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孙无忌究竟是谁杀死的?唐高宗李治,还是女皇武则天?

 今古言堂 2019-12-01

在这篇文章,笔者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要杀长孙无忌的人并非唐高宗李治,而是他的皇后武则天。

《旧唐书》记载,长孙无忌,字机辅,河南洛阳人,唐太宗李世民文德皇后长孙氏之兄。

长孙无忌是唐王朝的开国元勋,论功以为第一,先封齐国公,后徙赵国公。

史载,长孙无忌自幼与李世民相交,李渊晋阳起兵后投靠李世民。长孙无忌担任秦王谋士 ,是被称为“秦王府十八学士”幕府之核心人物,参与过历次战争 。尤其是他于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参与发动“玄武门事变”的决策,帮助李世民诛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一举夺取帝位。

李世民即位称帝后,评价长孙无忌“我有天下,多是此人之力”。长孙无忌历任尚书仆射、大司空、大司徒等要职,居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

贞观二十一年(637年),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奉命纂修《贞观律》。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唐太宗李世民因金石丹药服用过量,中毒暴亡 ,长孙无忌受遗命辅佐唐高宗李治。

史载,李世民是唐初一代英主,具“洞察秋毫,审时度势”的超凡能力,但他“聪明一世,懵懂一时”,在立皇储的问题上屡屡出现失误,立一个坏一个。

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明争暗斗,阴欲谋反被废黜后,李世民又将李治、李恪列入嗣君的人选中。二子的优缺点、长短处李世民都十分清楚。

《资治通鉴》记载:李恪精于骑射,文武兼具,“其母隋炀帝女,地亲望高,中外所向”。李世民很喜欢能文能武的李恪,常对左右说:此子“英果类我(各方面很像我)”,并有意加以培养、教导,将他封到很远的地方做藩王,增加其历练,威望,助其成长 。李世民对近臣说:“吾于恪不欲常见之 ?但今早有定分,使外作藩屛,吾百岁后,庶兄弟无危亡忧。”可见他对李恪期望值之高。

史载,李治性格仁弱,缺乏主见,优柔不能决断,缺少威严不能驭众,不具备雄主之才略,恐怕很难担当江山社稷之大任。对这点,唐太宗李世民看得很清楚,于是打算用李恪代替李治做太子,将来由李恪继承皇位。

但李治是长孙皇后所生 ,是嫡出,李恪是庶出,由他继位不符合祖宗规矩,因此遭到部分大臣的反对。李治的舅父长孙无忌位高权重,他也积极为外甥争位,唐太宗无法,最终妥协,仍以李治为太子,殊不知因之留下了重重隐患。

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封武则天为后。唐高宗在位早期,重用舅父长孙无忌,朝政大事均由他处置,权倾朝野,势焰熏天。据记载,唐高宗李治是个性格懦弱、体虚多病的皇帝,他在位时虽然也取得了征服高丽、击败突厥之战的大胜,但很多都是武则天、李世勣、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的运筹帷幄,高宗常犯头昏病,基本不理政事。

武则天不是一个简单的女人,她深谙权谋,手段诡谲,具有强烈的政治野心。恰好她老公体弱多病,没有精力打理政事,经常要她帮助代理朝政。于是她对高宗处理的每一件政事都要过问 ,任免赏罚,生杀予夺都须她点头、决断。朝野上下都把高宗和武皇后合称“二圣”,体虚昏眛的高宗实际已成了傀儡。

此前,面对武则天的勃勃野心,国舅爷、太尉长孙无忌和宰相褚遂良等顾命元老大臣们迅速组成反对势力,目的是阻止武则天当皇后并篡唐。

武则天虽是女流之辈,但手段非常厉害,她利用一些人想借机邀功的心态,争取到中书舍人李义府、许敬宗、卫尉卿、御史大夫崔义玄、中丞袁公瑜的拥戴,决意与长孙无忌集团一争高下。

武则天顺利做了皇后,且享受到了手握最高权力的快乐,因而增强了她的权势欲望。她要打破“男尊女卑”的惯例,当女皇帝。

此刻,仇视她的长孙无忌依旧有一定影响力,随时随地都会对她造成威胁。因此,极力反对高宗立武氏做皇后的长孙无忌是武则天首先要清除的对象。显庆四年(659年),武则天授意许敬宗捏造所谓的“朋党案”,污蔑长孙无忌等人阴欲谋反,高宗无奈将其流放巴蜀,后被逼自缢身亡。受其牵连,上官仪、褚遂良等长孙无忌集团的骨干成员或杀或流徙或革职,长孙氏外戚势力被彻底摧毁。

与此同时,李义府、许敬宗被武则天攫为宰相,逐渐成为势焰熏天的权臣。

永淳二年(683年)十一月,唐高宗李治病逝,由太子李显继位,是为唐中宗。李显在行政才能、政治声望方面哪能和把持朝政二十多年的皇后武则天比。不久,中宗李显被废,由睿宗李旦接班。载初元年(690年)九月九日,武则天废黜唐睿宗李旦,自己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周,改都洛阳,史称武周。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式登基的女性帝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