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乐教研】有趣的玩具 好玩的游戏

 Lucky_0713 2019-12-02
乐教研的语文老师
会创设
有意思的语文作业
让孩子
爱上语文

606班优秀习作
指导老师:蔡爱群


 有趣的玩具 

好玩的游戏

粿

吴铱可

     小时候,每逢过年过节,总会回登塘老家住一晚。得闲时,便招呼上邻居几位年龄相仿的女孩,来玩潮州话俗称“翻糕粿”的游戏。
   “翻糕粿”玩起来没完没了,制作材料却是十分简单。依稀记得,村中的妇女们十有八九都有做针线活,这时,便可搜刮出几根线来,将线的两头扎在一起,就便成了。把食指、中指、无名指并起来,把线撑在上面,一手一端,再绕一圈,便是最初始的动作。随着手指的舞动,手中的线变成了种种形状,趣味无穷,令人着迷。形状越来越千变万化,最终总有一人招架不住,败下阵来。
    骑上单车,找块空地,便可以玩了。你一手,我一手,玩得越久,技术越高。乡里的孩子,骨子里都有一份执着。你赢了,我不服气,我赢了,你不服气。如此如此,便可以从晨鸡报晓,战到夕阳西下。
  那一年过节,天灰蒙蒙的,妈妈对我说:“好好待在家,别乱跑,天要下雨了!”我嘴上应着,心里头却是痒痒的,趁妈妈一个不注意,抓起线朝外冲去。“喂,等我一下!”邻居姐姐也跑出来了。我们选好地点,便玩了起来。手中的线绕来绕去,奇形怪状:有的像龙虾,有的像竹筷子,有的像大桥、面条……田野里飘荡着欢乐的笑声。玩着玩着,咦?脸上凉丝丝的是什么东西?用手一摸,不好,下雨了!我们急忙奔回。“来这儿吧!”姐姐招呼我。于是,我们便在路边的车库里玩了起来。
    车库里头别的没有,蚊子最多,又恰逢下雨天,我们便成了蚊子的美味佳肴。可我们玩得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线的变幻无穷使我们陶醉。回到家,妈妈看到浑身“平地起高楼”的我,既心疼又哭笑不得……
    现如今,“翻糕粿”的玩法,我已渐渐淡忘,唯有那份无穷无尽的欢乐,还如同片片花瓣深藏在我的心间……

陈淼琳

     我父母那一代的玩具都是很普通简单的,有些还要自己做。我们这一代虽然有很多在商店买的玩具,但是在学校得自己做玩具,有时会风靡全班。
    四年级那段时间,我们全班都迷上了斗纸青蛙。
    拿一张正方形彩纸,先将正方形彩纸对折,用尺子割开,将右上角对齐左边折下并打开。另一角也一样。接着,把纸翻过来,把交点上部分对齐下部分折起并打开。再将纸翻面向内压,左右边对中线折过去。然后对齐边线的三角形下沿对折,再折下来。将双角向外拉出并折向下。最后折纸青蛙的手和脚,将上角折上一个角度,再向下对折,就大功告成了!
    折纸青蛙要小心,一步一步折,如果折错了或把纸折裂了,就前功尽弃了,又得重新做了。
    那时候几乎人人都有几只青蛙和一包彩纸。有的同学想投机取巧,以为拿一张大纸或A4纸折一只“青蛙王”,以为能“以大欺小”,结果纸青蛙太沉跳不动,只能任其它纸青蛙碰撞,最后弄巧成拙。还有人用A4纸折纸青蛙,再画两条斜线和一条横线,号称“蛙王”,神气!还有人用蓝色彩纸折纸青蛙,画一副獠牙,号称鬼蛙,威武!
    下课时,几个人围着课桌,各自拿出纸青蛙,旁边围着几人,攒着观战,为自己心目中的“赢家”加油助威。
    “快,弹飞那只青蛙!”
    “往里走,你要输了!”
    “加油,还剩一只青蛙了!”
    铃声响了,大家便一哄做鸟兽散。
    上课时,手痒痒的,拿出纸青蛙放在抽屉里继续战斗,老师讲的我都没有听。过了许久,久违的下课铃响了,又一群人围在一起,又有一场战斗打响了!
    现在,玩纸青蛙的那段时光早已远去,但是那一份快乐我永远不会忘记。


