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会心理学2》:个体认知——形成对他人的印象

 九州君子好人 2019-12-02

我们通过能得到的所有信息,判断对方是什么类型的人,这一过程叫做个体知觉。

本篇将分析个体知觉的过程:我们如何形成对他人的印象、在对他人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我们应用了哪些信息、所形成的印象的准确性如何、什么样的偏见会影响印象的形成。

3.1我们使用什么信息

对他人形成的印象决定了我们对他人的认识和期望。

一、物理线索

通常我们从他人的外表和行为推测其品质。

例如,看到一个人穿着十分保守,可能会据此推论他在其他方面的特性,如在政治上持保守主张。再例如,当我们观察一位同学,帮助一位老人横穿马路,我们可能推论他是一个十分友善的人。

二、显著特征

在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显著的线索被应用的最多。

如果一个学生上学第1天做轮椅进教室,教室里的人对他形成的印象将大大的受肢体残障的影响。

在一个十分安静的教室里,突然有人站起来大吵大闹,然后离开离开,这个人会引起我们的注意。

任何在客观的背景中不同寻常的线索,更容易被人们注意。显著的行为,会招来更多的注意。

三、从行为到特质

如果有人问你,你的朋友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不可能把你所记得的每一个行为都描述一遍,通常你会使用特质来综合你朋友的某些方面的特征,譬如——他脾气很好,喜欢熬夜,爱好摇滚音乐。把观察到的行为转化为特质描述,这个过程是自然发生的,性质是自动发生的。这些特质反过来可以预测未来的行为。

从行为推论到特质与从特质推论到其他特质,这两个现象是交替发生的。看到一个人很友善的对待一条狗,我们可能从中推论他很善良,从善良这个特质,我们进一步推论他很友善,热情,乐于助人。从这个简单的行为,我们几乎可以推论整个人格。从一些特质内涵对另一些特质的推论,被称作内隐人格理论。

随着认识程度的加深,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用特质来形容他人。

(1)竞争力与社会性

我们倾向于从相关的能力或智力能力和人际能力来评价他。

(2)核心特质

与许多其他特质关联很高的特质被称为核心特质。

(3)特质评价的持续性

例如,你已经忘了你的朋友帮助老人过节这个具体的事儿,但你仍可回忆起对他的印象,他是个乐于助人的人。如果被问起你的朋友是否乐于助人,你不会参照某个具体事件,而是根据过去的特质评价作出回答。做出特质推论是一个快速的过程,即使这些信息已经被遗忘了,特质推论还会保留很长时间。

四、类别化

诸如性别,种族和社会阶层之类的社会类别也会影响到我们的认知。

当我们去欣赏篮球比赛时,我们把到场者看作以下4类社会群体中的一个:球员、裁判、拉拉队、观众。类别化的分组过程是自动的、迅速的,并不需要很长的考虑时间。我们依据外表的近似性分组。

当我们单独对个体形成印象时,我们倾向于采取拼图的策略,检验个人化信息,并把它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印象,但是当我们把一个人放在一个类别里后,通常我们对此人的印象形成建立在他所在的类别基础上,个人化的信息被同化在类别的总体印象之中。

五、印象形成的连续模型

我们对他人的印象是从刻板的,以类别为基础的印象到根据特定行为的信息而形成的更加个人化的印象。

当然没有快速形成印象的动机,或者需要快速形成印象时,我们会更多的应用模式化或者是类别化的印象形成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公交车司机就是一个公交车司机,一个外国游客,也不过是一名外国人罢了,他们不被看作更为有血有肉的个体。

当有动机推动我们去了解一个人时,我们对于别人的印象是所有获取的信息综合而来的。

简要来说,印象形成的连续模型,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使用快速的启发性策略为基础的加工过程,这个过程以别人属于哪种类别和迅速的决定别人的特质为特征。但是当我们需要精确化时,或者具体某个人不符合我们的分类,或者我们有其他更多了解别人的需要时,我们会以一种更加细致的,系统化的综合的方式来形成对他人的印象。

