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黑面叶,见过吗?根治胃肠炎,扁桃体炎;叶治湿疹,过敏性皮炎

 太极本草888 2019-12-02

黑面叶

来源产地

为大戟科植物黑面叶的嫩枝叶。

新鲜枝叶深绿色,干后成黑色。

枝扁圆形,表面有棱及沟,并有白色细小的皮孔,质硬而脆,断面灰棕色,中有髓腔。叶表面黑色有光,背面灰黑带红。质脆易碎。

生于灌木林中。分布我国南部及云南、贵州、浙江、福建。产广西、广东等地。

别名田中逵、四眼叶、夜兰茶、铁甲将军、老鸦写字、庙公仔、鸡肾叶、锅盖仔、乌漆臼、青漆、山村兰、山桂花、漆生草、猴写字、野甜菜。

【原形态】

黑面神 灌木,全株无毛,高1-3m。树皮灰棕色,枝上部常呈压扁状,紫红色,多叉状弯曲,表面有细小皮孔,小枝发绿色。单叶互生;叶柄长3-4mm;托叶三角状披针形,长约2mm;叶片革质,菱状卵形、卵形或阔卵形,长3-7cm,宽1.8-3.5cm,两端钝或急尖,下面粉绿色,具细点,每边具3-5条侧脉。花小,单性,雌雄同株,单生或2-4朵成簇;雌花位于小枝上部,而雄花位于小枝下部各叶腋内,或雌花及雄花生于同一叶腋内,或分别生于不同小枝上;雌花花梗长2-3mm;花萼陀螺状或半圆状,长约2mm,6细齿裂;雄蕊3,紧包于花萼内,花丝合生成柱状,花药2室,纵裂,贴生于花丝柱上,无退化雌蕊;雄花花梗长2-3mm;花萼钟状,6浅裂,直径约4mm,裂片近相等,顶端近截平,中间具小突尖,果时增大约1倍,上部辐射张开呈盘状;子房卵圆形,花柱3枚,外弯,先端2裂。蒴果球形,直径约6-7mm。花期4-9月,果期5-12月。

性味功效

《全国中草药汇编》

微苦,凉。有小毒。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止痒。根:急性胃肠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尿路结石,产后子宫收缩疼痛,风湿性关节炎。叶:外用治烧烫伤,湿疹,过敏性皮炎,皮肤搔痒,阴道炎。

《中药大辞典》

味苦涩微甘,性寒。清湿热,化瘀滞。治腹痛吐泻,疔毒,疮疖,湿疹,皮炎,漆疮,鹤膝风,跌打肿痛。

《中华本草》

味微苦;性凉有毒。清热祛湿;活血解毒。主腹痛吐泻;湿疹;缠腰火丹;皮炎;漆疮;风湿痹痛;产后乳汁不通;阴痒

【归经】

大肠;肝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捣汁。叶外用适量,鲜枝叶煎水洗,或捣烂取汁搽。

【注意】

孕妇忌服。

【运用】

①治疔疮:

黑面叶捣烂敷患处。

②治乳管不通而乳少:

黑面叶捣烂,和酒槽、蜜糖服之。

③治湿疹、过敏性皮炎。皮肤瘙痒:

黑面叶枝叶煎水洗或鲜叶捣汁涂。

④治烂疮:

青凡木叶一两,半边莲五钱,黑墨草二钱。捣烂敷。

⑤治疮疖,蜘蛛咬伤,刀伤出血:

青凡木叶捣烂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