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上)

 昵称35890273 2019-12-02





我们讲盛唐边塞诗,诗史上向来以高适、岑参为“边塞诗派”的两大翘楚,所以“高岑”并称就像“王孟”并称,王维、孟浩然是“田园诗派”的两面旗帜一样,高适、岑参也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两大旗帜。我们前面既然讲过了高适的《燕歌行》,今天就来解读岑参的一首代表名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云: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历来被公认为是岑参最杰出的代表作。岑参一生有两次出塞,天宝十三年,岑参二度出塞,出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大将封常清的判官。而武判官到底是谁,在此前的诗史上一直没有定论,但这个人到底是谁,其实对岑参这首诗的写法、影响我觉得是至关重要的。那么他到底是谁,我们放在后面再说,先卖个关子。不管他到底是谁,但是武判官肯定也是封常清的一个幕僚。那么他应该是回京另有赴任,所以封常清幕中诸僚属都要为他送行。所以这首诗的起因很明确,应该是在军营中,众人设宴置酒为武判官饯行,也就是在这场饯行宴上,岑参写下了这首著名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也就是说它是一首送别诗。但这首送别诗在古今送别诗里显得非常独特,那么它到底独特在哪儿呢?我们看诗就会知道了。

总体而言,这首诗可以分为两大层:前十句是在写白雪歌;后八句是在写送武判官。但前十句的第一大层里头其实又可以分为两小层,第一小层就是头四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最奇特的西域风光啊。“北风卷地白草折”,这个“白草”啊,是西域一带特别独特的一种草,它是白颜色的,而且它是韧劲很强的一种草,所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所以问题又来了,这种韧劲非常强的白草,因为它呈灰白色,所以叫它“白草”,那么它既然韧劲很强,为什么又会被折断了呢?原来是因为这个风和一般的风不一样。它是卷地而吹呀,贴着地表吹过来。更关键的是什么?不仅是风大,而且是什么?天气骤寒、温度骤降。白雪歌嘛,“胡天八月即飞雪”,下了大雪,这个雪一冻,这个草怎么样?就脆了。所以这个北风卷地来的时候,原来韧劲很强的白草,这时候都被吹折了。可见风之大、可见天之寒。所以说“胡天八月即飞雪”,简直就是惊心动魄。因为才八月份,这个是农历的八月,相当于现在我们九月底、十月初。你想想中原江南这个时候才是初秋时节,对吧?初秋到中秋的时候,顶多我们才过中秋节的时候,正是气候宜人,所谓夏暑已退,秋寒未至。其实尤其对于江南来讲,是一年中最舒服的时候,甚至比春天还舒服。哪怕是北方,我们都读过《诗经》,所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也就是农历八月前后。这个时候是一年中气候最宜人的时候,但是在西域、在胡地,“胡天八月即飞雪”啊,漫天大雪已然飘落,这种奇特的景象,触发了诗人奇特的想象。

所以他接下来的笔触万分之奇特的,书写了古往今来的、写雪景的最有名的一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真是一句千古奇句呀!他没有局限于传统写雪景的手法,而是以春天一夜间盛开的千树万树的梨花来比喻西域胡地的突如其来的大雪之大。我们想想,一场大雪突如其来,而且温度骤降、天地骤寒,甚至连白草吹折、天寒地冻。这是什么啊?这是冬天来了,对吧?就像那流行歌曲里唱的,“胡天八月即飞雪”,就是那一年的冬天来得比往常要早一些。不是早一些,早得太多了。可是在天地瑟缩之中,诗人不仅没有随之温度骤降,情感反而转为激烈高亢,用春天充满蓬勃生机的景色来表现雪景,用“千树万树梨花”之开,来见天地之间充塞着白茫茫的雪花。这种眼光、这种视角,尤其是这背后的情绪、情感与情怀,实在让人拍案称奇。

可是这毕竟是胡地、西域能吹折白草、能冻彻天地的大雪。所以接下来的第二小层,就从军旅生活的视角出发,极尽描写之能事,去见这场大雪所带来的严寒与艰难。“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这四句是从微观的角度,写这场大雪所带来的苦寒。你看雪花散入兵帐之中,很快就打湿了厚重的帷幕。“狐裘”、“锦衾”就是狐皮袍子,或者是锦缎做的被子,这都可以算是名贵的御寒之物了,可是怎么样?它们都难以抵御酷寒,而将军的手都冻得僵硬了,几乎拉不开角弓。