六、背景效应

背景会影响到社会判断。这种背景效应有两类:对比和同化。这两种都是歪曲效应。对比是指,做出的判断与环境背景相违反。同化是指,做出的判断与环境背景方向相同。

例如,评价照片中人物的吸引程度。如果先看一张非常美丽的人物照片,再看一张非常普通的人物照片,那么对普通照片中的人物评价就会降低很多。如果同时呈现一张高吸引力的人物照片和一张普通的照片,对普通照片的评估要高于没有呈现那张高吸引力的照片来对比时对它的评估。

如果你的朋友,跟你讲了一些关于另外一位共同朋友有关的负面的信息,也许你对那位朋友的印象会有所改变,但也许你会怀疑为什么你的朋友会和你说这些话。

七、认知负载

当我们在形成对他人印象时,没有其他事情来干扰,于是我们可以集中注意力于他人的行为,推断其性格。当我们忙于其他事情时(为将来的行为做准备,或考虑前天发生事情),我们更倾向于把个人品质看成是稳定的特征。

例如听到一位教授,做了一个令人厌烦的讲座时,我们可能认为他一直就是沉闷、毫无幽默感的,而意识不到他的角色使他做出相应的行为,至少在短期内是这样的。这种偏差的出现,是因为人们不能够考虑外部因素对一个人的影响,从而得出有偏差的推论。

3.2印象的整合

我们能够很快从对人们外表和行为的观察转向对他们人格的推断上来。我们如何把看起来不一致的信息整合在一起的?

一、评估

第一印象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评估。我们喜欢还是不喜欢这个人。

二、积极性偏差

人们倾向于给出积极的评估,这种现象被称为积极性偏差。如果周围都是好事情,譬如令人愉快的体验、好人、好天气等,人们的感觉会更好。其结果就是大多数时候大多数事情得到的评价都超过平均水平。

三、负性效应

在印象形成中,我们会特别注意负面信息。也就是说,在其他情况相等的时候,一个负性的特征对印象的影响要比正性特征大,这被称作负性效应。这就好比一件雪白耀眼的衣服,有一块污点,会特别显眼。

即使是多么完美的人,都会存在缺点。

四、情绪信息

我们可以从他人表达出的情绪,推断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实际上情绪信息是最难被忽略的信息来源之一。研究表明,当别人表现出高兴的情绪时,我们主要对他的性格进行推测。当别人表现出中性情绪时,我们主要对他的所表达的信息进行推测。

五、平均化原则

我们大多数印象都不是绝对正性或绝对负性的,而是程度和内容不同的印象的混合,我们如何把一个人的分离的印象碎片合成一个简单的整体印象呢?

例如在一个社交场合,我们注意到遇到一个人,这几个人格特质方面评估这个人:风趣、聪明、礼貌、身高、穿着。每个特质的评价标准是+10到-10之间的权重。如果这个人在风趣方面+10、聪明+10、礼貌+4、身高-5、衣着-9。我们对于这个人的感觉就是:10+10+4-5-9的和除以5。也就是说我们对于这个人的总体印象是+2。他给我们的印象是偏正性的。

经过进一步的研究,人们提出了加权平均化模型。也就是说人们平均化所有的特质的同时,给他们认为更重要的特质,以更高的权重。例如面试科学家的政府官员,可能把智商看得比相貌重要的多,而招聘演员的人,优先顺序恐怕与前者相反。

六、赋予意义

人们试图得到对某个人的有意义的整体印象,而不是分的一条又一条的信息。为了预测新信息的影响力,我们需要知道背景,因为这影响了新信息的意义。

一个冷酷无情的人身上有聪明这种特质,表明他可能是危险的,敌对的和毁灭性的。一个热情体贴的人,身上聪明使他可能显得富有同情心,富有洞察力,能够帮助其他人。

七、赋予一致性

我们习惯于把他人类别化为好人和坏人,而非两者都是。我们可能继续使用其他特质与这两个基础评价相一致。这种对评价一致性的趋向,被称作晕轮效应。如果这个人可爱,我们就认为他吸引人、聪明、慷慨等,如果他不好,我们就认为他狡猾,丑陋,能力低下。

