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直播“剖腹产手术”的男医生

 香光庄 2019-11-30

触摸死亡才觉生命重要,见过疾病方知健康可贵。医生,或许是替人们抵挡死神的最后一道屏障。

然而当段子手成为儿科医生,当水果刀变成手术刀,当故事的主讲人当上神经外科大夫,我们的生活,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夜里9点,医生王野虓在家中开始了他的“手术”。

黑暗的房间,一个略高于膝盖的小桌台,一把与桌子几乎同高的椅子,便是王野虓的工作区。

一盏台灯照亮视野,他的“病患”就躺在桌上的肾形盘里——一颗“怀孕”的火龙果。

消毒、备皮、麻醉,锋利的手术刀剖开“皮肤”,“婴儿”顺利娩出......

支架上的手机记录着“剖腹产”的全过程,这一手术的每一步,都在按照医学流程严格进行。

在此之后,他将花费2小时,对视频进行后期与配音。这是王野虓第21次给水果做手术,快手粉丝们都称他为“水果医生”。

视频上传后,已是深夜。那时,妻子与孩子都已熟睡,陪着他的只有面前亮着的屏幕。

把艰涩的医学知识科普给大众,真的很难吗?

王野虓曾经迷茫过,但如今他心里有着清晰的答案,也知道自己并不孤单。

因为,在快手上,也有许多人隐匿于网络一端的某个角落,正在为此默默努力坚守着。

王野虓的“手术台”,搭建在小城鹤岗。

在成为“水果医生”之前,他的身份是鹤岗市人民医院ICU主治医师。

自从2013年入职,王野虓每天早晨7点出门,8点到ICU病房,看病历、检查病人、处理突发抢救,不值班的时候,下午4:30下班回家。轮到值班,他又常常到凌晨才能放下手术刀,回到家中。

鹤岗偏居祖国最北方,除了医学技术滞后于大城市外,人们的医学观念也相对落后。在与患者和身边人的接触中,这位年轻的医生意识到,大家的医学常识,以及了解基本医学知识的渠道,更是少之又少。这让有着医学理想的他感到无力。

现状暂时无法改变,王野虓把目光投向了儿子。

“当时儿子两岁,正是对颜色感兴趣的年纪,五颜六色的水果能够吸引他的注意力。我也想让他从小对手术和医学多一点了解。”

他购买了一套医用器具。值班令他养成了晚睡的习惯,十一二点也在兴奋头上。他便趁着儿子睡熟后,将“手术”过程制成视频,第二天播放给儿子看。

 

帮芒果割“阑尾”、从车厘子“腹腔取物”、给橙子做“切胃手术”,王野虓制作了一系列给水果做手术的视频。

为留下记录,王大夫把视频传上了自己的快手账号。本是随心之举,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忽然火了,在网上,大家称呼他为“水果医生”。

“我从来没见过把剖腹产手术讲得这么清楚的”、“原来我的肾结石是这样被割掉的”、“居然偶遇医学科普,这种打开方式我爱了”、“大夫你又调皮了”、“我想看给榴莲做手术”......

 

一条又一条留言向王野虓涌来,视频的播放量逐渐爬升至百万,26.8万粉丝等在屏幕前,围观他的水果手术,或是守着他的直播。这个原本只能照顾到眼前病房里医患的小城医生,成了“网红”,走进了全国人民的视野。

子宫肌瘤、心肺复苏、呼吸急救都是王野虓的直播话题,他希望能够通过网络,让更多人了解医学知识。

然而通俗的表述,加上东北话喜感的幽默加成,让粉丝们直呼:“你是一个被医学耽误了的段子手。”

 

如果说水果医生的科普,是无心插柳,那科普对“段子手”马啸来说,便是迫在眉睫,“蓄谋已久”。

2007年,马啸从沈阳医学院毕业,起初不想做医生的他进入报社,做了近一年的医学编辑及记者。

这段经历,让他从多个角度重新认识了医生这个神圣职业,毕业2年后,马啸考进新民市人民医院,开启了他的10年儿科生涯。

11月29日,在快手举办的以“知识的全民生长力”为主题的光合演讲现场,马大夫作为快手优质知识创作者代表分享了他入行的初衷:

其实,他的志愿本不是儿科,然而儿科医生巨大的缺口以及肩上的使命,让他在儿科科室里待了下来。

儿科马大夫

据2015年相关统计显示,我国儿科医生缺口已达20万左右,然而目前儿科医生的数量,还不足10万。

马大夫曾用一个段子形容此种现状:“这就好比我去买车,销售推荐一台30万的车,我说还差点儿钱,人家问差多少,我说就差二十来万吧......”

