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肺癌的中医辨治体会

 老郎中97医馆 2019-12-02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大气污染的加重等多种因素,其发病率目前仍有上升趋势,但目前总体预后偏差,需要临床积极治疗。中医药作为辅助治疗方法,广泛用于各期肺癌患者,有明确疗效。笔者总结长期的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经验,认为主要应从四个方面着手,选择相关用药,取得较好疗效,现与同道交流。

首先为辨证论治,这也是中医药治疗疾病的精髓,通过分析患者症状、舌苔、脉象等,准确地进行辨证,根据不同证型选择用药。其次为辨病论治,即结合现代医学,明确患者的肿瘤分期、西医治疗以及理化检查等,分析其对患者的影响,选择相关中医药治疗。再者为结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现代药理学研究已经能准确的揭示药物作用的主要成分,在辨证和辨病的前提下,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能有效地弥补辨病和辨证的不足。最后为参考临床报道和名家经验,临床报道特别是名家的临床经验报道,均有一定临床病例数的支持,疗效确切,适当参考有利于拓展个人的临床施治思维,更有效地治疗本病。笔者认为有机地结合这四个方面,是中医诊治肺癌的关键,分述如下。

1 辨证论治

辨证是中医药诊治疾病的基础,即以四诊为主要手段,综合临床各种症候表现来研究疾病的病因、病位、性质,分析病情的轻重、邪正关系、转归预后等。论治即为通过辨证所得证型,施以有针对性的方药。辨证论治强调治疗的个体化和阶段化,具有较好的灵活性,这与目前现代医学所主张的个体化治疗,精准化治疗是不谋而合的。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疾病的发生必然与正气不足相关,而恶性肿瘤作为一类慢性消耗性疾病更是如此,正如《医宗必读》记载:“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五脏之中,以肺最为娇嫩,故有“肺为娇脏,不耐寒热”之说,《温热论》亦曰:“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故中医认为肺癌的发生与正气亏虚和邪毒入侵两方面相关。患者多有正气亏虚之基础,再因大气污染、长期吸烟、油烟熏扰等外邪入侵,复受内伤七情,郁结胸中,肺气受损,宣降失司,气滞痰凝,郁结体内,瘀阻经脉,相互胶结,变成癌毒,久而成块,故正虚邪毒内蕴是肺癌的基础病机。邪毒结聚,日久不散,影响气血运行,加重内生痰瘀癌毒,同时耗气伤阴,形成气阴两伤,痰瘀癌毒内阻的病理变化,上述过程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辨证治疗当遵扶正祛邪治则,扶正以补气养阴为主,祛邪应分痰、瘀、毒诸邪辨而治之,并分清寒热、虚实之变。

总结笔者个人临床经验,结合文献著作报道,常见肺癌虚证有:气阴两虚证,肺脾气虚证,阴阳两虚证,实证有:痰湿阻肺证,痰热蕴肺证,气滞血瘀证。临床上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或数种证型兼杂。近年来随着生活饮食条件的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的好转,初发患者以实证表现居多,虚证不显。肺癌具体治法大体分扶正祛邪两类,扶正常用益气养阴、健脾补肺、益气养血、滋阴温阳等补法,祛邪常用化痰利湿、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以毒攻毒等治法。临床实践中应注意分清虚实之主次,辨别邪正盛衰,立足于扶正祛邪并施,力争以扶正来祛邪,以祛邪来扶正,做到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助邪。不能盲目重用有毒的峻猛攻逐药物,企图尽快消除肿瘤,这样势必耗气伤阴,甚至苦寒败胃,损伤正气,造成后续治疗困难。也不能一味使用扶正补益药,而不用攻邪药物去控制和减缓肿瘤发展,使肿瘤得以加速生长。所以只有辨证精确,用药适当,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 辨病论治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也有了新的理解和发展。辨病论治即是在此理论上发展起来的中医药治疗疾病的方法,是对传统辨证施治的继承和发展。它在不违背中医辨证原则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患者的肿瘤分期、西医治疗、合并疾病等各种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对中医证型的影响,从而采取相应方药治疗它强调治病的系统性、连续性、普遍性。如肺癌术后患者常见全身乏力,纳食减少,心悸头晕,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等症状,辨证多属气血亏虚,治以补气养血,药选黄芪、党参、白术、阿胶、当归、熟地等。放疗患者常咳嗽少痰,口干咽燥,潮热盗汗,舌质红,苔少,脉细数等症状,辩证多为阴虚火旺,治以养阴清热,药选南沙参、麦冬、百合、白薇、青蒿、生地等。化疗患者常见恶心呕吐,纳食减少,全身乏力,舌质淡,苔白或腻,脉细滑等症状,辨证常为脾胃不和,治以健脾和胃,常选黄芪、党参、白术、姜半夏、竹茹、茯苓等。晚期患者胸腔,心包积液,是为痰饮内聚,治疗应祛痰化饮,泄肺利水,常用药有葶苈子、桑白皮、大腹皮、茯苓、黄芪、泽泻等。晚期骨转移患者,常有骨痛难忍,痛处固定,夜间加重等症状,辨证多为瘀血积滞,治以活血止痛,常用全蝎、地龙、三七、骨碎补、自然铜、赤芍等。