当然对一个人的印象很难保持完全的一致,一个男人可能对他的朋友非常好,而对他的狗却非常不好,当一个人的多个特质之间至少存在一定一致的时候,是很容易被整合起来的,当这些特质之间存在不一致,而且之间很难调和的时候,人们有时会承认这种不一致的存在,不再试图去整合他们。

八、基模

之前介绍过基模的概念,即组织好的结构化的一系列认知,包括对客体的认知、不同认知之间的关系和一些具体的例子。基模的功能是简化和组织,从而帮助我们处理复杂信息。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记忆和组织细节,加快处理时间,补充缺失信息,解释和评估新信息。

个人基模是关于人的结构。它们可以聚焦于具体某一个具体的人,也可聚焦于某种特定类型的人。我们有角色基模。我们有群体基模,群体基模包括,群体领袖基模和群体跟随者基模。

在对个体进行推断时,我们也经常参考基模的原型,原型是关于基模的抽象的理想化形象。

我们对人们及其行为的认知和分类过程是复杂多样的。

3.3 由动机驱动的个体知觉

我们的目的和对他人的感受,也影响着我们收集信息的过程。

一、目标

在印象形成目标指引下形成的,对他人印象比起记忆目标更有组织。

如果我们期望与某人日后合作,会产生与简单的了解某人很不一样的社会目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记住更多的信息,对信息的组织也有不同。

以前我们谈到过双向加工,也就是快速启发性策略为基础的信息加工和更系统化的信息加工之间的区别,当推论对于我们不重要时,我们经常使用的是快速启发性策略为基础的信息加工,但是当推论重要时,可能转向更系统化的信息加工。

对某人印象的形成也取决于我们对某人的关系类型的预期。当我们的目标实现大部分取决于另一个人的行为时,通常我们会非常仔细的试图形成对某个人的印象。当我们的目标实现并不依赖于另一个人的行为时,印象形成就比较随意。

再一个起作用的目标是沟通。收集关于另一个人的信息的过程,不但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与他人沟通的信息内容,还会影响到自己最终形成的印象。

社会性的目标对印象的形成也有实际影响。

二、情感线索

当人们处于某种情绪状态下时,他们更倾向于关注情绪信息,并在印象中应用这种信息。当我们的情绪被唤起后,我们倾向于以一种更极端的方式看待他人,如果你刚打完一场激烈的网球比赛,你遇到一个你认为很肮脏的人,你对他形成的印象要比你读完书后遇到他行之印象更为极端。

心境是另外一个能够影响印象形成的因素。当我们心情愉快时,我们看其他人就更正性些,当我们心情较差时,我们可能以更负性的眼光看待其他人。当其他人做出中性行为时,这种效果就愈发明显。

心境不但能够影响到对他人形成印象的内容,还能够影响到印象形成的过程。负性的心境使人在印象形成中更容易采用逐条信息加工,而非类别加工,即使是在可以得到类别信息的情况下。在正性心境中,人们更容易采用类别信息。

3.4 对行为原因的归因

一、对应推论理论

人们有各种各样的行为,但是只有一些行为能够揭示他们的内在品质。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对他人做出的推论反映了真实的人格倾向,而在什么时候你会认为他人不过是在对外部的环境作出反应罢了。我们用特质或内部归因和情境或外部归因来标明不同的归因类型。

社会认知者推断他人行为原因的第1个重要因素是社会赞许性。从社会不赞许的行为中,人们可能推断内在的性格,而社会赞许的行为通常不能清楚体现个体的真实个性特点。譬如,凯特想要申请一份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所以在面试时她表现出外向的行为。这样我们就很难了解她是否真的很有社交性,还是为了增强正面的印象而故意表现的如此。