丁冰清

    夏天的时候,荔枝是一种可口的水果,吃完的荔枝核是如何变废为宝的呢?
   首先准备一粒稍微大一点的荔枝核。荔枝核的形状均匀一些最好。这样做出来的效果会更好的。
   然后用小刀将荔枝核中间切上小刀,留下荔枝核的下半部分,更方便牙签戳进去。
最后准备一根牙签,并且把牙签折成两半,这样小孩子玩的时候就不会不小心受伤了。再把剩下的一半的牙签尖的部分戳进荔枝核的中间即可。 一个有趣的荔枝核陀螺就做成了。
   在桌面上、在地板上,只需要拿住牙签手柄一捻,荔枝核陀螺就能开始旋转了。
   我和街坊邻居的小伙伴们放学一回到家,就拿着各自制作的荔枝核陀螺,到某一个人家中比赛,看谁的荔枝核陀螺转得最久谁就赢。
   这天,小伙伴们都拥进我家,拿出各自制作的陀螺,每个人足足有二十多个。比赛开始了!伙伴们一齐转动陀螺,几个陀螺跟风似的转动起来。最初,陀螺们都“转”劲十足,不一会儿,其中几个陀螺就停下来了,只剩下几个陀螺,互相碰撞,巴不得把对方撞飞。
    这边陀螺们急,伙伴们也急,一个个剁脚拍手,还相互争论:“肯定是我的陀螺转得久!”“哼,结果都没出来呢!谁信呐!”
   这一切都被在一旁的爷爷看到了,对此也十分感兴趣:“孩子们,我也跟你们一起玩,好吗?”伙伴们一听更是欢欣雀跃,我递给爷爷一个陀螺,爷爷加入到这行列中来。伙伴们爽朗的笑声和爷爷洪亮的笑声在空中回荡着……              

 蔡钰梓

   在我记忆深处,“童年”这个充满着美好回忆的地方,藏着许多好玩的事和物,其中数“五彩弹簧”这件玩具,叫我记忆最深。
   “五彩弹簧”顾名思义,是由多种颜色组成的,由绿变黄,由黄变橙……由塑料制成,是一个空心的圆柱体,大号的有手掌般大,小号的只有半个手心大小。相较于迷你可爱的小号,我更喜欢大号的。
   “五彩弹簧”适合在空间宽敞的场地玩,一手抓住一端,张开手臂,转动手腕,轻轻用力的甩起来,弹簧被拉长,五彩的颜色在空中舞动,如同一座彩虹桥,如同一群五颜六色的蝴蝶排成一队,上下飞舞着,舞动着,赏心悦目。
    后来我玩的熟练些,便增加难度,来个“花式”的。把弹簧先上下甩动,再把弹簧转成一个“S”型,身体再转一个圈,把弹簧甩到前边来,嘴里喊着:“看我一招,‘飞龙盘旋’。再来一招“柳暗花明”,先把弹簧一手甩出去,松手,另一只手牢牢抓住,单手转动手腕地甩成圆圈,再把抓着弹簧的手举高,弹簧在头上转起圈来。“五彩弹簧”在我手中玩出了花样,玩出了无穷的乐趣。
    这个弹簧,可不止我一个人喜欢,爸爸这样的“老顽童”,也喜欢。还不时和我抢,趁我不在,就玩了个够。弹簧容易打结,爸爸又很擅长解结。于是,我每天总是变着花样的,把弹簧玩打结,再让爸爸解开。一次又一次,爸爸竟也不恼,只是跟我提了个条件:每解3次结,他就可以玩20分钟。原来是这样,怪不得他那么好心……正在我心想时,爸爸趁我不注意,转眼就抢走了我手中的弹簧,还躲到房间玩。我与爸爸斗智斗勇,有输有赢。不过还好,弟弟没看上它,嘻嘻。
    我刚庆幸没一会,不好,弟弟也来抢了,唉,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我又多一位“敌人”了。
    在我的手中,“五彩弹簧”变幻颜色,变着长短,变着招式……变着变着,我也就长大了。

