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石也会出幺蛾子,在偏光镜下还会有一些怪异的动作让人捉摸不透

 宝石学读书会 2019-12-02

珠宝知识254:珠宝考研考证篇(七十一):偏光镜下的异常现象

 
昨天的文章中为大家介绍了偏光镜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以及现象解释,但是在偏光镜下也会出现一些较为异常的现象,今天的主题就是向大家介绍这些一场现象
第一、异常消光
异常消光实际上是相对“正常消光”而言的,什么是“正常消光”?上一节课我们讲到,非均质体单晶类宝石在旋转360°的时候,会出现四明四暗的现象,当宝石处在消光位上时,我们观察到的整个视域都是黑暗的,在旋转宝石的过程中,视域会逐渐变亮。但是在这个变暗变亮的过程中,宝石都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变化的,对于均质体宝石,整个视域始终是暗的,对于非均质体矿物集合体,整个视域始终都是亮的,但是无论怎样,宝石始终都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变化的,这就是所谓的“正常”消光。看看下图为水晶在偏光镜下旋转180°观察到的现象,出现了两次“暗”、两次“明”,无论如何变化,都是整体变化,宝石整体变“暗”、整体变“亮”。

对于均质体宝石来讲,主要出现的应该是“全暗”现象,但是某些均质体宝石,会出现异常消光的现象,下图就是将宝石用放大镜放在偏光镜下观察到的现象,由于放大镜的材料本身应该属于均质体,“正常消光”现象应该是“全暗”的,但是我们看到的视域是明亮的,同时在放大镜的中间看见了黑色的十字,也就是说这个放大镜作为一个整体,所有的局部都没有“整体”变化的趋势,每个部分的消光现象都不同,并没有整体变暗或者整体变亮,而是局部明亮,局部变暗。这就是异常消光现象。

异常消光的现象,主要与均质体宝石中出现异常双折射有关,不同的宝石有不同的成因。
玻璃的异常双折射主要与快速冷却导致内部有应力的聚集有关——呈现蛇形带状异常消光。

焰熔法合成尖晶石主要与合成过程用到过量的铝有关,内部的晶格发生扭曲——栅格状或者斑纹状异常消光;

石榴石主要与类质同象替代密切相关,晶格产生了不均匀性——类似四明四暗的消光现象。
下图为玻璃的异常消光现象。

除了上述说到的宝石以外,钻石、琥珀等均质体宝石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消光现象。下图为CVD法合成钻石的异常消光现象。

下图为琥珀的异常消光现象

因此,偏光镜虽然说可以快速的确定的宝石的光性特征,但也仅限于那些可以呈现“正常消光”的宝石中,为了能够得到确切的结论,常常要与其他仪器相配合才能得到确切的结论,比如说配合二色镜、折射仪等,可以将很多相似的宝石区分开来。比如说刚刚我们提到石榴石可能会出现四明四暗的假象,但是在测定折射率时仅能测试到一个固定的值,并且二色镜观察无多色性,从而可以判断宝石为单折射宝石,而不是非均质体。

另外偏光镜还可以帮助双折射率很小的宝石确定光性特征,例如磷灰石的双折射率很小,只有0.003,因此在测定折射率的时候,是很难观察到双阴影边界的,即使在偏光片的帮助下也很难确切的读数,容易被误认为是单折射宝石。但是在偏光镜下却可以直观的观察到四明四暗的现象,确定宝石为非均质体宝石。

第二、全暗假象
全暗假象主要出现在完美切工的钻石或者钻石的仿制品中,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讲到过,偏光镜的使用适用于透明度较高的宝石,但是钻石或者一些钻石的仿制品确实属于透明宝石,宝石各论的课程中我们会知道,当钻石或者仿制品为完美切工的时候,从台面入射的光线会通过全反射的方式再次回到台面,以增加宝石的亮度。

对于这类宝石,如果将宝石的台面向下放置的时候,偏光镜发射出来的光线同样是从台面入射,光线会再次从台面反射出去,不会有光线穿透宝石,因此会呈现全暗的假象,容易将一些非均质体宝石误认为是均质体宝石。因此我们需要变换宝石的放置方位再次观察,或者避免台面向下放置,比如说将亭部的刻面放置在载物台上。有时也可将将宝石放置在与宝石折射率相近的重液中观察,可以减少宝石对光的表面反射,但是该方法的操作较为麻烦。

