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石也具有多重人格—白天祖母绿、黑夜红宝石,他们会打架吗?

 宝石学读书会 2019-12-02

珠宝知识237:珠宝考研考证篇(五十四):变色效应

宝石的变色效应是我认为的所有特殊光学效应中,最为神奇的一类,比如说变色的金绿宝石在不同的光源下会呈现两种明显不同的颜色——日光灯下呈现绿色或者蓝色,白炽灯下呈现黄色。我们将宝石在不同的光源下面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这种现象我们会称之为变色效应。

那么宝石为什么会在不同的光源下面呈现不同的颜色呢?主要是由于不同的光源所组成的光谱是不同的,下图是太阳光和LED两种光源的光谱,这两种光源我们看起来都是白色的或者无色的,但是将光谱分解开来我们会发现,两种光源的内部组成却是有着很大区别的。太阳光的黄绿色光偏多一些,而LED等的光谱蓝色光会多一些。之前我们也讲到过,宝石的颜色主要是对光源中不同颜色的光选择性吸收的结果,宝石对不同颜色的光吸收程度是不同的,因此在不同的光源下面,会呈现颜色上面的差异。

由于光源的种类较多,那么在对比宝石的变色效应的时候,往往对比的是白炽灯和日光灯这两种光源。下图为日光灯、钨丝灯(白炽灯)和荧光灯的光谱对比,对于白炽灯来讲,红色光的分布更多,随着波长的增加,能量分布越少;对于日光灯,光谱的分布更加均衡,黄绿区的光的分布更多,两侧光的能量分布相对较少。

所以很多宝石在不同的光源下都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其实我们也会发现,在不同品类的珠宝店中,所使用的灯光类型也往往有很大的差异,比如说主营钻石的店铺,光源以冷光源为主;经营翡翠、琥珀的店铺,光源多以暖光源为主。下图为同一个翡翠在不同光源下的样子。但是,这并不是翡翠的变色效应。

那么宝石为什么会出现变色效应呢?以金绿宝石为例,红色光和蓝绿色光的透光率是相当的,当利用白炽灯照射的时候,由于该光源的红光能量分布较多,因此在白炽灯下呈现红色;当利用日光灯照射的时候,由于该光源的蓝绿色光分布较多,因此在日光灯下呈现蓝绿色。下图为变色金绿宝石在不同光源下的颜色对比。

具有变色效应的宝石以金绿宝石最为名贵,那么除了变色金绿宝石以外,还有很多宝石拥有变色效应,并且多数与V、Cr这两种元素密切相关。下面给大家分享几个具有变色效应的宝石。

1、变色石榴石

具有变色效应的石榴石在日光灯下呈现蓝绿色,但是在白炽灯下呈现酒红色或者带有红色色调的紫色,这类石榴石富含Mn、Fe、V以及少量的Cr,其中V为导致变色的主要原因,具有变色效应的石榴石多数为镁铝榴石以及镁铝榴石-锰铝榴石。

另外,一些翠榴石也会具有变色效应,变色变化主要包括绿色、黄绿色变为黄色、橙黄色和红橙色。下图中的左图为自然光下,呈现黄绿色,右图为白炽灯下,呈现橙黄色。

2、变色蓝宝石:

变色蓝宝石的变色效果不是特别的明显,并且颜色也不是特别鲜艳,他们在日光下往往呈现蓝色、灰蓝色,但是在白炽灯下,呈现暗红色、褐红色、紫色等。引起变色效应的原因可能与V、Cr这两个元素有关。

3、变色尖晶石:

变色尖晶石非常罕见,在日光下往往呈现蓝色,在白炽灯下,主要呈现紫色。

4、变色碧玺

引起碧玺变色的具体原因还不清楚,下图中,左图为太阳光下,右图为白炽灯下。

5、变色硬水铝石

硬水铝石本身属于稀有宝石,在市场上不是很常见。其化学成分为AlO(OH);Fe和Cr两个元素是造成硬水铝石具有变色效应的主要原因。其中Fe导致硬水铝石产生蓝紫区380-470nm的吸收带,Cr导致黄区(560-590nm)的吸收带;最终导致橙黄区-红色光及绿色光均可透过硬水铝石,并且透射程度相近,白炽灯中红色成分偏多,形成红色,日光灯中蓝绿光成分偏多,呈绿色。

6、变色萤石

下图为变色萤石,变色效应可能与Fe、V、Y、Sr、Nb、Sm等元素有关,也有可能与胶体钙有关。

参考文献:

《河北阜平变色萤石的宝石学特征研究》、《马达加斯加图莱亚尔变色石榴石的初步研究》、《阜平变色蓝宝石的LA-ICP-MS分析及变色机理探讨》、《坦桑尼亚Umba谷电气石的变色效应》、《变色硬水铝石的光谱学特征及其变色机理》、《系统宝石学》、《宝石学教程》

好了,关于这个问题就回答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