刘睿轩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每家每户可以说都是小康家庭,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小孩可谓是最幸福的,哪个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但这个时代太美好,以至于我根本体会不到爸妈那个时代的乐趣,但这几天,我终于有了这个机会。
    事情是这样的:我们的语文进入了第三单元的学习,而第三单元里教的第一课,就是我期待已久的《竹节人》!上了这篇课文,让我十分羡慕作者小时候玩竹节人的乐趣,于是我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做起了“纸节人”!
    “纸节人”的作法很简单,没有竹子,我们就用绿色卡纸做成圆筒状,再用剪刀将它剪成一截12厘米和八截长约2.5厘米。要千万记住,纸筒宽是长的五分之一!接着再用放风筝或钓鱼用的线按课文讲述的方法穿起来,在没给它装上武器之前要先用笔穿在“纸节人”手上,以免双手滑落!
    切记在玩的时候裂缝不能太宽否则“纸节人”的脚会卡在裂缝里,毕竟它是纸做的嘛!什么?你问我我们的课桌是全新的,怎么玩?笨啊,把两张课桌并在一起,它们合并的那条缝不就刚好可以玩了吗?
    我还给纸节人装上武器,画上装饰,起个名字写在它背上。一些同学还给纸节人画上“纹身”!将纸节人放在裂缝上,将风筝线一扯,纸节人就站起来了,站成一个威风凛凛的战士!我们一群人围在课桌旁看着,虽然只有一个纸节人在乱舞动,但我们都看得津津有味,一看见纸节人的哪个动作像什么招式,大家就立马四处吆喝。同学们十分开心,虽然无法看到两个纸节人在搏斗,但我们也心满意足。
    咚锵咚锵咚咚锵!自己制作的玩具,自己创造的玩法,这样玩起来,不是更加有趣吗?

 陈亿

    我们小时候的玩具,大都是从玩具店里买来的,玩久了也会觉得不新鲜,因此,我们小区有一群上了年纪的老人,整天净帮别人制造玩具。
    有一段时间,他们发明了一种类似于活塞的玩具——竹响筒。
    找一根细小且空心的小竹条,这便是筒了,再找一根刚好能插进竹筒的筷子,这就是用来发射“炮弹”的引火导了。所谓的“炮弹”,其实就是沾了水的面巾纸。
    那段时间,爷爷总是怪我把他从集市上买来的竹条搞丢,而集市上卖竹条的小伙子则生意特别好。
    小区边头上的一块空地杂草丛生,给人一种凌乱的感觉。而现在,这块空地正好被我们用来玩竹响炮。
    把面巾纸沾湿,撕一小点滚成球状,塞在竹筒的一头,另一头也是一样,再用筷子捅入竹筒的任意一头,另一头受竹筒中空气的压力,便会“嘭”的一声,发射出去。在竹响筒上涂上黑色勾上花纹,就变成了“M416”,号称“MK416”神气!
    找一块铁皮粘在“枪口”便成了世界通用步枪“MK47”。用比别人宽的竹筒做成响筒并涂上绿色,用废纸板做成一个四倍瞄准镜,给竹响筒装上,再挖空心思想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
    每当到中午,小区里的小伙伴们都会集中到空地里,在那里我们每个人都像一个个永不疲倦的战士一样,背着不同的武器打野战!一个漫长的下午就在一声“嘭”“嘭”“嘭”中和我们的欢呼声中过去了……

