本芭蕾舞剧《白毛女》的诞生。从1955年在日本上演这部芭蕾舞剧到现在,几代芭蕾舞艺术家一直坚持不懈倾情演绎,留下了一段中日文化交流的佳话。《故事里的中国》特别邀请到松山芭蕾舞团现任团长、“喜儿”的扮演者森下洋子女士,以及她的先生——松山芭蕾舞团总代表清水哲太郎。松山芭蕾舞团的创始人,就是清水哲太郎先生的父母——清水正夫先生和松山树子女士。

到底是什么样的机缘巧合,让日本艺术家将一个中国故事搬上了本土艺术舞台?清水哲太郎先生介绍,1952年,中国电影《白毛女》在日本公映,他的父母在看过这部电影之后当即表示,“这就是(我们想要的)芭蕾,这是我们想要做的事情。”清水哲太郎先生十分理解父母的决定,“中国数千年以来对于日本在文化方面有深远的影响,现在日本人的文明得益于中国的影响,要对中国的文化表示感谢。虽然《白毛女》是中国的故事题材,但是我们想借用这个题材,展现出这个故事对于全世界的意义。”

1955年,松山树子女士受周恩来总理的邀请来到中国,并被安排和另外两位“白毛女”田华老师、王昆老师见面。1971年,森下洋子女士接替婆婆成为日本芭蕾舞中新一代“白毛女”。到中国演出之际,她同样受到了周总理的亲切接见,还获赠了一整套白毛女的演出服。直到今天,她还很珍惜地用着,“每次《白毛女》的演出我都会穿,都会想起周总理的笑容,以及和我们热情握手的场景。”

节目中,因为《白毛女》而结为好友的森下洋子女士与中国芭蕾舞剧“喜儿”的扮演者石钟琴老师,将联袂带来一场令人惊叹的表演。纵然年华老去,她们吐尽芳华,魅力依旧。王昆老师的儿子周七月先生也会特别登台,为两位艺术家献上从自家院子采摘的鲜花,带来了希望“艺术之花常鲜、友谊之花常开”的美好祝福。

经典永远是朴素的,它在大浪淘沙的历史长河中历久弥新。本期节目传递着这样的信念:艺术和艺术是相通的,人心和人心是相通的。一部为人民而创作的作品,一部为最大多数人而发声的作品,必定可以穿越时光、跨越国界、生生不息。

 

歌剧舞剧白毛女中外艺术家齐聚节目现场,留下这珍贵的“喜儿”合影。真诚地希望,用艺术的甘霖,浇灌出来这爱的花朵,能够常开不败,也愿艺术家们的艺术生命常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