另外,当观察宝石的方向刚好沿着宝石的光轴方向,光线在宝石中是不会发生双折射的,并且不会改变光线的性质,光的振动方向依然与下偏光片平行,并且垂直于上偏光片,此时所观察到的现象依然是全暗的,并且不随着转动宝石而发生变化。因此,为了能够得到更加确切的数据,需要多测定几个方向,以避免观察到光轴方向,造成错误的结论。

 
第三、其他类型假象
1、裂隙较多或者包裹体较多的宝石
宝石中的裂隙以及包裹体会影响光线在宝石中的传播,因此会很难通过宝石在偏光镜下的现象去判断宝石的光性特征。比如说翠榴石属于石榴石的一种,属于均质体宝石,正常情况下,翠榴石在偏光镜下应该出现全暗或者异常消光的现象,但是翠榴石中常常发育马尾丝状的包裹体,这种马尾丝为纤维状的石棉,属于非均质体,在加上排列方向并不规则,此时观察到的现象其实是翠榴石与石棉的矿物集合体的综合,在偏光镜下呈现全亮的现象。

2、检测过程中要避免周围其他光线的影响
在讲解到偏光与自然光相关概念的时候,我们知道,自然光可以通过反射、折射等作用转化成为偏振光,因此我们需要避免周围的通过宝石的反射作用转化成为偏振光,会影响到判断的正确性。

好了,关于正交偏光镜的使用方法在这里就讲解完了,在这里进行一下简单的总结
1、正交偏光镜可以快速的确定宝石的光性特征,但同样需要其他仪器综合验证;
尤其是在测定均质体宝石时,会出现异常双折射的现象,例如石榴石、玻璃、尖晶石、欧泊、琥珀等等,尤其是石榴石这类宝石会出现“假四明四暗”现象,因此,为了确定宝石是否为均质体,最好利用二色镜、折射仪等仪器综合判定。
2、偏光镜的使用是有局限性的,并且有相应的注意事项
(1)偏光镜不适用不透明的宝石
偏光镜的使用主要应用的就是偏振光透过宝石之后的现象,因此待测宝石必须是透明或者半透明的,或者局部为透明或半透明,比如说一些整体不透明的弧面型宝石,由于边部的位置较薄,呈现半透明,也是可以进行测试的;
(2)裂隙和包裹体发育的宝石不适用偏光镜
裂隙的发育以及较多的包裹体都可能改变光的性质以及传播方向,会引起无法解释的一些现象,因此裂隙较多、包裹体较多的宝石不适用偏光镜。
(3)很小的宝石难以观察或难以解释
对于颗粒特别小的宝石,是很难观察到相应的光学特征的,并且偏光镜没有放大的功能,因此在观察颗粒特别小的宝石,很容易造成很大的误差,颗粒过小的宝石不建议使用偏光镜。
(4)测定宝石的过程中,需要多测定几个方位
为了排除光线沿着光轴方向传播造成全暗的假想,除了要转动宝石以外,还要转换不同的方位综合观察。
(5)测试圆钻形宝石时,不要将台面朝下放置
具有良好切工的圆钻形宝石,容易出现全暗的假象,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尽量将台面与载物台相接触。
 
好了,关于偏光镜下的异常现象就分享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时间欢迎大家来到本人的工作室互相交流学习,地址如下:
第一个地方,灵昊珠宝设计中心,位于雁塔中路33号,金都大厦1714房间,地铁四号线C口出来就是了。
灵昊源于我们两个人的名字,“灵”当然等于“李灵燕”啦,“昊”当然就是我啦,看着两个字的样子还是很像的,为此我们还设计了一个“灵昊”的商标。

在这里主要是我们的珠宝首饰设计的培训,同时主营的品类包括珍珠、彩色宝石,李老师常驻这里,这里会有一些学生在跟着李老师学习,学员们主要是一些珠宝的从业者、珠宝爱好者、珠宝专业的升学者,他们跟着李老师,学习进不了不少。如果你对珠宝首饰设计感兴趣,或者希望制作一些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首饰,欢迎来到这里,李老师一定会对你有莫大的帮助。

第二个地方,是核心绿松石,在大雁塔古玩城南街007号,这里主营的品类是以绿松石为主的玉石,与灵昊 珠宝设计中心相比,这里会更加古朴一些,跟一个名叫范爱心的老板一起,男人之间的合作会比较顺畅,不会有性别之间的扭捏,所以我在这里待的时间会更多一些,这里往往聚集的男人也会比较多一些,所聊的话题也会更加广泛一些,如果你对玉石感兴趣,或者对生活感兴趣,都可以来到这里一座,必定会收获满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