 刘杭钊

   斗笔是一种课余游戏,它能愉悦人们的心情,下课抛下所有作业,跟同学们痛痛快快地大干一场。

    想要赢得比赛,单靠一支笔是不可能赢得这场弱肉强食的比赛,必须有些装备才行。如果你攻击力很强,而防御力却差得不行,一下子就被别人“秒杀”。如果你像我一样,肯定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首先把一个圈套上五支笔,底盘要稳,不然一下子就翻车了,摆成一个三叉戟形状,然后再拿两支笔和两个圈套在底部加两个笔壳,最后再推进笔的笔尾套上一个圈,圈旁边再套上两支笔,就大功告成了,我给他取名“三叉戟”,这样攻、防两全其美。

    下课铃响了,老师前脚离开教室,同学们立刻摆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

    我看见小陈和小翁正在对决,他俩技术一流,只要他们敢说第一,没人敢说第二。我想找他倆测试三叉戟再好不过了。于是我拿着三叉戟绕过人群来到他们旁边跟小翁说:“帮我测试这支笔的实力如何?”小翁点点头,很快他又和小陈对局起来,结果3:0,我的三叉戟大获全胜。我知道实力后加入了战场,我一马当先前向小翁,小翁下意识躲在我身后,小陈赶来支援,我一个神龙摆尾把小翁打了下去,小陈见形势不对撤到了我前面,我用一招龙腾万里把小陈打去。“耶!我终于赢了他们。”我开心得一蹦三尺高。我回到座位后在原基础上再加了两个笔壳,战斗力又上了一个等级,真是如虎添翼。

    斗笔是一种愉悦身心的游戏,从不知何时我们就迷上了斗笔。现如今,课间时间已被查作业、查背诵占领,斗笔的时光一去不返,但斗笔的快乐却成了我童年珍贵的记忆。

饶浩栩

    前一段时间,我们班上的男生们发明了一个随时可玩的游戏,那就是“斗笔”。

    我们在自己的笔中挑一只比较不错的笔,拆了笔芯就可以了。你自己可以选择不同的笔型,如:防滑型,在笔身上有一个防滑的套子,可以防止你被甩出去;速度型,整支笔滑溜溜的,适合中距离战斗;防御型,选一支较重的笔,这样别人很难撞得动你;攻击型,可以是有一头是重的,斗的时候可使用支点,利用重的一头带动轻的一头,一击秒杀敌人。

    我们利用不同的配件装配成不同造型,像在笔的一头绑上一块小石头,便是“天马流星锤”;在另一头再装入一个笔盖,马上成为“双头武士”;再用胶套套在一端,用夹子夹满笔杆全身,再想一个更吓人,更威武的名号。

    我们的课桌滑溜溜的,两张课桌一拼顿时成为我们叱咤风云的战场。

    有的同学别出心裁,想比别人技高一筹,用橡皮筋绑成一支有许多笔组成的“巨笔”,不料被人一截,“巨笔”落下桌面,对方大呼胜利。

   “神龙摆尾!鲤鱼跃龙门!暗影突袭!台风狂吹!”一个个招式脱口而出。下课时,一群人摆开场子,斗起阵来,待到上课,值日生要记名,便一哄作鸟兽散。

   斗笔,给了我们一时的乐趣,斗一场,精神轻松了许多。沮丧时,斗一场,所有怨恨化为乌有。

    现在,紧张的学习,使我们再也没有时间斗笔了。而那段斗笔的快乐时光,已成了童年最珍贵、最快乐的回忆。

黄思涵

    在我们这个年代,经济并不紧迫。小时候,妈妈总给予我很多玩具,但我对它们并不感兴趣,刚玩一会儿新鲜感就耗尽了,便让它们在角落里“自生自灭”。

    记得有一次,我突发奇想:“自己学做手工玩具吧!”该做什么呢?