另一个推断个性的因素是了解个体的行为是自由选择的,还是情境强迫的。自有选择的行为能够告诉我们更多的关于这个人的内在特点。

在推论一个人行为原因的时候,人们会考虑行为要达到的效果或者后果,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带来了许多想要的结果,就很难知道他的真实动机究竟是什么,但是如果行为带来了一个特定的结果,那么行为的动机就很容易被推论出来了。举个例子,如果你要在两个同样有名的研究院项目中作出选择,他们奖学金数目相同,但有一个项目有实习期,而另一个没有,于是你选择了有实习期的项目,从你的行为可以推论有实习期,对你来说很重要。

知道个体行为是不是社会角色的一部分,也可以帮助社会认知者确定个体的行为是不是由他的内在特点决定的。如果一个消防员帮助扑灭了一场大火,我们并不会推论他很喜欢帮助人,因为他不过在完成自己的工作。但如果街上的一个行人帮忙扑灭了一场火,我们可能会推论他是一个助人为乐的人。

最后我们在关于他人真正个性特点的已有期望基础上,解释他人的行为。例如你的朋友在政治上持自由主义观点,但是在晚餐时却对父母的保守主义观点表示赞同。你会对他的行为进行外部归因:为了避免和父母争执,才会点头同意父母的观点。

我们通常想知道为什么一个人做出了特定行为,我们寻求原因的目的是试图在个人内在的稳定品质中寻找对其行为的解释。为了实现内在归因,我们既使用个体所在情景的线索,也利用已知的关于个体的信息,这些资料合在一起会帮助我们通过对他人行为的观察作出关于其内在特点的推论。

二、共变理论

共变模型指人们试图发现一个特定效应和一个特定原因,是否在不同的情境下共同发生。我们使用三种类型的信息,确定我们探索性因果归因的合理性:连续性,特异性和一致性。

假设你的朋友告诉你,他前天看到一位喜剧演员,并表示这是他近几年来所见过的最有趣的喜剧演员。于是我们从得到的信息中进行推论。

如果:

突出性高——朋友觉得其他喜剧演员没有意思;一致性高——其他观众都喜欢这位喜剧演员;连续性高——在其他情况下,朋友也觉得这位喜剧演员有意思。

于是我们可以推论,这位喜剧演员有意思。

如果:

突出性低——任何喜剧演员,都会使朋友觉得有趣;一致性低——几乎没有什么人觉得这位喜剧演员有意思;连续性高——在其他情况下,朋友也觉得这位喜喜演员有意思。

于是我们可以推论,只是朋友觉得这位喜剧演员有意思。

如果:

突出性高——朋友觉得其他喜剧演员没有意思;一致性低——几乎没有什么人觉得这位喜剧演员有意思;连续性低——在其他情况下,朋友几乎不笑。

于是我们可以推论,朋友只是那天心情比较好。

有时候对同一行为可能有多种可能的因果解释,我们需要有一定的标准来确定哪种归因是正确的。进行因果归因式的第2条重要原则,也就是折扣原则。

如果一个保险推销员对我们很友善,我们可能并不会推论他真的十分友好,而会怀疑他不过想做成生意罢了。如果在一起交通事故后,一个陌生人给我们倒水,并送了一些饼干充饥,我们可能会推断他很友善,因为他没有其他理由对我们这么好。

目前研究结果基本上支持了共变定律和折扣原则所描述的模式。

三、归因过程中的偏差

目前为止我们描述的因果归因是一个理性的逻辑的过程,但是归因过程果真如此理性吗?大量的研究表明我们进行的因果归因中有几个十分显著的偏差。

1、基本归因误差

一般来讲,我们更倾向于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他们的性格倾向,也就是归因于他们的人格特质或者态度,而不是他们所处的情境,这被称为基本归因误差。

当我们向大学入学处的职员寻求帮助时,他看起来那么态度粗鲁,于是我们认为他是一个冷酷不友好的人,而忽视这样一个事实:他不得不整天接待陌生而且还充满牢骚的学生。可能因为他的工作而不是他的人格,使他以这样的方式行事。