段子幽默是真,但幽默背后是马啸难掩的忧虑:

“由于儿科资源的短缺,生病的孩子无法及时得到正规专业的诊疗,导致很多家长病急乱投医,在一些非儿科专业的诱导下,不慎走进了育儿的误区。如果科普做得好,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儿科医生的负担。”

从2016年起,马啸便曾尝试过以图文对话形式做医疗科普,然而由于影响力微弱,阅读量惨淡;他也试着把专业知识讲给身边的家长们听,然而大家觉得枯燥,听不进去也听不懂。

业余时间,马啸喜欢钻研相声、说段子。在医院联欢会上,马啸和搭档的儿科相声段子博了个满堂彩,同事拍下的视频传播后,赢得一致好评。

他发现,当娱乐与科普结合起来,效果会比干巴巴的科普好太多。

 
 在医院联欢会上说相声的马啸

那年秋天,马啸入驻了快手平台。每天,在快手上活跃着2亿用户,他们来自天南地北,却因为热衷记录生活、分享经验,而相聚同一平台。开号后,迎接马大夫的,是热情的“老铁666”。

段子一发,就圈粉了不少新手妈妈。从一线城市的高楼大厦,到偏远山村的田间地头,都有人打开快手,守在手机屏幕前等着马大夫的段子。

有人在此之前从没关注过科学育儿,马大夫的段子给他们提了醒;也有偏远地区的妈妈,看过视频才知道一些治病的土方子原来有害;也有人还是单身,为了“追”段子,提前开始关注育儿中的学问。

一本正经地科普,一本正经地讲段子,看着直播间里刷屏的“哈哈哈”,马大夫有时会开个玩笑:“你们是来听科普的,还是听我讲段子的?”

但不论大家是因段子而来,还是为科普而来,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科学育儿,马大夫感到自己的努力是值得的。

如果说马大夫是当红段子手,那新宾药匣子于东就好像是午后坐在一起唠嗑的隔壁老舅。

“最近发生一个事儿,我上来和大家唠唠。”粉丝们一听熟悉的开头就知道,于大夫的科普小课堂,又要开讲了。

于东的第一条视频,上传于2019年2月,那是一个本可以避免的悲剧:

“我听说一个朋友的叔叔,在饭桌上流哈喇子,流了2分钟,大家以为他睡一觉就好了,然后就跟着大家正常喝酒。第二天,却发现整个人半边不能动了,得了半身不遂。如果当时及时送医院,问题肯定不会这么严重!”

从医14年,身处神经外科的于医生,见过太多患者,他们其中许多人本该有获得救治的机会,却缺乏医学知识,导致病情延误,或是因为处理不当而导致恶化的情况。

“有些东西对医生来说是常识,但普通人未必懂,我寻思着得给大家伙儿讲一讲,提个醒。”

因为无知而延误病情的事,水果医生王野虓也曾遇见过。

那是一位任凭颈部肿物生长了10年的大娘,当她出现在王大夫面前时,瘤子已经压扁了气道,切除物大到成年男性张开手掌都难以握住。

在这10年中,大娘本可以有无数次机会将它切除,却因对手术的恐惧,严重延误病情。

王野虓理解老年人怕手术的心理,然而当与家属沟通时,子女那句“我也不懂”,让他意识到,仅仅一个“恐惧”,一句“不懂”,就可以阻挡患者就医的脚步,白白担受了十年病痛的折磨。

时隔多年,提起这位患者,王野虓仍会被无力感层层包围。

水果手术的价值在哪里?在王医生看来,这正是简单化、通俗化后的好处,让更多人通过快手认识到手术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鲜血淋漓。

“让大家大概了解手术怎么做,并不是在肚子里一顿搅和,也不会让人伤元气。”他说。 

不久前,一位粉丝在看过水果医生的快手视频后,带着母亲去医院进行了相应的手术治疗,康复良好,这让王野虓万分欣慰。

“能让社会更多的人了解手术,能让他们在面对手术时不再恐惧,理性判断,是我坚持创作的原因。”

恐惧,来源于未知。这群专注科普的医生,正在用风格各异,却又同样有趣的方式,把医学的专业壁垒一点点砸碎。

快手也正在努力为普通人,提供一个低门槛获取知识的渠道。快手在29日的光合演讲上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快手的知识田野拔尖生长,超过1.2亿的知识短视频,平均每秒4个知识点。打破壁垒的不再是高高在上、冷冰冰的知识,而是那些有趣、有料、有温度的沟通与交流。


对于一线医生而言,科普的意义不只是传递常识,而是将知识再翻译。王野虓的新语言是水果手术,而马大夫的翻译器是段子。

“比如你怀疑你老公和哪个女人有问题,你去查他的微信,如果发现证据那就很可能有问题,但没证据就不证明没问题,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儿科马大夫这样为新手妈妈解释过敏源检测原理。

而和奶奶们解释孩子反复发烧的问题,他又会以“烧开水”来举例:

“ 孩子发烧啊,就好比一锅烧开的水,退烧药只不过是添一瓢凉水缓解沸腾,只要火没熄,水还是会开的。”

再如南方健康团队,是一支少有的医疗领域MCN机构(即帮助签约达人进行内容持续输出和变现的公司)。在创始人傅泉的带领下,更多医生在用年轻的方式,传达着医学知识。

他们的话题,从“耳朵可以天天掏吗”到“唠叨多了真的有用吗”,当医学知识融入生活时,大家便觉得不再可怕。

 

从前穿白大褂,不苟言笑的医生在镜头前变得可爱,也会开玩笑逗趣儿,也会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他们不再是一个个冰冷的符号。医师开出的处方单不再是看不懂的“鬼画符”,也会用生动形象的段子,说患者听得懂的话。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陪伴。

医生们喜欢用这句话来形容自己的工作。

可惜由于种种现实因素,医生的陪伴,往往只能局限在小范围内。当离开医院环境,医患很大程度上便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然而2019年初的某天,当又一波病人像往常一样,涌进抚顺市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医生于东的诊室时,忽然有一名患者和坐在桌后的医生打了个招呼:

 “您是快手上的新宾药匣子吧!”