    我把鸡蛋的“屁股”用剪刀钻出一个小孔,再把筷子伸进去蛋壳里把里面的蛋清和蛋黄搅拌均匀,让里面的蛋液更快流出来,最后把蛋壳清洗干净并晾干。过了一刻钟,它光滑的“皮肤”上没有水珠了。我一手小心翼翼的抚摸着它,一手便拿起水彩笔给它增添脸部的笑容。最后,再用水晶泥或沙子塞进蛋壳里,塞的时候可得小心,弄不好整个就崩裂了,前功尽弃。

    终于好了。“妈妈,你看。多精美的手工呀!”我双脚跪在地上,双手轻轻的推了一下不倒翁的身躯。果然,不倒翁不但没有倒下,还使劲地左右摇摆,最后还坚强地站了起来。隔天,我端着不倒翁来到幼儿园。顿时,同学们羡慕的眼光都投向了我。我也全神贯注地盯着它。差不多过了一秒钟的时间,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围着我转。后来,同学们都拥有自己的不倒翁。有一次,我和同学斗起了不倒翁。我使劲地用力一推,对方也使劲一推,看看谁的不倒翁坚持得久,但由于离得太近,我和另一个同学的不倒翁都碎了,里面的沙子全都流了出来。我还为此哭了好久呢。

    手工给我带来极大的乐趣,这也让我想起了妈妈那个年代的一些趣事,那时的人大多都是靠自己做玩具,极少用买。我们现在经济发达,但自做玩具依然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

 林艺哲

    你还记得,儿时让我们眉开眼笑,拿着四处疯玩的小玩具——拨浪鼓吗?其实它十分简单,只是看了便让人心生喜爱。

    准备两个废弃的盖子,用剪刀钝的一面,在上面敲出凹痕,供放小棍用,接着把气球套到盖子上,多余部分用剪刀剪掉,再用双面胶沿着边缘贴一圈,然后把小棍放到刚才的凹痕里,粘紧,再把废弃的鞋带或绳子放到双面胶上,两边系上纽扣,贴紧,最后把另一个盖子放上去,整理一下,就成了。敲凹痕时要小心,万一太大力了,棍子滑落,就前功尽弃了。

   把做好的拨浪鼓拿在手中,轻轻摇动,“咚咚,咚咚。。。。。。”它就唱起了悦耳的歌曲,时而响亮,时而轻声,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把几个拨浪鼓放在一起,那就是歌唱比赛了。鼓声节奏分明,清脆悦耳,几个拨浪鼓像歌唱家一样,各展其才,唱得十分开心和欢乐。。。。。。

    用粗头笔在鼓面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画一只小鸟,就知道这把鼓的声音尖细、嘹亮;画一只老虎就知道这把鼓的声音低沉、洪亮;画一朵小花,就知道这把鼓的声音轻细、温柔。。。。。。

    写作业时,双手放在抽屉偷偷玩着拨浪鼓,妈妈一开门,便马上将抽屉推回。无一例外,全部蒙混过关。怎料,最后一次,妈妈竟察觉到不对,轻手轻脚走过来,被抓了个正着。我做了许久的拨浪鼓,就这样被收了去。过了几天,居然发现妈妈拿着我“失踪已久”的拨浪鼓,哄着哭闹的妹妹。

    我不禁嘴角上扬,几天前的那份怨恨和后悔化为乌有,变成了快乐与开心。

张琪敏

    现在是科技发达的时代,不像爸爸妈妈那一辈,玩具都是自己动手做的;而我们这一代的玩具都是在商店或者是网上购买的。

    这一段时间我们一家都迷上了一只可爱的布娃娃。这只布娃娃是我在上学期学校举行“爱心暖暖,让折翼天使飞翔”义买会活动购买的。

    一个圆圆的小脑袋,白白的。头上长了一根棕色的“葱”。头发下面有一对金色的椭圆形的眉毛。眉毛下有一双黑溜溜的眼睛,跟HELLO KITTY的眼睛相似。脸旁有一对粉红色的小酒窝,十分可爱。嘴巴弯弯的,哭着脸。身子有点胖 ,四肢短短的,皮肤像白种人一样,而且还穿了一件金色的衣服,衣服后面有一顶帽子也给它戴上去,这就是成了一只18厘米高的可爱的布娃娃。因为她稍微有一点儿胖,所以我还给她起了一个名字,叫“嘟嘟”。