研究表明,当我们看到或听说某人的行为举止后,据此作出内在特点的归因是自发的、无意识的,甚至可以说是自动的。而根据情境信息验证内在特点推论似乎是随后进行的、较少自发性的,牵涉更多思考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最初的推论可能得到修正。不过,通常我们并不会进行这样修正的过程。

当我们考虑该做些什么,试图赢得好印象,或进行其他需要注意的活动时,很难达到修正的阶段。当我们很忙的时候,我们关注的是情境中最显著或者有意义的方面,而对不显著的背影因素注意较少,结果就是我们非常容易对他人的行为做出其内在特点的归因。当我们不是太忙的时候,我们至少可以注意到一些导致行为发生的背景信息,并借此修正此前我们做出的过于极端的内在品质归因。不过在大多数时候大多数人都处于认知繁忙状态。

基本归因误差也会受到文化的影响。美国人更倾向于使用内部归因,而印度人则更多的关注外部背景。

2、当事人与旁观者效应

基本归因误差中有个十分有趣的现象,被称为当事人与旁观者偏差,是指当我们观察他人的行为时,我们倾向于把行为归因于其内在特质,但是对我们自己的行为,我们却倾向于用情境因素作为解释。

为什么对于相同的事件旁观者和当事人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呢?当事人看到自己在不同情境下表现出不同的行为,但是旁观者却只能看到当前的一个情景。

另一种解释是不同的视角造成了误差。旁观者的视野被当事人的行为占据,当事人的显著性可能导致对个体特征的过度归因。对于当事人来说自己的行为并不像对观察者那样明显,情境因素的比重增大,对因果归因的作用也就增强了。

在有些情况下,当事人与旁观者效应会减弱。譬如当他人的行为使我们产生移情时,我们可能会根据情境因素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解释。不过下面要谈到的误差表明,移情可能只是特例,而不是普遍情况。

3、虚假一致

我们倾向于假设其他人会做出与我们一样的反应,把自己的行为看作是典型的。这种夸大自我行为和观点的典型性的倾向被称为虚假一致。

譬如,吸烟者会高估人群中吸烟者的比例。

为什么会存在虚假一致效应呢?

一种可能是人们喜欢于他们行为一致的人为伴,所以进行社会推断的样品有偏差,并反映在对其他人的信念和行为的估计上。

一种可能是我们自己的信念可能特别突出,所以我们只想到自己的意见。

第3种可能是为了试图预测在特定情境下我们会如何行动或思考我们选取一条比较偏爱的路线,从而解决大量含糊不清的细节。比如如果一个人想象自己带着大广告牌在校园里走,会被指指点点受到嘲笑,于是他认为,别人也不会这样做。

第4种可能性是人们需要看到自己的信念和行为是合适的,然后他们认为别人和自己的信念和行为一致,以此来保持自己的自尊水平。

研究表明,当要求人们列出他们的最佳能力,并且估计其他人在这些能力的表现时,人们通常会低估其他人的表现,我们需要感到我们在一些能力上有独一无二的出色表现。人们通常在受到高度赞许的技能上表现出虚假独特效应,在态度和观点上通常会表现出虚假一致效应。

4、自利归因偏差

人们通常把成功归于自己的能力,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运气不好,这种现象被称为自利归因偏差。

人们在一般关系里比在亲近关系中更容易把成功归功于自己,而因为失败谴责他人。在亲近关系中对于共同完成的任务,他们不会给自己过多成功的荣耀,也不会因为失败而过分谴责自己的伙伴。

总的来说,人们居功要多于拒绝失败。不过有时候,人们愿意接受失败的责任,尤其是当他们可能把失败归于他们可以控制的因素(比如个人努力)时。

自利归因偏差并不总是与事实相符,它可能实际上很具有适应性性,可能使人们更容易在未来尝试类似的任务。例如,把解雇归咎于外部因素的失业工人会做出更多的努力寻找新工作,而把失业原因归于自身特点的工人,情况恰好相反。

5、偏差从何而来

为什么在归因过程中总出现这些偏差呢?

