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靖难之役后,朱棣为何在立太子之事上犹豫不决?

 花开无田 2019-11-30

明朝在历史上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存在,开国皇帝是乞讨为生的游僧出身,唯一一起藩王起兵且成功的事件也发生在明朝,皇帝被俘虏到外敌阵营,享受着非同一般的优渥待遇,最后一任皇帝临危不惧,践行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诺言。此外明朝设立特务机构,监察朝中百官的一言一行,实行白色恐怖统治,如明太祖朱元璋时期的儒官钱宰,明朝建立时已然是古稀之年。

等到朱元璋召钱宰编修文籍《孟子节文》的时候,钱宰忍不住发了一句牢骚:“四鼓冬冬起着衣,午门召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谁知第二天朱元璋就下令召见钱宰,笑容可掬地说:“我什么时候嫌你迟了,改为忧字如何?”在别人看来不痛不痒的一句话,从朱元璋这位铁血帝王的嘴里说出来,却使钱宰不由得生出一身冷汗,此时锦衣卫已然成形,监察力度有增无减。

我们对朱元璋印象最深的就是“杀伐决断”,朝堂上杀的人头滚滚,老百姓可将贪赃枉法的吏员捆绑起来送京查办。洪武年间前期的胡惟庸案,后期的蓝玉一案,牵连人数高达数万人,政治手腕过硬的朱元璋,光是站在殿堂之上,就能将朝中百官吓得噤若寒蝉。很多人喜欢将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看作一类人,无论是《明实录》还是《明史》的记载,我们的的确确能从朱棣身上看到朱元璋的影子。

从朱元璋晚年的人事安排中,我们能够看出朱元璋在不断清除对皇权有威胁的老牌将帅,继而推出朱允炆这位守成之君,儒雅尊道的仁义之君。遗憾的是,历史具有偶然性,朱元璋打的一手好如意算盘落空,燕王朱棣没有遵循先父的遗愿镇守北京,而是折转兵马一路南下,年轻的建文帝就此下落不明。靖难之役结束后,朱棣成功夺位上台,但权力的更迭风云从未停止,自1402年到1404年间,朱棣未曾明确过皇储人选。

要知道太子是封建社会的国之根本,以防皇帝猝然离世的时候,能够找到合法继承人,就册立太子而言,于君于臣于民,皆是安心的好事。这一点,精明的朱棣并非不懂,尤其是他的皇帝身份需要迫切合法化,册立皇储更是广告天下的需求,朱老四迟迟不肯立太子,本身就是一件很反常的事情。那么朱棣到底为什么要拖延立太子的时间呢?第一是朱棣的长子朱高炽,身材肥胖且有残疾,倘若不是嫡长子身份,怕是朱棣看都不愿看一眼。

第二是朱棣的次子朱高煦,军事经验格外丰富,时常救朱棣于危难之中,作为一位喜好战事的帝王,朱棣和朱高煦出奇地对脾气。如果从传统继承制方面来讲,朱高炽无疑是最具备资格的人选,靖难之役时朱高炽负责留守后方,等到朱棣夺得天下的时候,朱高炽已然二十多岁。更何况,早在明太祖朱元璋在世的时候,就已经明确钦定朱高炽为燕王世子,继承朱棣皇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明朝立国之初,朱元璋就公开表示,皇族继承制是“立长不立幼,立嫡不立庶”,朱棣一生共有四个儿子,除四子朱高爔早夭且生母身份不祥外,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皆是徐皇后所生,都属于嫡子。朱高炽赢就赢在了年纪大这一点,假设朱高煦是长子的话,估计朱棣会毫不犹豫地册立朱高煦为太子,因为朱棣比较喜欢朱高煦的脾气秉性。靖难之役的过程中,朱高煦是朱棣身边的得力助手,再加上父子这一层血缘关系,朱高煦打起仗来十分卖命,他屡次冲锋陷阵、反败为胜,在燕军里的地位和威望非同一般。

反观身材臃肿的朱高炽,骑射功夫差得要命,走起路还需要左右侍从搀扶,按理说戎马一生的朱元璋不会喜欢这类子孙。偏偏晚年的朱元璋极其看重品行修养,早期朱高炽以燕王世子的身份入京拜见祖父,言行举止合乎规范,而朱高煦则骄横跋扈,为太祖所不喜。朱高炽在留守北京城的时候,南军主帅李景隆曾在德州誓师出兵,五十万兵马直奔突袭北京城,此时的燕军主力正在前线作战。偌大的北京城只有一万多名守军将士,且大部分属于老弱,精壮兵力尽出城外,面对李景隆军士的浩大声势,朱高炽愣是凭借一腔热血,虚心向城中将士学习守城经验,利用北方特有的寒冷天气,自制一道冰墙,暂时抵制住了李景隆的进攻。

当然北京城也并非无懈可击、固若金汤,但李景隆生怕部下抢功,屡次在将要突破北京城时下令鸣锣收兵,等到朱棣率领燕军支援的时候,南军受到前后夹击,一时间溃不成军。倘若北京城被李景隆攻破,后果不堪设想,靖难之役的最终走向或许会发生根本改变,这也是朱高炽唯一的战功优势。有人认为,朱棣之所以最后下决心立朱高炽为太子,最主要的原因是朱瞻基,这个聪明伶俐的好圣孙,让晚年的朱棣享受到了含饴弄孙的乐趣。但实际上朱高炽能被立为太子的根本原因,更多的是朱高炽朝中基础雄厚,文武百官倾向于文人型的朱高炽,并非骄横无礼的朱高煦。

明朝经历了两代铁血帝王的统治,使得百姓谨小慎微、如履薄冰,上至殿陛庙堂,下至桑田农野,无不希望明朝迎来一位仁义君主。最终朱棣颁布了一道顺应民心的旨意,于永乐二年立朱高炽为皇太子,七年后又立朱高炽的嫡子朱瞻基为皇太孙。这一安排可见朱棣对皇孙朱瞻基的喜爱,此后两代帝王人选都敲定下来,朱棣虽然违背了过去对朱高煦的承诺,但却将明朝推向新的繁荣高峰。

参考资料:《明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