临床上把西医辨病和中医辨证相结合有助于整体掌握患者病情,通过明确患者所患肺癌的种类、病理类型、肿瘤分期、西医治疗等有效信息,使整体治疗和局部治疗相结合,宏观治疗和微观治疗相统一,有利于选择有效的抗肿瘤措施,制定合理恰当的治疗方案,最终提高临床疗效。

3 结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结果

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能更加微观地揭示中药作用的有效成分和机制,是中医药现代化的研究成果,也是当代中医所胜之处。目前对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报道较多,笔者认为在不违背中医辨证原则的前提下适当应用有助于提高治疗的效果,这也是中西医药各取所长进行辨病论治的重要方面。例如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补气类药物如四君子汤具有拮抗化疗药物所致的免疫功能损伤,改善全身免疫功能,且具有一定的抗突变和抗肿瘤作用。养阴生津类药物如南沙参、麦冬、百合等均具有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或诱导免疫器官产生对肿瘤细胞具有杀伤力的免疫细胞而有一定程度的抗肿瘤作用,此外还具有保肝、抗氧化、抗纤维化等作用。关于常用抗肿瘤中药亦有诸多报道,如有文献报道白花蛇舌草乙醇提取物可抑制肺腺癌A459细胞增殖,呈时-效和量-效关系,其抑制作用可能通过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1~G0期,上调Bax和下调Bcl-2的表达而诱导细胞凋亡来实现。有学者测得猫爪草总皂苷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和集落形成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呈现较好的量效关系,可促进A549细胞的早期凋亡,细胞周期出现G0/G1期阻滞。进一步研究发现,猫爪草总皂苷能较好地抑制A549裸鼠移植瘤生长,其机制可能是下调瘤组织EGFR和MMP - 9的表达。临证可适当根据药理作用来选择用药,有利于提高疗效,然而这些药物的应用必须是在中医辨证分型基础上加以使用。

4 参考临床报道和名家经验

随着医学信息化的普遍发展,针对肺癌的临床报道和名家经验介绍逐渐增多也越来越新,适当借鉴和运用有利于拓展个人的临床诊疗思维,也是目前所提倡的循证医学所必需的。相关报道均具有一定病例数,临床疗效确切,组方用药合理,或是名家集毕生经验所总结,值得学习运用,然而临床运用时需在辨证的基础上,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切不可照搬照用否则疗效大相径庭。如《上海中医杂志》报道肺积方治疗非小细胞肺癌61例临床疗效评价,方药组成:生黄芪30g,生白术15g,北沙参15g,石上柏30g,蚤休24g,山慈菇30g,山萸肉12g,仙灵脾15g,结果发现肺积方能有效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疾病相关症状,缓解患者化疗相关不适。《辽宁中医杂志》报道了扶正祛邪方联合化疗治疗肺癌的疗效,方药组成:生黄芪18g,陈皮9g,白茯苓9g,麦冬18g,炒白术9g,半枝莲18g,石见穿18g,白英9g,夏枯草9g,海藻9g,结果显示扶正祛邪方减轻晚期肺癌患者化疗毒性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中医症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名老中医是中医发展的关键要素,继承和发扬名老中医有利于提高辨证论治的水平。如我院章永红教授认为,气阴亏虚是肺癌的基本病机,益肺气、养肺阴应贯穿于肺癌治疗的始末,治疗应从肝、脾、肾整体论治,或健脾、或养肝、或补肾,同时配合化痰毒、化瘀毒等祛邪之法。北京广安门医院孙桂芝教授认为肺癌的发生主要是肺气膹郁,失其清肃之职,进而化火、化燥、生痰、生毒而致癌变,后期火毒伤阴,可致肺肾阴虚。根据疾病的发展可分为燥热津伤、痰热蕴结、肺肾阴虚三型,分别采用清燥救肺汤、千金苇茎汤、百合固金汤治疗,孙教授强调三型之间分界并不是很明显,常常相互兼夹,所以临床可数方合用。

总结上述四个方面的心得,肺癌的治疗需在辨证的基础下,灵活运用辨病论治、结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结果、参考文献报道等方法,使疗效得到提高。笔者在二十余年的临床工作中,总结出肺癌的基础方药,即党参15g、黄芪15g、白术10g、茯苓15g、南沙参15g、麦冬15g、山萸肉10g、枸杞子15g、仙灵脾10g、法半夏10g、陈皮6g、枳壳10g、海藻10g、山慈菇10g、莪术10g、丹参10g、白花蛇舌草15g、猫爪草20g、石见穿15g、炒麦芽15g。方中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培土生金;南沙参、麦冬、山萸肉、枸杞子滋阴养血,补肾润肺;仙灵脾阳中求阴,以助生津;法半夏、陈皮、枳壳、海藻、山慈菇行气化痰,软件散结;莪术、丹参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白花蛇舌草、石见穿、猫爪草清热解毒,抗癌消肿;炒麦芽健脾和胃,保护胃气。诸药共奏益气养阴,祛痰化瘀,抗癌解毒之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