有些偏差是为了寻求认知捷径,迅速穿过信息迷宫而得到一个好的解释。

有的归因误差是因为人们努力满足自身的需要和动机,除了需要一个和谐的一致的世界外,我们还需要自我感觉良好。

自利归因偏差和虚假一致偏差增强了自尊感和我们控制自己生活的感觉,简单的说,我们的归因误差来源于认知和动机需要之和。

3.5 判断的准确性

人们知觉他人的准确性如何?一方面为了社会稳定的运作,人们必须使自己对他人的判断达到一定的准确性,但另一方面,在研究了不同的评价和认知偏差后,我们发现人们的知觉可能十分的不准确。也就是说我们既可以准确,也可以不准确的知觉他人。

人们对表面特征的直觉是十分准确的,但当我们需要推断内部状态就比较困难。

一、观察者的眼光

不同的人观察同一个人对这个人的人格可以得到差异很大的结论,看到一位善谈、欢快的女性,一个人可能认为她为人热情,另一个人可能觉得她十分肤浅。

有的时候我们观察到了个体的那些方面,并不是由这个个体的真实特点决定,而更多的由我们知觉他人的方式决定。

二、判断人格

如果一个人欺骗他的合伙人,但是对他的同事和下属却十分诚实,那么他究竟是个诚实的人,还是一个不诚实的人呢?

对某人是外向还是内向的,评分上大多数人的评价很一致,但是对一个人是否诚实或者尽责,就出现了更多的分歧,这些特质更难被观察到,也很难明确的肯定或否定。

三、对情绪的知觉

研究表明,无论在有文字的文化还是没有文字的文化中,有一些情绪的面目表达,可以得到普遍的视觉识别。

人们在判断情绪状态上比较准确的原因之一,就是所有人使用相同的面部表情,表达既定的内在情绪。情绪表达的两个维度是愉快程度和唤醒程度,人们在判断情绪状态时,通常使用这两个维度形成的类目。

3.6 非言语沟通

人们不仅仅依靠情绪表达判断他人,实际上许多沟通并不使用言语进行,非言语沟通在印象形成中所起的作用十分显著。

一般来说,人们通过三种主要渠道沟通信息。最明显的就是言语沟通,另一个渠道是非言语沟通。非言语沟通是我们使用言语以外其他沟通方式的总和,它用一种可见的方式进行,包括面部表情,动作姿态和外貌。沟通还可以采用泛言语的渠道,譬如,音调,语速,音质和言语轮廓。

一、可见的渠道

1.距离

通常越觉得对方友善和亲近,与对方的距离就越近。虽然大多数人不太考虑太多个人空间的问题,但是我们能够意识到站的比较近,通常是友好或者感兴趣的表现,这可能是最重要也是最简单的方法来告诉别人你喜欢他。

2.动作

近些年来,许多畅销书都在讲述肢体语言,这些书说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肢体动作和姿态,而准确了解他人的想法。关于肢体语言的畅销书通常并没有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所以阅读的时候应该抱有正常的怀疑心态。

动作的含义依赖于情境,做出动作的个体、文化和接受信息的个体。

3.目光接触

正如其他非言语沟通方式一样,目光接触的含义变化很大,并且依赖于背景。如果长久的注视一个人,我们都很熟悉,这表示对那个人怀有瞩目之情。如果在谈话中有人一直没有视线接触,我们就倾向于认为他根本没有真正参与到谈话中去,但是这条规律有一些例外。出于害羞或者恐慌,也可能会避免目光接触,而当人们感到尴尬时,就不愿意被别人直视。有时候长时间的目光接触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威胁,我们都记得老师是如何有效的应用这一招的。

