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识人性的十大弱点,才能在人性丛林、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

 人的终极幸福 2019-12-02

1、总以为”我的世界”就是整个世界

世界上所有人一生学习、思考、实践的路径根本上都只有一条路:让主观符合客观。世界那么大,每个人都只是一粒尘埃。

可我们认为的世界就是自己看到、听到、想到、感受到的世界,我们总是以自己的标准去认识这个世界。“我的世界”充满了无数个“我认为”,和“我认为”不一致的东西我们会自动排斥,殊不知“我认为”只是片面的道理,放下自己,放下“我认为”,才能成全自己,才能尽可能去接近世界的真相。

2、总希望自己变得很重要

人是群居性动物,渴望在群体中变得很重要是每个人内心深刻的欲望,我们的所有行动都渴望有知音、观众。哪怕是一个在人群中很卑微的人,也渴望自己在某方面是个重要人物。

在人际交往中,让别人显得很重要是拉进与别人心理距离最高效的方式,也是唤起别人的信心与激情最有效的方式。

3、总希望在与别人的交流、互动中获胜

一个人欣赏自己的优点总是很容易,欣赏别人的优点总是很难,人经常误以为自己比别人聪明。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当太优秀的人到处展示你的优秀,你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在小事上把风头让给别人,在交流、互动中故意输给别人,你才是受欢迎的人。

4、人的快乐总容易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人总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人的快乐经常建立在比下有余的人的痛苦之上,一个住草房的人看到无家可归的乞丐,会瞬间认为自己住的是别墅。

一个人不要随便去跟别人分享你的快乐,那只会让别人嫉妒、痛苦,适当展示你的痛苦,会让别人心理更平衡。

5、人总容易为自己的缺点、错误找到合理的解释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错误本来是不可避免的,但人往往喜欢为自己的错误找到合理的理由,这样他的内心才会安定。

真正能虚心改正错误、缺点的人很少,虽然人都会嘴上说要改变。所以永远不要直截了当言辞激烈地指出别人的错误与缺点,只能通过类比、暗示、建议等委婉的方式去告诉别人。

6、人总喜欢为他人的优势与成功找理由

如果我有他的背景、如果我有他的运气,我也会怎样怎样。这是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的话,人总喜欢为他人的优势与成功找理由,以求得“我”其实并不比别人差的自我安慰。

人际交往中,不要轻易展示你的优势与成功秘诀,要多展示你只是比较专注、傻人有傻福、运气好,你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

7、人总是喜欢改变他人而不是自己

人都有一种天生的改变他人的强烈欲望,因为改变他人会显得自己比别人更聪明更厉害。殊不知,圣人都只说慢慢教化别人而不是去改变他人,圣人只会先改变自己。

人只可以改变自己,从来都改变不了他人,认可欣赏他人、给予他人想要的东西、适当的压力、奖惩的机制、整体的环境才能影响他人并促使他们自我改变。

8、人总喜欢跟别人讲道理并渴望别人接受自己的道理

人都应该讲道理,但人和人之间最难讲的也是道理。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个性、阅历、观念不一样,导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理。

有时候,世界上最无用的就是道理,

富人讲施舍,穷人讲道理。养狗的人都知道,你掌控了狗的粮食,狗才会听你的“道理”,所以才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说法。

9、人总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感情是忠贞的

在天化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夫妻、家人、朋友之间,总希望对方对自己的感情是忠贞的,人都需要感情自然不假。

殊不知富人讲规则,穷人讲感情。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墙倒众人推,树倒猢狲散。世界上有时最不靠谱的就是感情,真正有用的是大情大爱,是规则,你有持久的为别人所需的价值,你才有别人对你持久的忠贞。

10、人总喜欢“用心”、“有心”,总是忘了“无心”

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你想要的东西没得到,二是你已经得到了。人总是“用心”、“有心”去得到,去为自己的人生做加法,殊不知你在追求得到的过程中才是最快乐的,没有得到的才是最好的。

人如果一辈子都在“用心”、“有心”地扮演各种角色,那么不管你得到或者没得到,最后可能都是一种悲剧。淡泊宁静,“无心”之举,天然去雕饰,才会给自己的心灵一个安定的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