    这段时间妈妈总是怪我睡觉前和姐姐一起抢着玩,玩了半个钟头,还觉得不够,还想玩。床上软绵绵的枕头上,就成了嘟嘟活动的地方,可以在上面运动跑步、唱歌跳舞…….枕头边有一个舒适的大枕头就成了嘟嘟的房间;小时候奶奶送给我的毛巾被就成了嘟嘟小枕头和被子。

    再给嘟嘟穿上姐姐那一个两只耳朵竖起来的雪白色的小玉兔的圆圈,就成了一直陪伴嫦娥姐生活在月亮屋子中的小兔子,号称“小玉兔”。

    找到小姨妈以前送给我的青蛙套圈,给嘟嘟圈上,就成了在池塘里荷叶上生活的小青蛙,号称“嘟嘟青蛙宝贝”。我总是挖空心思给嘟嘟穿上更新奇的衣服,取更好听名字。

    每当晚上睡觉前我总是和姐姐一起玩这只布娃娃。“哦。嘟嘟玩累了,她想回家睡觉了”。于是我从姐姐手里抢过嘟嘟,抱着嘟嘟到她的“房间”,跟她再玩一会儿,我和嘟嘟玩得入了迷,连妈妈站在门口盯着我看,姐姐发出笑声我都不知道,直到妈妈假装咳嗽一声,我才知道了。妈妈把嘟嘟抓去,没收一天,害得我晚上睡不着觉,于是我跑去妈妈房间才知道妈妈抱着嘟嘟睡觉,我在门口悄悄笑了笑:“原来妈妈也喜欢这只布娃娃!”

    这只布娃娃成了我心爱的伙伴!      

林思函

    “池塘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甜美的歌声在我的耳畔响过,让我想起一年级那简单的跳皮筋游戏。

  那时班上的女同学全迷上了这个游戏——跳皮筋。

    我们都在家里左翻右翻,想找到一根长皮筋。平时小心眼多的我,在奶奶那百宝箱里发现目标,当时我有不知道有多兴奋。趁奶奶不主意,偷偷剪了一根长长皮筋,在大家面前炫耀起来。那段时间,奶奶总抱抱怨她的皮筋是长腿了吗?总是莫名其妙地不见了,而我却总在一旁地捂嘴偷笑。

    一年级的教室十分宽敞,那么教室后面的那块宝地便成了我们的游乐场,一到下课大家便不约而同地直奔过去。跳皮筋十分简单,只要技术好。怎么跳都可以,两位同学分别站在两边,然后将两端绷在小腿上,一次可以三人跳。每个同学都想方设法地变花样。最原始的方法则是一腿自然弯曲从皮筋这边迈到另一边。因为皮筋数量有限,所以大家都争着抢着。

     一次下课,一位同学发明了新玩法,“打擂台!”两条皮筋,分成两组,一组一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变着花样跳,花样多的则当擂主,下一轮,就由挑战者挑战擂主,挑战者获胜,则替换擂主。如果中间脚被绊倒了,则视为失败!

     同学们挖空心思,想技高一筹,一位同学竟说:“我能一脚原地跳一次,另一脚迈过皮筋,再由小腿从里向外绕皮筋,再随转跳出皮筋!”这么复杂的关系可把同学们绕晕了。起初,她进展顺利,可在一个地方不小心绊主脚,摔了个“屁股开花”。惹得同学们笑出眼泪!真是弄巧成拙,中听不中跳啊!于是擂主大呼胜利!

   “加油,加油,加油!”

    下课时,宝地那儿便摆开擂台,为这一群人,攒着观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做鸟兽散!一段时间后,胜利者开始为自己起上威风、响亮的名号,想用名号压倒对方的阵势!

    儿时的快乐是那么简单,一个简单的游戏也能让我们玩得不亦乐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