“角弓”是一种硬弓。中国古代的弓箭,有竹做的弓,有木做的弓。你比如说南方多竹弓,中原一带多木弓。然后到了北方游牧民族呢,则喜欢用角弓。唐军自李世民练玄甲军开始,向北地游牧民族学习,向突厥呀各部学习,多用角弓,所以战力彪悍。玄甲军也是古代特别有名的特种部队,所谓所向披靡。但是天实在是太冷了,手也冻僵了,弓也冻住了,将军那么高的功夫,几乎拉不开角弓,而西域都护的铠甲,冰冷的也难以上身。这些都是什么?都是细节描写。从细节处见严寒、见酷寒。因为是细节,所以是微观的描写

那么接下来一句,也紧接着从微观转而到宏观的角度,“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里的“瀚海”,就是指的沙漠。所谓“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啊!在这个无边无际的沙漠之上,冰雪累积可以高达百丈、纵横交错;而万里长空那个惨淡的愁云仿佛都被冻住了。所以自大地到天空,自军营之中到天地之间,一片苦寒的景象啊,读来让人为之动容!可是在一片苦寒之中,我们却能从那一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描写,感触到其中蕴藏的英勇无畏的气概。这样的两小层、一大层合起来,可谓是把“白雪歌”写到淋漓尽致了。

接下来该写“送别”了。“送武判官归京”才是主题嘛、才是最重要的事嘛!这也是这首送别诗奇特的地方,“送别”反而不是这首送别诗的主体内容。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后面再说,我们先来看他怎么送别的。“中军置酒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中军置酒”,这说明了宴请的对象、地点,主帅在所居的中军帐中设宴,饯别即将归京的武判官,而胡琴、琵琶与羌笛,三种乐器并列,说明席间的乐器充满了西域的特色。可是即使是写送别的酒宴,岑参还是忍不住要写中军帐外的大雪,“纷纷暮雪下辕门”,一个“暮”字表明时间已经是傍晚时分。可是大雪怎么样?依旧是在天地之间纷纷扬扬地飘落。所以诗人紧接着又写了一个眼中所见的奇特的雪景——“风掣红旗冻不翻”,是中军帐前旗杆上被雪打湿的红旗已经被冻住了,然后再难以迎风招展。所以你想象那种颜色,红旗、白雪,在白雪辉映之下,是一面静止的、红色的旗帜,在苍茫的天地之间,就显得非常抢眼。所以连杜甫都赞叹说“岑参兄弟皆好奇”,说这个岑参写诗,特别善于捕捉那种奇特的景物、景色,然后再用他的奇笔写出,让人读来不禁“口中吟奇句,眼前出奇景”。

接下来再从雪景回到送别。“轮台东门送君去”,但是还是忍不住一说“送”就回到“雪”,“去时雪满天山路”。这是欢宴结束了,客人终于要离开了,诗人和他的朋友们在轮台东门目送武判官冒雪远去,而此时的道路,早已被厚厚的大雪所覆盖。因为岑参此时正在安西北庭都护府,所以这里的“轮台”,是唐代的轮台,不是汉代的轮台。就在现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米泉县这一带。而这里的“天山”就是祁连山。在古匈奴语中,“祁连”就是“天”的意思。六千里祁连山脉横亘东西,它八月里胡天大雪,雪满大荒。所以“去时雪满天山路”,所见、所得又是什么呢?“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啊!这是说武判官的车马,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逐渐消失在苍茫的天地之间,再也看不见。尤其在这大雪之中,只能看到雪地上留下了散乱的马蹄印。这又寓情于景,把离别的淡淡忧愁,不动声色的就融入到雪景之中了。

回看这首诗,它有一个非常奇特的地方,奇就奇在虽然它的主题是送别,是“送武判官归京”,但却从头到尾没写武判官什么事儿。我们曾经讲过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在谢朓楼上送族叔李云,那首送别诗也够奇特的了,开篇先自述胸怀,发了一肚子牢骚,但是接下来还是要每一句都兼顾自己和李云,尤其要推扬李云的功绩与特点,这是送别诗的一个特点,就是要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包括像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包括像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包括像高适《别董大》,不论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还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还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那都是站在对方的角度,你要送的客人的角度上去描写的。

可是岑参这首《送武判官归京》题目虽然是送武判官,你看哪一句写到武判官的特点?即使写送别的场景,其实也只有两三句,“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轮台东门送君去,山回路转不见君。”可是刚写到“君”立刻又都转向“雪”。最大的一个特点就出来了,这首送别诗处处都在写雪,所以岑参自己也不好意思说,我这首诗就是写送武判官归京的,特意的题目里头还要加一个更关键的三个字,就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可是这个“送武判官归京”明明只是一个由头,从诗的具体描写来看,其实重点全是在写雪,几乎全是在写他的“白雪歌”,这又是为什么呢?那么这个武判官他到底是谁?岑参为什么在写给他的送别诗里,重点却不是写的他,而是写的胡天八月的飞雪呢?而岑参又在这样的“白雪歌”里,寄寓了怎样的情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