从医这些年,于东第一次听到有病人以一个昵称来称呼他。

患者的语气显得亲切熟悉,少了些以往交流时常有的紧张与疏离。

这是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粉丝”与“网红”间的情感——信任。

儿科马大夫也深有同感:“经常有家长慕名而来,有不少家长在给孩子看病过程中认出我。瞬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缓解了原本紧张的医患关系。”

从前只有在问诊时才会相遇的医患,其实在快手直播间与视频的陪伴中,早已变得熟悉。

王野虓在直播里常用东北话说:“有啥事儿你就问!当我是你朋友就行啦!”

他们会时常提醒大家注意身体,也会恨铁不成钢地说:“你生病了,受害的不止你一个人,还得拖累一大家子。”

一问一答,你来我往,医生们也在与大家的交流中,感受到病患真实的需求:“有些我们认为是常识的问题,却会有很多粉丝询问,这就证明很有必要在这方面加强科普了,在医院的诊疗中也需要多加留心。”

“我们今天聊一聊宫颈癌疫苗”、“宝宝的第一口辅食应该吃什么”、“脑出血的危害与预防”......聊家常之间,专业的医学知识便已娓娓道来。

而在科普的过程中,为确保准确严谨,就算是段子,医生们也会认真查阅资料文献,与同事们讨论,甚至请教专家老师。

这正暗合了南方健康傅泉做医疗科普的初心:

“2013年时,医闹很凶,医患矛盾严重。我在做医生过程中,发现有许多问题需要从根本上去改变。比如,患者诉求和医疗之间不匹配,患者知识缺乏等问题。我希望通过科普内容创作改善情况。”

 

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院的傅泉,从前从事健康事业,后来当了医生,他在工作中意识到大众对医疗健康的需求在不断提升,而三四线城市的居民,却缺少这一渠道。

就如于东在直播连麦时,曾遇到过一个来自湖北偏僻农村的小伙子。

那时,他的父亲在城里做完手术,要坐牛车回到家中。然而维持营养所需的鼻饲管却出了问题,食物进不去,赤脚医生找不到,而去市里的医院,需要走上整整一天半。

小伙子曾在快手上关注新宾药匣子。焦急间,看到了于大夫在直播,抓住救命稻草般地与他连麦,诉说了父亲的情况。

“我通过语音直接教会他处理方法,问题很快就解决了。”

其实,在直播间,这样的沟通并不少见,对快手上的医生们而言,数十年从医的专业知识与经验,早已经飞出了病房,服务到更多人。

而每天在快手上活跃着的2亿用户,都是潜在的受益者。

 

在爆红之后,医生们仍未离开一线工作,过着曾经两点一线的安稳生活。

他们还像往常一样出诊、手术、查房。但与以往不同的是,他们如今多了一个渠道,可以将遇到的病例讲给网络另一端的人们,以做警示。也多了一群人,关注医学知识,相互陪伴。

有人说“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但这群为科普努力着的人,让普通人与医生的情感开始贯连。

当说起逝去的生命,开始有人留言安慰:“我能从你的话里听出无奈和惋惜,你是真正的好医生。”

而医生们也常在平台中分享自己的喜悦:或是一例危重病患的病情得到良好控制,或是有人通过急救挽回了一条生命,保住一个家庭,而这急救措施,正是他们从科普中习得的。

“懂得一些医疗常识是很有用的,不能仅仅用金钱来衡量。”

的确,就如王野虓粉丝中的一位少女,从死亡线上走过一遭后,方才懂得平日保重身体的重要。

“其实对大多数人来说,科普的意义在于治未病,也就是预防。”因为许多悲剧的诱因,有时只是很简单的小事。

“许多人认为,一觉醒来一定能看得到明天的太阳,疾病离自己总是很遥远,他们不知道死神有时会突然而至。”王野虓不无感慨。

 

工作在ICU的他,比旁人听过更多次死神的脚步声,也曾与死神无数次交手。近十年的从医经验改变了他的生命观,“现在能与你说话,我都觉得是幸福。”

因此,在开通快手账号时,他选择用一句电影对白作为自己的简介:Most people are so ungrateful be alive. But not you. Not anymore.(大多数人都不知感激地活着,但是不会是你,再也不会是了。)

这句话出自电影《电锯惊魂》,对王野虓来说,这不是批判,而是劝慰。

坚持在快手上发布水果手术,在直播间里一遍一遍重复科普常识,正是他希望,每个人不用经历生死的考验,也可以认真看待生命,能够幸福地享受每一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