4.面部表情

人们也可以用面部表情与人沟通。人们在外表上模仿他人的反应是常见的行为。当人们感受到他人的忧伤时,自己也会表现出忧伤的样子。

5.辅助语言

言语形式的多种变化被称为辅助语言,辅助语言中包含多种意义,尤其是情感意义。音调,音量,节奏,音调变化和言语中的停顿都带有一定信息。

人们对辅助语言线索的理解不太相同,对一些人来说停顿表示强调,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停顿表示不确定,声调很高,可能表示激动或者说谎,音量大可能表示愤怒,或者激动。特定的含义只有根据背景才能够确定。

二、多种渠道

言语、可见的、辅助语言这三种沟通渠道哪种提供了关于个体真实情绪的最多信息呢?通常人们在这三种渠道都能利用的情况下,形成的判断更准确。

不管是可视的,还是辅助语言的非言语线索都不是推论他人情绪状态十分准确的依据,非言语线索的沟通,并不神奇,也不明确。大多数非言语线索都要依赖于背景表达不同的含义。当我们不清楚或者不熟悉背景时,譬如当我们在一个陌生国家游览时,我们经常会感到迷惑,无法对非言语线索作出有意义的判断。

3.7 欺骗的问题

在对冲突的言语和非言语线索研究中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判断人们是否在说谎,或者试图欺骗观察者。

一、非言语泄露

譬如一个学生可能说他在考试的时候不紧张,但是他不停的咬自己的下嘴唇,眨眼的次数也比平时多,这些动作通常就是紧张的表现。

一些研究表明,一个人在说谎的时候,平均音调要高于说实话时的平均音调。此外,比正常情况简短的回答,在反应前更长的停顿,更多的言语错误,更紧张而大严肃的回答,都是说谎的特征。

人们说谎时的微笑和没有说谎时的微笑,肌肉组织的运动是不同的。一些研究表明身体比面部更容易表明这个人在说谎。辅助语言线索也能够泄密,正如身体一样声调比面部表情难控制。

二、觉察欺骗行为的准确性

实验研究可能会高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觉察谎言的能力。作为社会认知者,大多数时间我们都忙于试图形成对他人的印象,从谈话中寻找对我们有利的地方,试图控制他人对我们形成的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会接受他人表面的自我表白,而不去深究是不是他人想要让我们形成不真实的印象。在大多数社会情境中,欺骗性的自我表白容易让他人信以为真。

三、如何察觉到谎言

心理学家现在了解到,特定的行为能够有效帮我们区分谎言和事实,说谎者眨眼次数更多,表现出更多的犹豫,而且在说话的时候犯错误也更多,或许说谎带来更大的唤醒,他们倾向于用更高的声调讲话,瞳孔可能会放的大一些。

关于欺骗的最佳线索,可能就是欺骗的动机。大量研究表明,当人们有欺骗的动机时,他们实际上更容易被观察觉察。有动机的欺骗者会更努力去控制他们的非言语行为,有时候为了防止暴露自己就以一种僵硬的方式抑制行为,或者试图控制非言语行为的同时,也尽力控制言语行为。

观察者能够通过非言语渠道察觉到这些不自然的受到努力控制的行为,从而成功的发现欺骗的企图。

四、非言语行为和自我表达

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讨论表明非言语行为或者是自发的和无意识的,或者是泄露欺骗行为的一个方面,但是非言语行为其实也可以受到一定程度的自我操控,在社会情境中,每当人们试图传递一种特定印象时,他们就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自己的非言语行为。

当有一个人向我们倾诉他的问题时,我们不用考虑太多,我们该怎么做,譬如不要坐立不安,要长时间注视他、要显得同情,这些行为实际上可能是在倾听朋友的不幸时,我们的自动反应。关于一个人如何对他人表现情感,在文化规范中已经有了一系列的规定,并且符合心理学家所称的展示规律。展示规律不仅控制在特定情境下,应该展示何种情绪,也决定了这些情绪当以何种方式被展示。

虽然有的时候人们试图通过这种行为来欺骗他人,但更多的时候人们希望能够传达给他人一个关于自己的准确的印象,并且表达出自己在特定情境下的感受。人们似乎能够十分成功的使用这种非言语控制,只要他们不试图传递错误的印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