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扁鹊“起死回生”的那些事儿

 再见晚秋 2019-11-30

【导读】切脉,是中医医生诊察疾病的重要手段,经验丰富的中医大夫,通过“按三指”,常能准确地判断患者疾病的部位和性质。历史上有关切脉的趣闻甚多。

“起死回生”

相传,的春秋战国时代,晋国上卿赵简子有一次病倒,昏迷不醒,众人皆认为他死去。当时的名医扁鹊从赵简子的手腕部按及还有微弱的脉跳,断言未亡。经他精心调治一周,终使赵“起死回生”。

又一次,扁鹊路过虢国,见举国上下正忙于祭祀。询问之后方知原来是虢国太子已断气半日。扁鹊急上前察看,经摸脉搏、按体温,断定太子属假死。当即与弟子用针刺、热熨之法抢救。待虢太子醒来后,再以汤药精心调治二旬告愈。故后人普遍认为扁鹊是发明切脉察病术之鼻祖。


“牵线切脉”

中医的切脉术可谓博大精深,且颇灵验。但把它吹捧得玄之又玄,则莫过于历史上宫廷医官为皇亲国戚的夫人千金们看病时的“牵线切脉”了。据传,清代慈禧太后有一次患顽疾,一位陈姓御医隔着帷帐在红绿丝线上切脉后开了三贴药方。太后服后,药到病除,特赐予他“妙手回春”金匾一块。陈御医晚年隐居后才敢透露当年的内幕。当他获悉将召自己为慈禧看病的消息后,急忙变卖家产,重金贿赂太后身边的内侍、宫女,得知太后之病乃贪嗜螺肉所致食积顽症。后心中有数地开出消食健脾的处方,终使“老佛爷”药到病除,化验为夷。

其实,中医诊察断病,素来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才能准确地辨证施治,并不单单推崇切脉。至于中医切脉的专著,当推晋代王叔和的《脉经》和明代李时珍的《濒湖脉学》最驰誉中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