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大语文必定是未来的方向。在这种趋势下,古诗词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一个孩子,无论他对文、理有怎样的偏好,大概都会被古诗词那优美的意和抑扬顿挫的韵律所吸引。 可是对于一些偏爱文科的孩子来说,学习科学知识,尤其是物理、化学等典型的理科知识,却成了他们心中的一抹阴影。 既然如此何不如将古诗词与理科知识结合起来,让孩子在审美的愉悦中轻松享受科学的洗礼呢? 我们的古诗词中有很多内容都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 比如:陶渊明的“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讲的就是物种之间的竞争关系;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讲的是气候与海拔的关系。 当古诗词和科学知识跨界融合,就碰撞出了非常独特的一种学习方法——通过古诗词了解科学知识,通过科学知识理解诗词内容、感受诗词之美。这种方法能使孩子学会相辅相成的记忆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近,我就淘到了一套由教育部推荐的小学生必读书《诗词中的科学》。这套书不仅很实用,还特别有趣,实现了诗词和科学的无缝拼接!特别适合小学生阅读。 这套书分为《天文地理》《生命科学》《化学物理》《大气现象》四册,80首诗词,分别讲述了天文、地理、生物、化学、物理、气象6个科目的80个重点知识。 在《天文地理》这本书中,开篇就为大家展示了书中所涉及的20个科学知识点,如月相、月与潮汐、牛郎织女星、北斗七星、地球的内部、中国地势、移动的板块、温度带、季风气候、城市热岛效应等。这些知识点各自对应着一首古诗词。 比如北宋大文豪苏轼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第一部分是这首诗的原文和注释。不仅生僻字有注音,容易读错的多音字也有注音。 随后带来的则是诗词的创作背景和赏析,接下来自然地过渡到科学知识:为什么“松间沙路净无泥”“门前流水尚能西”呢?答案揭晓了: 原来,苏轼所到的蕲水,也就是今天的湖北浠水,到处都是平缓起伏的砂岩丘陵。 砂岩风化后只能形成沙子,自然就不会有泥啦!砂岩是马尾松生长的温床,因此苏轼笔下的沙路才会穿梭于成片的松林间。 我们都知道,水流方向受制于地势的高低,必定是从高处流向低处。小溪之所以西流,也是出于这个道理。 普及了砂岩的概念以后,接下来作者又为我们讲述了土壤的分类和作用。其中的土壤内部结构图还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有趣、神秘的“地下世界”。 讲到这里,孩子不但了解了土壤的相关知识,也记住了《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这首词及其相关的事件和地点。 与教材不同的是,这套书的语言生动有趣,讲解方法独特,它将诗词赏析与科学解析融为一体,同时用图解的形式解释了每一个科学知识,简单易懂、趣味盎然。 阅读其中的赏析,都像是在聆听一个动人的古典故事,欣赏一篇意境优美的散文。 科学部分的文字也毫不逊色,趣味性、故事性应有尽有。 比如写积雨云的:“积雨云,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一种湿漉漉的云,轻轻一拧,哗啦啦的雨水就会落下来。” 为了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书中还设置了丰富的趣味小实验,比如制作“无字天书”、制作汽水、测量降雨量等。有了它们,孩子就可以暂时摆脱手机的“控制”了。 另外,书中附带的4套模拟试题也是孩子们的应考指南,这些试题都是根据历年中考试卷中包含诗词的理科试题编写的,完全以文理综合的形式呈现出来。 除了正文中详细介绍的20首与科学相关的古诗词,在每本书的后面,还会根据这本书的主题进行扩展,总结出更多古诗词与科学知识相融合的例子。 所以《诗词中的科学》既是一套很好的科普书,又是一套别出心裁的诗词选本。 喜欢诗词的孩子,可以在诗词中学到科学;喜欢科学的孩子,也能在科学知识中领略到美妙的诗意,通过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衔接不感兴趣的领域。 这套书知识范围很广,从小学到高考需要学习的诗词、从6岁孩子需要了解的生物知识到初中的理科知识,它都有所涉及。一套在手,非常超值,可以陪伴孩子的整个学生生涯。 现在购买还随书附赠四大赠品: 赠品一:超长《千里诗意图》,结合书中的诗句画成,挂在墙上是一幅绝佳的装饰画 赠品二: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赠品三:中考必背古诗词 赠品四:高考必背古诗词 光是这4个赠品,就能供孩子欣赏和使用很多年。 全套4本,原价120元,憨弟粉丝价69元,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的看一看查看和下单。 ![]() ![]() ![]() ![]() ![]() ![]() |
|
来自: 昵称3290180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