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陈嵘作品走进《罗梭江畔》

 大东村人 2019-12-02
书林艺印 2019-12-02 10:22:55

 

随陈嵘作品走进《罗梭江畔》
随陈嵘作品走进《罗梭江畔》


“陈 嵘


天津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原创研部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兼职国家画院教育中心、清华美院创研中心、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中心、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创作院等助理导师、执行导师、导师。荣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金奖;第十届全国美展铜奖、优秀奖;建党八十周年全国美展优秀奖(最高奖);入选全国百年中国画大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内蒙古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深圳美术馆等专业机构收藏。

随陈嵘作品走进《罗梭江畔》

《罗梭江畔》 2019年 180cm×200cm

清晨,漫步于罗梭江畔。放眼汩汨江水,烟波浩渺,水天一色。白雾泛舟,浮影荡漾。清风徐过,晨鸟吟唱。诗意,画境,除心霾,消残酒。此般若闲云,悠悠然然,款款憩憩。江边的早市,是勐仑小镇最喧闹也是最具地域特色的地方。亚热带气候生长的山花野品,瓜果蔬菜,江鱼水鲜,完全不同我们北方的样子,大大小小,奇奇怪怪摆放在地摊上。小商贩看上去也都是本地人,穿着打扮颇有滇寨风情异韵。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早点摊儿上热乎乎的过桥米线,来上一碗即刻大饱口福,入乡随俗,既来之则安之矣……(《啰嗦江畔》作品款识)

随陈嵘作品走进《罗梭江畔》
随陈嵘作品走进《罗梭江畔》
随陈嵘作品走进《罗梭江畔》
随陈嵘作品走进《罗梭江畔》
随陈嵘作品走进《罗梭江畔》
随陈嵘作品走进《罗梭江畔》
随陈嵘作品走进《罗梭江畔》
随陈嵘作品走进《罗梭江畔》
随陈嵘作品走进《罗梭江畔》


为表现滇南的靓丽,我舍弃了大块面使用黑色与淡墨晕染,而选择了留白虚化的方式,试图让整个画面充满阳光明媚的感觉,进而突显内容丰富和线的疏密变化以及造型的生动趣味。色彩也归纳为装饰性象征意味的三原色,地面则釆用了滇南土地的固有红色。没有直接表现江水河流,而是借助飞掠水面捕食小鱼的翠鸟暗示着江边。艺术不会尽善尽美总是会有失望遗憾,强调了这些方面也失去另外的东西,这也导致作品有些单簙不够厚重,色彩也过于简约缺少水墨韵味。

随陈嵘作品走进《罗梭江畔》
随陈嵘作品走进《罗梭江畔》
随陈嵘作品走进《罗梭江畔》
随陈嵘作品走进《罗梭江畔》
随陈嵘作品走进《罗梭江畔》
随陈嵘作品走进《罗梭江畔》


画家可以自视清高,我行我素,唯我独尊,孤芳自赏,玩性格爱谁谁?让别人羡慕嫉妒恨,这应该算作一种品行一种境界吧!不过,当作品展示在大庭广众面前,是非成败可就由不得您自圆其说了。就像肉铺里一整块生猪肉撂在案板上,任由人刀割斧砍,大解八块,挑肥拣瘦。可能会难以接受一时不爽,但沉静下来去认真倾听,你一定会从中有所领悟并理解受益,不同的声音或批评可能也正是你所需要的。苦口良药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当然,对于冲击画展遗憾落选诸如此类的事,也不要过于纠结在其中,行之有效的化解方式,就是在心中默念古贤圣言:人间三千事,淡然一笑之。最好去念上六十六遍,六六气方大顺!(调侃)

随陈嵘作品走进《罗梭江畔》
随陈嵘作品走进《罗梭江畔》
随陈嵘作品走进《罗梭江畔》
随陈嵘作品走进《罗梭江畔》
随陈嵘作品走进《罗梭江畔》
随陈嵘作品走进《罗梭江畔》
随陈嵘作品走进《罗梭江畔》
随陈嵘作品走进《罗梭江畔》
随陈嵘作品走进《罗梭江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